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刻度清晰的尺。
学具:学生每人一把学生尺,每两人一个学具盒(内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橡皮、方格纸、图钉、回形针、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昨天我们举行了热闹的运动会,看喜羊羊他们也在开运动会呢!第一个出场的是懒羊羊,他说:“我跳了我的5个脚长。”暖羊羊说:“我也跳了我的5个脚长。”他们跳得一样远吗?为什么?
暖羊羊的脚长,懒羊羊的脚短,它们量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2、揭示课题:
说明:在度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认识尺,建立1厘米表象,认识几厘米
1、认识尺。
尺是量长度的工具。对比你手中的尺子,它还少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1)
数
尺子上有哪些数呢?我们把他们请上来。
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开始、起点)
(2)刻度
这些长短不一的竖线就叫刻度。0所对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对的刻度呢?
(3)cm
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2、认识1厘米。
(1)指一指
用铅笔尖指一指: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看一看
请小朋友拿出最短的绿色小棒,看看它的长度是多少?
(3)比一比
请小朋友用两指轻轻捏住1厘米的小棒,看谁能很快地记住1厘米有多长。然后把小棒拿出,再看看两指之间的长度,接着把两指并拢再张开到刚才的长度,用小棒验证一下是不是1厘米。(学生操作)
(在黑板上贴出1厘米)你觉得1厘米这个新朋友怎么样?
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板书)
(4)找一找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验证一下。
交流展示。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方格的一条边大约1厘米等。
3、观察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1)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还有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
小结:相邻两个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2厘米有多长?在尺上找一找,指一指。你是怎么想的?
(2)5厘米、10厘米呢?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说明:有几个大格(1厘米)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蜡笔长几厘米?你是怎么看的?线段呢?
2、你会用尺量一量这张正方形纸一条边的长度吗?(学生动手测量)
交流:你从刻度几量到刻度几?(刻度0-7。)
3、“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量法对的?为什么?
指名说一说(从刻度0开始)
4、“想想做做”第2题
哪条线段长?长多少厘米?要先做什么?(量)再算一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量一量图形边的长是多少,填一填。指名汇报。
6、“想想做做”第3题。
红色线段比(
)厘米长一些,蓝色线段比(
)厘米短一些。
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们就可以说是“大约6厘米”。
7、动手量一量盒子里物体的长度。指名汇报。
8、“想想做做”第7题。
(1)学生画7厘米的线段。提示:两个端点不能忘。
(2)交流:你从刻度几画到了刻度几?
(3)同桌互相检验。
五、巩固拓展,活化应用。
1、用断尺量。
(1)喜羊羊给大家带来了好习惯卡,要送给积极开动小脑筋的孩子,看看你能量一量这张卡的长度吗?尺子断了,用它还能来量长度吗?怎么量?
明确: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也可用线段右端所对应的刻度减去左端所对应的刻度数。)
(2)“想想做做”第6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学习估测:奇妙的“身体尺”。
生活中,有的人经常会用到我们身上的“身体尺”帮助估计长度。
如:(1)我们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估一估,食指的长大约是多少?用尺验证一下。
(3)中指大约长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五指并拢,手掌的宽大约是多少?
(5)伸出拇指和食指,像这样称为“一拃”,大约有多长?课桌的高大约有几拃?椅子呢?
这些都是我们身上的身体尺,还有一步的长,一庹的长……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咱们和谁交上了朋友?关于这个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结: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还知道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大约1厘米。
2、拓展: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还有很多成员等着和你交朋友。这些问题留到以后的数学课上再来研究。《认识厘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1厘米长的物体、直尺、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啊?
生:想。
师:请你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
(放动画片:阿福的新衣)
古时候有个人叫阿福,他决定做一件新衣服。于是来到了裁缝店。裁缝师傅用手量了量阿福的上身长3拃?,就让徒弟记了下来?正好这天师傅有事要外出?吩咐小徒弟把衣服做好。小徒弟认真地用手量好长度,裁布、缝衣。衣服做好了,阿福来试穿。?咦!衣服太小了!穿在身上,遮不住肚皮。师傅着急得用手量了量,问徒弟,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也纳闷,我量得明明是3拃呀!?
问题:?看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小徒弟经过思考,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们只好重新给阿福做一件新衣。
(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长度单位的统一
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观察的真仔细,师傅的柞大,徒弟的柞小。他们的测量工具不统一,结果衣服做小了。那你帮他们想想用什么方法测量能比较准确的把衣服做好呢?
生1:用尺子量。(真聪明)
师: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生活中我们测量物体长度通常用尺子。
2、
认识尺子
师:在导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朋友—尺子。谁来说一说,从这个新朋友身上,你知道了有关尺子的哪些知识?(出示课件:尺子)
生1:有数字0—10它们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师:这些数字在尺子上叫刻度数)
生2:有长短不同的线段叫刻度线。(师: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你们看一看刻度线之间的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的?)
