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米和厘米苏教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米和厘米苏教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12:29:27

文档简介

《米和厘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会用厘米做单位去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初步学会估计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索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直尺。
学具准备
作业纸、小方块若干、彩色纸片。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并能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思路:
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路,结合本节课的实际,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初识尺子——动手实践,感知厘米——自主探究,会用尺子量——动手操作,学画线段——总结回顾,升华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喜羊羊音乐)课件出示:沸羊羊闯祸,弄坏了桌边,换个桌边,需要知道桌面的长。学生用不同工具,动手量一量,发现不同,提出疑问并引出尺子。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的内动力,学习便成了一种自觉的活动。因此,我创设了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由此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例1: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
拿出尺子轻轻放到桌子上,你观察到尺子上有什么?
2、认识尺子
(1)认一认1厘米并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介绍刻度线、0刻度、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这节课我们一块来‘认识厘米’。
用手捏住尺子上的1厘米,师说明0到1之间线段的长度是1厘米。还能找出哪段长度是1厘米吗?
课件出示:发现每一大格长度都是1厘米。
(2)拃一拃并想一想1厘米。
捏住1厘米的小方块,和老师做一个简单的手指游戏感知并感悟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课件出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认识其它厘米数。
你想认识几厘米?并请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几厘米。
【设计意图: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动作的开始。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与动作,动手实践符合小学生的好动特点,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形象,丰富表象。】
(二)例2:用厘米量
1、估一估并量一量彩纸的长度。
拿出纸片,出示长边,学生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
(课件出示)总结学生所讨论的方法:放平尺子,测量物体的左端要和0刻度线对齐,右边所指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已有答案,引起学生自主发现,交流汇报并得出方法。用头脑中建立的厘米的表象去估一估纸片的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算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操作、测量,学会方法。】
2、判断。(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羊羊们的测量方法对吗?
3、画线段。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老师示范画线段,学生再试着画线段。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在学生测量长度的已有经验上,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试着画一条线段,再通过量量去检验,使学生明确基本画法以及相关的注意点。】
过渡:羊村传来救命的声音,怎么了?原来就在大家认真学习的时候,灰太狼偷偷溜进来,抓走了正在外面偷懒的懒羊羊。
灰太狼放出话来:要想救懒羊羊,过来闯关吧!
4、和羊羊们一块闯关。(课件出示)
第一关:考考你的眼力。
量一量彩条的长度?
第二关:试试你的身手。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第三关:看看你的灵活性。
如何用坏尺子量铅笔的长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了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通过比一比,加深学生对用尺子量物体和线段的认识。考考你,了解大约是多少的知识。在学生已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顺利闯过三关,救出懒羊羊,赶回羊村。
5、“六一”的礼物。(机动练习)
量一些实物的长度。
三、回顾总结,升华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总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全课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不仅要让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还要给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初步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2、在实际的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厘米的字母表示法。
  2、学会用尺子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长)的长度。
  3、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教学准备:学生用尺、米尺、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
  孩子们,你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现在,请伸出你的右手,你能叫出这5个手指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
  说得真好!看,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开,哪两个手指尖之间的距离最大?(学生回答:拇指和中指)
  哦,我们通常把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叫一拃(在实物投影上伸开手,讲一拃)。
  来,伸出你的一拃让老师看看并和同桌比一比。
  用你们的一拃量量手臂有多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瞧,就是它(出示粒粒)
师:来,我们看看需要做些什么(出示桌子)
师:就用你们的桌子来代替,大家动手量一量。
(学生自己动手量)
师:为什么他们说的数量不相同?看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师:尺子是一个测量长度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它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第一关:神奇
“独木桥”
1、认识直尺
【粒粒:恭喜大家获得探险资格】
师:太棒啦!来,看看我们会碰到什么神奇的东西(出示神奇独木桥)
  师:出示直尺,问:这是什么?
生:尺子
师:原来神奇的独木桥就是尺子呀!你们有直尺吗?拿出来,仔细看看直尺上有什么?
生:长长短短的线
师:这些竖线叫刻度线(出示刻度线),还有什么?
生:数字
师:这些数字中,谁最小?
生:0最小
师: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他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出示)
师:除了这些,尺子上还有什么?
生:有两个拼音cm
师:它表示一个小小的,很有用的长度单位,就是厘米。【板书:厘米、cm】
2、认识1厘米
  师: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大小格,告诉我们长度的。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cm吗?
生:从0到1是1厘米。
师:我们这么说更完整:从0到1之间的长度是1cm。你还能说说,尺子上从哪到哪的长度是1cm吗?
师:这些数字的位置在尺子上有什么关系?
师:哦,我明白了,原来它们之间是相邻关系。(出示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cm。)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用手指从自己尺子上比划出1厘米,看看1厘米有多长?再量量我们的食指的宽度,你发现了什么?
