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6.13 开平碉楼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五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6.13 开平碉楼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9 09:3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平雕楼》教学设计
范例导赏 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作业要求
建筑的功能。 你对教材的范图有哪些认识?教材中的范例有哪些特征?相互之间有哪些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碉楼的造型?
说一说广州有哪些独特的建筑。 1、知识与技能:
能以自主和合作的方式,分析碉楼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运用美术词汇进行欣赏评述。
发现碉楼中东西方建筑的艺术特征,并能用线条画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分析中加强对碉楼的造型美、纹饰美的认识,了解华侨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在探究学习中复习线条画的表现手法,能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出感兴趣的建筑物局部的细节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民间建筑艺术感兴趣,能自觉收集广州民间建筑艺术的图片。 重点:
开平碉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感特征。
难点:
能用适合的线条表现出建筑物的细节。
3、兴趣点:
收集民俗文化的资料。
4、观察点:
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理解。
碉楼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l 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喜爱的建筑物的局部并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进行描写。
2.较高要求:
能较细致画出喜爱的建筑物的局部并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3.个性探究:
尝试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个建筑物局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具备丰富人文氛围的学习专题。教材内容结构清晰,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以及碉楼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供能。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讨论等方法,认识了解建筑美、空间造型、建筑装饰等美术词汇。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是外国建筑艺术大规模移植到中国乡村集中展示和杰出代表,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在开平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随处可见。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开平碉楼寄寓了中国人的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中坚楼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整个建筑采用不同的形体结构进行组合,,窗户造型、窗头装饰也各不相同,墙面装饰主要采取体块分割留有自然的“先”和石头的自然肌理,显得自然古朴又据建筑韵律。
瑞石楼有明显的西欧建筑色彩,具有多国建筑的特征,体现了独有的审美价值。
建筑装饰是建筑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从微观的角度去表现建筑美。
课题:《开平碉楼》
教学 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 准备 教具准备:
展示开平碉楼课件。
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的资料。
双头油性笔。 检查资料收集情况。
课堂 导入 1、引入:
展示导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2、对比欣赏图片,发现其中的异同。
3、小结:
外墙装饰近似
建筑材料不同
建筑风格不同
室内布置近似
4、简介
①是岭南传统建筑精髓——陈家祠
②是开平碉楼 1、阅读导语
2、欣赏、发现图片中的异同。
3、汇报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4、思考,初步感知开平碉楼与岭南传统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欲、求知欲。
2、学会自主学习。
3、学习做学习记录
4、明确学习目标。
课堂 发展 1、出示课题,板书:开平碉楼。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2、提问:
你在自学过程中了解了开平碉楼了吗?与同组同学分享一下。
3、小结学生汇报,简介碉楼:
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华侨出资兴建,集居住、防洪、防盗于一体。现存1833座。
西方古建筑特征为主,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建筑精美,保存完好。
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和谐优美的人文氛围。
(“年轻”的开平碉楼之所以能在激烈竞争中成功胜出,顺利载入世遗名录,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出示:2007.6.28……
4、华侨与开平碉楼。
5、分析碉楼的成因及特色:
开平碉楼是当地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板书:自信、开放、包容
华侨把自己在侨居国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6、导赏瑞石楼: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
欣赏瑞石楼精美的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
发现西方古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体现。
板书:中西文化交融
7、碉楼与自然环境
碉楼错落于田野,西方的建筑艺术进入东方的稻作文明区并大量生存,跟当地的自然要素、传统民居和谐地融为一体,这种景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8、提出作业要求:
选择建筑物最吸引自己的部分画出来,并用恰当的语言写出欣赏感受。 1、明确学习内容,阅读课文P29—31页,自学
2、小组活动:
能运用美术词汇交流自学心得。
3、汇报学习心得。
整理学习成果。
4、认识华侨与碉楼的关系
5、思考分析
6、欣赏瑞石楼
对照课本,发现特征。
7、欣赏图片,感受碉楼与自然环境
8、学生作业:
画出建筑物最吸引自己的部分。 1、在自学中发现知识点。
2、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学习发现,交流知识。
3、对应自学成果,建立正确概念。
4、培育人文意识。
5、认识华侨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6、加深认识。
7、感受碉楼与自然和谐的美。
8、领略造型美,加深对碉楼文化的认识。
反思 评价 评价标准:
有没有画建筑物的局部特征。
能用恰当的语言说出欣赏感受吗? 学生可采取自评、互评的方法对作业进行评价。
我学会( )
我爱( ) 重视学生的自评、他评。
课后 延伸 你家附近有旧民居吗?你能发现近代广州建筑的特色吗?找一找, 寻幽探旧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预计 效果 学生能以较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欣赏评述中去,作品能表现建筑物的局部特征。
有个别学生能画出建筑物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