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朵朵(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是继《花儿朵朵(一)》之后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花卉的形态、结构、色彩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彩色纸质媒材进行撕纸贴画、制作纸花等创意表现,并通过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纸艺创作的方法与创意思想,依据不同纸张的性能,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纸艺制作技法,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
较于绘画表现课而言,学生更亲睐于手工制作类的美术课,低年段学生尤为突出,且对自己的制作特别自信,这一兴趣值得呵护。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知识较浅、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弱,因此教学要给予学生尝试、探究的平台,激发学生对撕纸贴画和动手做花的思考与探究的精神,获得撕、卷、粘贴等方法,丰富自己的造型表现活动。
教学方式、手段:
1.通过回顾上一课时的学生作业,巩固学生对花卉结构、形态与色彩的理解,为新授做好铺垫;
2.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生活用品,加深学生对花之美、花之意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3. 以自主尝试、命题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有别于绘画表现的艺术手法,探究撕、卷、粘贴等的技能技法,体会撕纸贴画、纸艺花卉的独特魅力;
4. 通过欣赏评析、小组探讨,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氛围。
教师准备:
教师制作各色纸花,自制课件,准备教学所用材料、工具以及部分学生用纸。
学生准备:
彩色卡纸、彩色折纸、固体胶、铅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名家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通过尝试、练习掌握撕、卷、粘贴等基本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各色纸艺花卉,提高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尝试”“命题创作”等方法探究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意识;以同龄人撕纸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的信心;通过纸艺花卉的赏析,引导学生探究纸艺花卉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花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用艺术的手法表现美、创造美的内在的生命涌动。
教学重点:
1. 在欣赏与分析中感受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丰富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2. 通过尝试与探讨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3. 在多次的动手实践中感受纸艺花卉的魅力,保持对艺术表现的兴趣与活力。
教学难点:
1. 掌握撕纸贴画的基本方法,完善撕纸贴画的作品;
2. 学习撕、卷、粘贴等方法,丰富自己的造型技能;
3. 了解纸艺花卉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各色纸艺花卉。
教学过程
1.回顾与提炼。
有针对地选择《花儿朵朵(一)》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顾花的形态、结构、色彩,进一步体悟自己的创作思路,并就学生大胆的表现和丰富的想象加以赞许与鼓励。
2.欣赏与感悟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风格的绘画作品(花卉主题),加深学生对花之美、花之意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创作的初衷。
自古以来,人们欣赏花、喜爱花,有学者认为古代“花”和“华”是同一个字,华夏名族的“华”就是“花”字。??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文明就已记录着花的踪影,还记得这朵花吗?
那时起,人们便与花为伴、以花为美,在许多生活用品上都有花的装扮。看看,清代的茶壶上盛开着荷花,元代的玉佩上盛开的是什么花?
这还有一朵现代的花,它会盛开在哪?
(它开在舞蹈演员的服饰上。)
有花儿的装扮,宝宝更可爱、更美丽;这些造型各异的花究竟是什么呢?(提包)这朵花盛开后会是什么呢?连高大的建筑都以花的造型呈现在我们眼前,看!有人还用花儿拼贴花姑娘。
3.?小结并点题
花儿早已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一直以来相伴着我们的生活,只要你有心,花儿可以盛开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花的世界,学习第7课《花儿朵朵(二)(完善课题)。
尝试与探究
思考与尝试
材料准备:彩纸、固体胶、卡纸;
思考:如何用彩纸、固体胶等有限的材料表现花儿?
尝试着表现一朵花。
回顾花的组成结构,分小组讨论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3.各小组选一名代表上来示范不同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小组:花瓣,怎么在最短的时间撕出更多的花瓣?——对折几次再撕;
二小组:花蕊,圆形或细长条花蕊;
三小组:花茎,对折后撕和直接撕;
四小组:叶子,偏圆形叶子和两头尖叶子。
遇到困难或者有疑惑的同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难题;
教师小结并提示注意事项:
撕纸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一边撕一边移动纸张,这样才能撕出你想要的形象。
比较老师带来的两幅颜色形态相同的两幅作品,比较不同之处。
作品一是平面的,作品二是立体的。
请同学们找出两幅作品不同之处的方法。
粘贴:图一全部涂满固体胶,图二只涂里面一部分。
卷:图一花瓣和叶子没有卷起,图二花瓣和叶子用铅笔卷起弧度。
——贴的时候不用全部涂胶、完全贴牢,可以局部靠花心处涂胶粘贴,花瓣显得自然生动;
——先贴花瓣再贴花心,花瓣可以一层也可以多层。
自主创作
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花朵,思考自己想要做出一朵什么样的花朵,从颜色和形态分析。
用撕、卷、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花儿朵朵的作品。
评价与回味
选出学生作品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1.学习过程的回味。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味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收获的快乐,也可以说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进一步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2.?成功喜悦的分享。
介绍自己做的最喜欢的一朵花,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3.?理解包容的评价。
以赞美的眼光看待同伴的纸艺花卉,夸夸你最喜欢的同伴的作品。
课后拓展
课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花朵装饰品,可以尝试用废弃物品进行改造,既可以保护环境废物利用,又可以制作出美丽的装饰品。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前一课《花儿朵朵(一)》的延续与拓展,主要引导学生将花卉的造型表现从二维的平面绘画逐步迈向三维的立体制作,从而体验造型技艺的丰富性、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表现的探究与创新精神,让学生从自我的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更新技能,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上一课《花儿朵朵(一)》的学习,学生不仅围绕了“花儿”展开观察与表现,更是从“朵朵”的赏析与比较中获得对花卉的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提炼了花卉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姿态的不同,并以绘画的形式在“花儿”的再现与表现中创造性地呈现“朵朵”的魅力。这一前期性的学习已使学生获得了对花卉结构、形态、色彩的认识与了解,为《花儿朵朵(二)》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本课的重点将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彩色纸质媒材进行撕纸贴画、纸艺花卉制作等活动 ,并通过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纸艺花卉的制作方法与创意思维,依据不同纸张的性能,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纸艺制作方法与技巧。
在学生尝试、练习与创作中,教学的安排与形式是多样的,学生的反应也是多样的,教师要以包容、欣赏的姿态去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全面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体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探究活动中尽情地展示自我、感受成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