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9 08: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1.《史记》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包括(  )
①战乱频繁 ②繁重的赋税 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④刑罚严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3.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统一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他也实施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这一阐述(  )
A.客观辩证 B.认识片面
C.与史实不符 D.主观臆断
4.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个同学在学习时,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王朝末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6.“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中“将相本无种”化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7.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起义建立了政权 ②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③起义获得了胜利 ④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了(  )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9.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10.西汉建立之前,项羽、刘邦之间曾进行了4年的战争。这场战争(  )
A.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B.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人认为,如果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上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图2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带给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A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秦始皇统治暴政的具体表现。秦始皇滥用民力,修建了很多大型工程,如题干中的“阿房”,导致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引发农民起义。所以答案选择A项。
3.A 4.B
5.D 【解析】 秦朝的暴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四个选项都是其表现。但是最根本的影响是经济,对生产力的破坏导致国家政权根基不稳,人民生活艰难,阶级矛盾就会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所以答案选择D项。
6.C 7.C 8.D
9.D 【解析】 题干中的三个成语所涉及的事件都发生在秦朝灭亡后和汉朝建立前。所以答案选择D项。
10.B 【解析】 楚汉之争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战争,不属于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之前秦朝已经灭亡,这场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项。
11.(1)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
(2)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不赞同,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3)项羽、刘邦。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后的胜利。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暴政导致亡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