生3: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师:最小的是0,我们又可以叫刻度0。刻度0表示起点。)
生4:还有拼音CM。(师:知道的真不少。CM在数学上表示厘米,用英语读CM.是人们在测量较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在直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厘米的认识。)(板书:厘米的认识)
3、动手操作,认识1厘米。
(1)认识1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CM表示厘米,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尺子上找出来吗?
生1: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生3:从6刻度到7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2)观察尺子并比划
师:同学们真聪明,从尺子上找到了1厘米,看着尺子上的1厘米,再用你的小手比较准确的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
(3)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
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像1厘米这样长的物体?
生回答并展示准备好的1厘米长的物体如(图钉的长度,眼睛睁开的宽度,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边长,订书订的宽度等)
(二)??
比一比
1、?
师:请大家拿起尺子,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
?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师:请你跟着老师一块做,先将两手指分别放在尺子的刻度1到2上比划,然后把尺子拿开,手不动)
??
请你看看这一段距离,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认识3厘米
师:认识了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3厘米吗?
生找尺子上的3厘米。
(三)??
找一找
1、?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
学生自由回答,要求说清楚“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
找找看,在你的周围,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
选择题??
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
拿起备课书,问:备课书的长、宽、厚最接近1厘米的是什么?(边读题,边演示)
B、
伸出手来,问:手指的宽度、手掌的厚度、一柞的长度。你选什么?
4、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出2厘米(1组)、3厘米(2组)、5厘米(3组)(鼓励不同的方法)说法: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交流时让学生数数有几个1厘米?
相互比划一下你找的有多长。
提问: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四)??
量一量
A、
量整厘米数???
1、
请你把你的铅笔拿出来,量一量铅毛有多长?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说说是怎么量的
2、?
课件判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哪种不正确?
在正确的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3、?
师:小结:在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B、
量非整厘米数
1、?
测量红色线段的长,测量蓝色线段的长
2、?
红色线段和蓝色线段一样长吗?(电脑验证不一样长)红色线段比8厘米长一点,蓝色线段比8厘米短一点。
3、?
象这样的两条线段都可以说是大约长9厘米。以后我们遇到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不是正好整厘米数时,可以看更接近几厘米就说是大约几厘米长。
(五)??
画一画
1、?
试着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上是怎么画的)
2、?
指名学生上台示范,边画边说。
3、?
让学生检验,用尺子量一量所画的线段是不是4厘米。
4、?
师小结:画线段时,最好从刻度0开始画,几厘米就画到刻度几。
小游戏:比一比,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出示课件,由学生估测出长度。在上台用尺子量一量,估测的对不对。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
cm)
刻度线
1厘米
刻度
2厘米
0刻度(起点)
1拃
六、教学反思
首先在课的导入设计中,依托教材中的故事情境,用课件制作成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引入,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通过“阿福的新衣做小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合作探究,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加强估计,发展空间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教学部分,我在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外,通过眼睛看、动脑想、动手量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重难点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可是在估测方面少数学生估测不准,对于这一现象,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巩固学习。认识厘米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初步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的物体,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
1、故事引入:在古代没有引入尺之前,人们都是运用身上的手掌、手指、脚掌等身体的某个部位测量长度。有位裁缝师父用手给顾客测量了衣服的长
度,告诉徒弟长度四拃,就让徒弟去做了,徒弟认认真真地用自己的手量出四拃做好了衣服,可是顾客穿在身上,却太小了,明明也是四拃呀,怎么会太小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尺——这个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直尺
1、认识各种尺(课件出示)。
2、找出共同点。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CM)
三、认识1厘米
1、看看1厘米。(课件出示)
看到屏幕上,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你们能在自己的尺上指一指1厘米吗?
学生在尺上指出1厘米。
反馈交流:板书:
1大格
1厘米
2、比划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想象1厘米
记住1厘米的长度了吗?好,松开手,闭上眼睛,你脑子里出现1厘米长的线段了吗?睁开眼睛,再次用两个手指比划你想到的1厘米的长度,然后跟尺上的1厘米比一比,看你比划地准不准,如果不准赶快进行调整。
4、寻找1厘米
课件出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四、认识几厘米
学生在尺上找一找2厘米、5厘米、7厘米、9厘米,并比划给你的同桌看。
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五、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1、长方形纸长边的长度。
指名学生量,并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2、测量线段的长度。
学生测量练习纸上线段的长度。
展示学生的作业。
3、判断哪种量法正确。(出示两种错误的量法)
4、小结量法。
那你想提醒小朋友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量:
对齐0刻度线
重合
5、测量蓝色纸条的长度。
同桌合作想办法量出长度。
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6、认识大约8厘米。
刚才咱们看的,量的都是整厘米,现在你能说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吗?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
六、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画4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线段。
指名演示画法,说说是怎么画的?
2、画出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同桌交换用尺检查,画对的表扬他,画错的帮助他。
七、估计物体的长度
1、估一估各自手掌的宽,量一量手掌的宽。
2、估一估一拃的长,量一量一拃的长。
填写表格。
3、估测桌子短边的长度。
学生用身上的尺去量。
学生估测。
八、闯关练习。
九、拓展题。
十、课堂总结
咱们这节课认识的是(厘米),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