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09 09: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生态因素:
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
探究主题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形态、生理和分布
②种类: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
互助
斗争
互惠互利
捕食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特点: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
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②实例:
a.体形:竹节虫的身体与_____极为相似。
b.体色:北极熊的体色与_______________非常接近。
c.预警信号:箭毒蛙、胡蜂、夹竹桃等体内有毒,但艳丽夺目
的_____成为_______的预警信号。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竹枝
白雪皑皑的环境
体色
捕食者
【特别提醒】1.一种生物的生存既受周围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他生物。
2.生物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前提下才能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举例:①蚯蚓_________;②森林_________、调节气候;③蝗
虫_________;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急剧繁殖,将导致_______
___等。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的。
(2)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_____之分。
(3)生物适应环境:生存的生物能较好地_____环境。
改良土壤
净化空气
啃食庄稼
水质恶

多方面
利弊
适应
【特别提醒】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可用下列图示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1.某些北方城市中移栽了许多南方树种,进入冬季前,园林工人往往在树干上缠绕麻绳,或者用塑料帐篷封起来,请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提示:温度是影响树木生活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温,防止南方树种被冻死。
2.“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与环境怎样的关系?
提示:树木的生活会改变周围的环境,说明了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探究主题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活动过程:
早、中、晚
草坪、裸地、灌
木丛
测量时间
3

均值
直射
直立地面
枝叶茂密
平均
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
调节周围气候
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提示:一次测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采取多测求平均值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测时,干湿计为什么要防止阳光直射且不能放在水洼边?
提示:因为阳光直射和水洼水分蒸发,会影响测量结果。
探究主题

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1.目的要求
(1)观察在不同_____和_____条件下霉菌的生长状况。
(2)探究温度、湿度等___________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2.材料器具
_________、培养皿、清水、_______、烘箱或烤箱。
温度
湿度
非生物因素
新鲜面包
放大镜
3.方法步骤
新鲜
烘箱中烘

室温
4℃的冰箱
不做任
何处理
室温
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将面包块在空气中暴露20~30
min?
提示:让面包块上落上较多的霉菌孢子。
2.除了使用冰箱设置低温环境外,还可采取什么方式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提示:可采用蒸锅、恒温箱等设备,创设高温环境。
3.在②号培养皿中能否用干燥的面包块?
提示:不能。因为实验主要探究的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除温度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形态、生理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影响
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