师:真会动脑子。其实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藏着很多长度大约是1cm的物体,你们能找到它们藏在哪吗?小组内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1cm,你们觉得1cm的长度怎么样?(很短)
师:对,所以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因为1厘米很短,老师想让你们能看得清楚,所以就把尺子放大了很多。
4、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cm,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2厘米、3厘米……概括的说,就是几厘米。
师:这是几厘米?(出示2cm)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它包含了2个1cm,所以就是2厘米,那这条包含了几个1cm,是几厘米?
(二)有趣的“魔法墙”
1、学习测量方法
师:恭喜小朋友们在神奇独木桥上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接下来我们要向新的方向出发!(出示墙壁)咦!什么挡住了我们?
师:这是一堵有趣的魔法墙(出示),它会变魔术,大家闭上眼睛喊三声变变变,魔法墙就会出现在你们的面前。
师:它已经在你们的桌子上了,大家猜猜这张长方形纸的长边有多长?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开始。
(学生自由量)
  师:刚才我发现了几种不一样的测量方法,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多媒体课件显示三种量小棒的方法)
 
师:非常棒的想法,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编成了一首歌谣,我们一起用会跳跃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有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咱们就可以量更多物体的长度了,从你们身上或周围找一找你喜欢的物体,先猜一猜他有多长,再用尺子量一量。【用上课助手实时拍照上传】
师:已经完成的小朋友,请你用最美的坐姿告诉老师。
2、量线段
师:同学们测量得真熟练,魔法墙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吗?(出示砖头)
这块砖头的长边有多长?
生测量
师:我们量好了之后还要记得在线段得上面标出几厘米。(出示宽)
师:这条短边有多长?这两条相差多少厘米?
师:(出示两条线段)这两条呢?有多长?请大家轻轻的把书本翻开到第62页,看想想做做的第3题,大家动手量一量。
师:像这样接近8厘米的长度可以说成是长“大约8厘米”
3、画线段
师:请大家把书本轻轻的合上,智慧的眼睛看上来,你们知道吗?魔法墙身上藏这一根长6厘米的线段,你们能把它画出来吗?(课件出示)
师:就画在长方形纸上,请一生上台板演,画线段时要先画一条短短的竖线和0刻度线对齐,再画出6cm,然后画上另一条小竖线,最后还要标上长度。
师:你们画对了吗?你们做得太棒了,我要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
(三)国王的考验
1、断尺
师:同学们今天的精彩表现让数学王国的国王非常满意,他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国王得挑战吗?
本来他有一把和我们差不多一样的尺子,可是不小心把尺子弄坏了,(出示)
师:现在这把尺子能直接量出几厘米的长度?
2、铅笔有多长
师:小朋友们的数学本领越来越大了,接下来的难题肯定难不倒你们。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遮住一部分得铅笔)你们猜,这支铅笔有多长?
师:我们一起揭开谜底吧!
3、手腕的一圈有多长
师:国王想知道他手腕的一圈有多长,可他只有直尺,你们有办法吗?
 
师:手腕一圈的长度能用直尺直接量出来吗?那你有什么办法?动手试试。
 三、总结
师:恭喜大家通过了国王得挑战!来,给自己一点掌声!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并且和小伙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一定要珍藏起来,因为它是你们一生的财富。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概念,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直尺、1厘米长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些与身体有关的数学小知识!像老师这样张开小手,手指被这样的纹路分成几截,那最上面的一截的长度就是一寸(板书:一寸),再像这样,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长度是一拃,再来一个,张开双臂,两手臂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寻。刚才我们比划的一寸,一拃,一寻都是古代用来确定物体长度的长度单位,那了解了这些数学小知识之后,你有信心从今天的这节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吗?
活动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也想用拃作单位来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下好吗?(教师示范用拃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量出课桌长几拃。)
2、师:你们想不想动手量?开始吧!
学生活动:测量课桌长几拃,汇报
3、你量出来的课桌长度是几拃?你呢?提问: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同?
引入课题:你说的非常的有道理!由于各自的手大小不同,所形成的一拃也就不同,这样测量出来的长度就不统一,交流起来特别麻烦,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些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新课教授:
(一)借助小棒直观感受1厘米,形成1厘米的表象
1、师:1厘米究竟有多长?大家看这根小棒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大家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仔细的看一看,再轻轻的捏住,然后慢慢的抽出来,手指不动,那么这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请大家再把小棒放进去,再拿出来。
现在,对1厘米有印象了吗?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想1厘米的长度,想好了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验证一下你比划的1厘米准不准确?跟着老师一起做(伸出小手,握紧拳头,变成小鸟,张开小嘴)将小棒放进去,看一看比划的是不是1厘米。
你比划的准吗?
2、提问:这个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厘米呢?请仔细的想一想告诉给你的同桌。
汇报并欣赏长度约为1厘米的物体图片
(谈话:可以看出大家平时都很爱观察,找出了那么多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老师也找到了几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想看吗?(出示图片))
过渡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不是1厘米的物体,例如这个工具(出示图片)于是古时候的人们就将1厘米长的小棒一根一根的摆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摆好之后再去一根一根的数,有多少根小棒就是多少厘米,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好吗?(太麻烦了)是的,于是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专门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直尺
了解直尺的各部分名称及长度单位
1、电脑出示空白直尺,
谈话: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把直尺,可是我总觉得上面少了点什么,你能拿起你的小尺和同桌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直尺上缺了什么?
