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韵 
 之阳关三叠 
课题:阳关三叠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方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古琴 
教材分析:《阳关三叠》是一首古老的琴歌,是采用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创作而成的一首艺术歌曲,歌曲的情感惆怅,细腻,丰富,表达了对友人恋恋不舍的情谊。 
教学目标: 
1,认识古琴,理解琴歌的含义并且懂得欣赏古代琴歌。 
2学会有感情的演唱《阳关三叠》中的第一叠。 
教学重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以及八度大跳并能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把这首古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学生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坐在指定位置。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1,师:请坐,首先请大家带着问题欣赏俩首歌,欣赏完以后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问题一:俩首歌曲分别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问题二:俩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教师播放《祝你一路顺风》和《送别》给学生听,听完以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2,师:同学们都回答的不错,这俩首歌都是描写离别时的场景并且俩首歌的情绪都是惆怅和忧郁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首古曲也是描写离别场景的,是一首什么样的古曲呢?接下来老师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阳关三叠》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二,教学过程: 
师:介绍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朗诵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大屏幕出示古诗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朗诵完之后让学生再看大屏幕(屏幕上显示古曲《阳关三叠》的简介,教师重点讲解“三叠”和“琴歌”的意思,让学生理解。) 
出示古琴,让学生认识古琴进而加深他们对琴歌的印象。 
播放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初步感受古代琴歌的特色。 
抽出几句典型让学生用发声的方法哼唱一下旋律,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 
学唱《阳关三叠》中的第一叠。 
采用教师教唱,学生模唱,轮唱,分组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这首歌曲。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我们不仅能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更能用心去感受中国古代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之情。 
课后作业 
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古代乐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