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赏析《万马奔腾》
【设计思路】
我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环节对作品进行赏析,本课设计意在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演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马的这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听一听: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大草原的美,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
特别是万马冲刺嘶叫的壮观场景,体会“马背上的民族”那种豪放
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唱一唱: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为后面的演一演打好基础。
演一演: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的理解,感受万马奔腾的亲身体验、
身临其境般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欣赏课2《万马奔腾》,作品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以及保留曲目,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由2段组成,第一段旋律悠长,展示大草原辽阔美丽,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第二段情绪热烈,节奏紧凑,主体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马头琴的华彩演奏展示了马头琴的各种复杂技巧,展现了一幅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从而体现出蒙古人的豪爽和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在乐曲的后半段出现了马嘶叫、马蹄、马铃的声音、风声等,画面壮观。
【教学目标】
1、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情感,进一步体验蒙古族文化, 喜欢蒙古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2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3、通过反复聆听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4、通过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学习马的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了解《万马奔腾》这首作品。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
【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林老师的课堂,今天我要送同学们见面礼物,我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不过同学们欣赏完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问题(1):这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放音乐教师表演蒙 古族舞蹈)
对了,这一段是蒙古族舞蹈,你是怎么辨别的呢?我想请同学来表演几个动作好不好?(可以提学生从舞蹈动作上、音乐上入手),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自古就以能歌善舞著称,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美好生活,它的舞蹈动作多是以手臂和肩部为主,比如硬腕、硬肩、柔肩、抖肩等等。表现出蒙古人开朗豁达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
问题(2):说到蒙古族同学们能够想到什么呢?(大草原、蒙古包、骏马、蓝天、白云、、、、、、)你看大草原时多么的美呀!
听!这样乐器是什么乐器呢?(背景音乐)(如果听不出,提醒同学这样乐器的演奏方式判断----拉弦乐器)
二:新授课
(一)马头琴介绍
师:这样乐器很特别,就是由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幻灯片)
1、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的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不但民间艺人和牧民喜欢的乐器,可以说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而且在中国和世界的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音箱由松木制成,呈梯形,两面蒙以马皮、羊皮或木板,琴杆细长,两根弦,琴弦与弓弦均由马尾制成,演奏时弓子在琴体外侧拉奏.。
2、 听一听它的音色(播放马头琴纯音乐)
提问:音色有什么特点?
它的音色浑厚、悠扬、深沉、富有草原气息,又如泣、如诉、如吟。带出一丝苍凉,感觉包含着些许感伤,还穿插着一份渴望的情绪,每每听到马头琴声,便让人有无限的遐想。让我们也来模拟一下马头 琴的演奏姿势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马头琴的悠扬,为后面的拓展表演打基础。
说其马头琴它还有一个美丽感人哀伤的故事呢,同学们想听吗?
(故事展开)
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年轻的牧羊人苏和意外获得一匹白色小马驹,马驹在他的精心饲养下长大,后来苏和带着它去参加那达慕,已经成年的白马被王爷看中夺走。白马不屈,被王爷射杀。苏和用白马的筋骨、鬃尾制作成一把琴,命名马头琴,以此纪念白马。
(二)、作者、作品简介:
那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一首用马头琴演奏的作品,在欣赏之前林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世界级艺术家,获得过国内、国际很多大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头琴演奏家,也是马头琴改良的先驱者。是他把马头琴推向世界的舞台,他的名字叫齐.宝力高(幻灯片)
师齐.宝力高,蒙古族人,中国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1986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马头琴队伍,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获得过“2014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2代表作品
马头琴曲:《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 《万马奔腾》、《回想曲》、《献给母亲的歌》、 《苏和的白马》、《初升的太阳》、马头琴合奏《寻找》、四重奏《命运》等等。
歌曲有《锡林河》、《难忘》、《马头琴之歌》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他的马头琴曲《万马奔腾》,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三)、作品赏析《万马奔腾》
1、初步聆听作品(播放完整音乐)
我看到很多同学被万马奔腾的景象感染了,还陶醉在音乐中
提问:(1)请同学说说这首作品带给你的感受?(可以提醒学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比如节奏、速度和音乐的情绪入手)
提问:(2)你们觉得音乐可以分几段?(2段)
这首曲子世界人都特别熟悉。因为2005年反法西斯60周年的维也纳大音乐会上,齐宝力高和他的乐队演奏了这首作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相信大家也目睹了那一场面,他和80名马头琴演奏家以及40名舞蹈演员在“鸟巢”再次奏响了《万马奔腾》,给所有人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奇高力宝是如何想到要创作这样一首这么有感染力的作品的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创作背景吧。)
2.创作背景:
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段欣赏吧。
3分段欣赏
⑴欣赏第一段
欣赏完后回答 :(1)说说这首作品带给你的感受?
(2)这一段的音乐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马儿在悠闲的吃草,牧人们在一边放牧一边一边聊着天吹着风,还有一边拉着马头琴的,尽情享受着大草原带给他们的舒适,也展现了大草原的辽阔、美好)大草原是这样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问题聆听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⑵ 欣赏第二段(放音乐切换幻灯片)
① 欣赏完后提问:这一段音乐有变化吗?(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情绪怎么样?这段音乐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音乐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音乐情绪)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气势磅礴,在马头琴华彩演奏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马头琴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特别是万马冲刺刹那间的壮观场景描绘得十分逼真,听者如身临其境。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了“马背民族”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 提问:那音乐当中你又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你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这个场面吗?)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
③思考:乐曲中用了那哪些节奏型来表现奔马的节奏?练习以下节奏: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X. X X. X X. X X. X :||
|| : X XX X X X XX X X :||
④ .唱一唱:主题哼唱
设计意图: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为后面的演一演打好基础,(强调一下附点和十六分音乐)
⑤ 体验小乐器并模仿听到的声音、想到的动作
老师在这里准备了这几种乐器,你们来听听它们都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分别利用手中乐器(响板、串铃)发声,问你觉得这几乐器适合表达什么声音或者画面?)请学生来体验小乐器、用人声模仿音乐中的马铃声、马蹄声、马嘶叫声、风声
⑥ 分乐句模仿第二段的主体音乐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亲身体验,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的理解,感受万马奔腾身临其境般感觉
(四)演一演:练习和表演作品(欣赏、想象、模仿、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一下作品吧。
方 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下进行)
①声音组:马蹄声(响板、敲桌子)、马铃声(串铃)、
人声组:马嘶声、风声 哼唱主旋律组
② 动作组: 拉马头琴组、表演骑马等舞蹈动作
(五)成果展示 (综合表演)
合着音乐一起表演(综合表演)
前半段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起模仿万马奔腾的景象,后半段动作组的同学用“扬鞭”“骑马”等动作在教室围圈表演动作,声音组的同学在自己位置上配合一起表演
(六)谈收获
同学们表演得太好听了,我都感觉到我正骑着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太感动我了,我们给自己来点奖励的掌声吧。
马头琴把这首万马奔腾演绎得淋漓尽致,也让草原骏马的这种奔腾不熄的精神也感动着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表演 ,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课堂小结
通过作品的欣赏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到了马的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谢谢同学们的参与,谢谢同学么精彩的表演,就让我们在另一首以马为素材的音乐中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放音乐《赛马》结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