汇报:(谁来说一说直尺上少了什么呢?)
(1)生:直尺上少了数字,
师:这些数字是如何排列的呢?
生:从小到大
师:排在最前面的数是几?“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起点
师:0在这里表示起点,就像咱们跑步的时候要从起点开始跑,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测量。大家能整齐的从0开始大声的读出这些数吗?(学生读教师操作幻灯片)小朋友们的声音真是又洪亮又整齐!这些数字呀在直尺上被称为刻度数。(板书:刻度数)
(2)除了刻度数还少什么?
生:长长短短的线
师:大家仔细的看一看刻度数喜欢和什么样的线站在一起呢?这些长度不同的刻度线表示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板书:刻度线)
(3)还有吗?
生:cm
师:你的眼神可真好!这个由字母c和m组成的符号就是厘米的英文缩写,用来表示长度单位厘米,厘米用字母表示也就是cm。(板书:长度单位
厘米
cm)
总结: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把直尺上所缺少的都补齐了,那么这样一把具有刻度数、刻度线和长度单位的直尺准确的应该被称作刻度尺。(板书:刻度尺)
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与几厘米
1、认识刻度尺上的1厘米
师:你的刻度尺上有1厘米吗?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1厘米呢?
生:从刻度0到刻度1就是1厘米。
师:你说的太对啦!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
还能找到1厘米吗?和同桌找一找说一说。
汇报:从刻度5到刻度6之间的一大格是1厘米,追问:从刻度5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4也是1厘米)
师:所以说换一种角度往往会多一种收获,谁能把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
师:你说的可真完整!我们把刻度尺上所有的1厘米都找出来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靠在一起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总结:相邻两个刻度数之间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谈话:我们再用手来比划一下直尺上的1厘米,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短
师:所以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板书:比较短)
认识几厘米
师:找到了1厘米之后,你还想找几厘米?
生:我想找2厘米,我想找5厘米。
师:3厘米你能找到吗?
生1:从刻度0到刻度3是3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5也是3厘米......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这之间有三个大格。
师:他解释的好不好?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3大格,所以就是3厘米,还能找到4厘米吗?
生2:从刻度0到刻度4是4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7也是4厘米......
师:你能说一下为什么是4厘米呢?
生:从刻度0到刻度4之间有4大格,所以就是4厘米
师:说的太好了,你都可以当小老师了!
出示纸条,提问:老师这里的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呢?为什么?
生:5厘米,因为从刻度0到刻度5之间有5个大格就是5厘米。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5大格?(齐数)
总结:从刻度0到刻度5有5大格就是5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3有3大格就是3厘米,从刻度0开始到刻度几就有几大格,也就是几厘米。
谈话:小朋友想不想亲手量一量物体的长度?(想)那在开始测量之前,一定要先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看看这几个小朋友的测量方法正确吗?
3、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出示三种测量方法进行判断)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总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将物体平放,左端与刻度0对齐,右端对齐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接下来,就请大家利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一下下面三个物体的长度(拿出练习纸)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拿出练习纸,测量出铅笔、小刀及线段的长度
指名演示测量过程(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量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操作。为什么小刀的长度是7厘米呢?(因为从刻度0到刻度7有7大格就是7厘米)
师演示:如果我在这条线段的下面画出一条比它短1厘米的线段该怎么画?
生:从刻度0画到刻度7
师:如果从刻度1开始画,画到刻度几就是7厘米了?
师示范画线段(从刻度1画到刻度8,然后在直线的两端画上小竖线作为线段的端点,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好了。)
2、你能不能画一条比8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动手画一画。
生独立完成,汇报过程
3、大约几厘米:
展示两条线段(一条比8厘米长一些,一条比8厘米短一些)(老师这里也画了两条9厘米长的线段)试错(生说不对),为什么不是9厘米呢?让学生说出理由
讲解:比9厘米短一点点或者比9厘米长一点点的,这两种情况都应该称作大约9厘米
拓展练习
1、看图说出线段长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放松一下。出示被纸条挡住一部分的线段,猜猜它的长度是几厘米?
(1)从刻度0到刻度4是几厘米
(2)从刻度0到刻度9是几厘米
(3)从刻度5到刻度8是几厘米
你为什么那么快就说出答案了呢?
学生汇报:8-5=3(厘米)
总结:8表示从刻度0到刻度8有8大格是8厘米,之所以减去5,是因为以刻度5为起点测量,要去掉前面的5大格,得到3大格就是3厘米。
2、下面我们加深一下难度,估计物体的长度,看谁估的最准确?
出示铅笔、橡皮、便利贴等文具
学生看实物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刻度数
0表示起点
刻度尺
刻度线
长度单位:厘米(cm)
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