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9 08: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2.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要求“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并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5.“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
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幅员辽阔的疆域
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巩固统一的举措
6.“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秦朝统治者是向_______投降(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7.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发展
C.休养生息 D.优先发展商业
8.为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周武王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汉高祖
D.郡县制——秦始皇
10.下面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打平六国,一统天下
B.废分封,立郡县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据《史记》载:“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击当同。”这里的“当同”指的是(   )
A.鲜卑 B.匈奴
C.羯 D.羌
12.“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13.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4.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15.今天的新疆在古时候被称为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___________的设置(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北庭都元帅府
16.导致“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0分,18题7分,19题8分,20题14分,共52分)
17.(每空1分,共10分)填空题。
(1)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
(3)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_____。
(4)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5)东汉末年名医____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_____发明“麻沸散”,创编出 “五禽戏”。
(6)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是由________编著的。
(7) _______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________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18.(8分)读图题。
秦朝形势图
(1)请将以下郡名字母代号填入图中。(6分)
A.九原郡 B.象郡
(2)请结合上图回答,秦朝北部边疆以什么为界线?(2分)
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一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4分)
20.(16分)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贾文丰《二十五史妙言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是指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是指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4分)
(4)综上所述,分析汉朝兴盛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D 6.C 7.C8.A 9.B 10.D 11.B 12.D 13.D 14.C15.A 16.D
17.(1)南海
(2)农民大起义
(3)长安
(4)蔡伦
(5)张仲景 华佗
(6)《史记》 司马迁
(7)道教 佛教
18.(1)A填于上框,B填于下框。
(2)“万里长城”。
19.(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1)“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