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歌曲主题思想,了解相关音乐知识,把握歌曲演唱要求
情感与态度:感受音乐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过程与方法:感受、鉴赏、合作、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化蝶》,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悟音乐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多媒体播放)
这段音乐大家听过吗?这是何占豪、陈钢两位作曲家共同完成的一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化蝶》片段。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根据图片串讲故事。
那么故事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歌《化蝶》,同学们把书翻到这一课,同时来看大屏幕,思考着几个问题。
三、合作与探究:
1、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分为几个乐句?
三个乐段,每个乐段分四个乐句
2、各乐段的主题旋律相同吗?
主题旋律相同,也就是一个乐段的三次重复。
3、三段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
第一乐段:传颂他俩的爱情故事
第二乐段:同窗共读,十八相送。
第三乐段:身化彩蝶,突出主题。
用最简洁的词语总结三个乐段的内容。
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相爱 同窗三载十八相送:惜别 第三部分主题:化蝶
那么刚才我们说到第二部分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越剧《十八相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内容。
4、有关越剧:
《十八相送》越剧起源于浙江绍兴,因绍兴是古越剧所在地。故将本地的剧种称为越剧。
早期越剧演员均为男性,后发展为清一色女演员,现在分为男女合演和男女混演,但女演员占多数。
越剧唱腔吐字及舞台语言,均用浙江方言,听起来柔和自然,悦耳动听。
5、学习歌曲
乐理普及
调号:F调 拍号:4/4拍 速度:中速 情绪:优美地
(1)教师范唱(2)教师教唱(3)学生视唱(4)问题纠错(5)跟伴奏师生齐唱
6、演唱要求情绪处理
把握好音准和节奏、使用轻声唱法、情绪处理:相爱——惜别——化蝶
甜美——深情——凄美
7、跟伴奏齐唱
四、歌曲创新与合作
女声齐唱、男声齐唱、混声合唱
课堂总结
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二人并非同时代人,梁山伯本是明代时期受人拥戴的一名清官,而祝英台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名惩恶扬善的江湖侠女,两个毫不相干的历史人物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爱不会老,感动永远,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必将千古流传,而且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强,梁祝的故事也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熟知,《化蝶》的优美旋律,也展开绚丽趋翼,飞向五大洲四大洋,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