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海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燕》是九下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这是一首散文诗,高尔基以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触,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雄姿,赋予了海燕典型的象征意义,借海燕的形象,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热情歌颂了他们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来到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运用象征手法是《海燕》最重要的写作特色。学习本文,要多朗读、多品悟,感悟海燕的形象特点,培养勇敢、坚强、乐观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海燕形象及其精神内涵。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及其作品)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如果把本文比作一部优美的交响曲,可以分为几个“乐章”?
(2)朗读课文,说说海燕的形象。
(3)读完文章,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勇敢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风雨之后定能见彩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诗歌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吧!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简介作者及背景
1.高尔基(1868--1936),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背景:《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极为愤慨,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所唱的歌。“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原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作品中借海燕之口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充满激情的呼唤。
(二)朗读课文,感知诗意
思考:这是一只
的海燕
三、品读课文,走近海燕
(一)品海燕
1.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
示例: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驱,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
2.速读课文,用笔圈画标志着暴风雨发展变化的三个短语或句子,明确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的三个场景。说说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暴风雨
海燕
来临←────────→渴望:
勇敢
搏击风浪的勇士
逼近←────────→迎接
:自信
英勇无畏的精灵
到来←────────→呼唤
:顽强
胜利的预言家
3.作者还写了哪些景与物?有何作用?
云、狂风、雷电、大海——衬托
海鸥、海鸭、企鹅——对比
(2)析海燕
1.作为俄国著名文学家,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难道仅仅是为了描写自然界中的海燕吗?请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景物的象征意。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
风云雷电
→
沙皇政府的黑暗统治
暴
风
雨
→
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大
海
→
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鸥、海鸭、企鹅
→
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海
燕
→
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2.揭示作品主题。
作者用象征手法,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在暴风雨中英勇无畏,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行动起来,投身革命的浪潮,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3)悟海燕
从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海燕?请同学们精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文字赏析,说说它的写作特点及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1.学生读、画、议句子。
2.指名说,读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领悟。
3.教师随机板书: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呼告)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小结: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者——“海燕”的形象。运用象征,托意于物,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对比烘托,形象有力,突出了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增强了《海燕》的艺术性。
四、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同学们,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既有温煦的爱和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是如何做一只勇敢的“海燕”的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表明自己的想法。
五、推荐阅读
高尔基《鹰之歌》
丰子恺《蜜蜂》
板书设计:
海
燕
三个画面
海燕形象
写作技巧
来临
搏击风浪的勇士
象征手法
逼近
英勇无畏的精灵
正面侧面描写
到来
胜利的预言家
修辞手法4
海燕
一、巩固基础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胆怯(qiè)
怒吼(hǒu)
B.蜿蜒(wān)
飞翔(xiáng)
C.火焰(yán)
呻吟(yīn)
D.悬崖(yá)
深渊(yuā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写文章经常一段到底,且文不加点,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B.爸爸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多年不写东西了。
C.据说,我国将通过法律途径而不再是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D.受国际成品油价屡创新低的影响,一些民营加油站率先调整了机动车用油价格,一叶知秋,国内油价普遍下调应该是大势所趋。
3.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
D.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
二、思考探究
4.本文主要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呢?
5.文中的海燕具有怎样的品质?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C
2.D
解析:
A.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B.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手病态地抖动不叫“情不自禁”。可用“不由自主”。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在此处语境不当
。
3.
A
4.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海鸥、海鸭和企鹅这些象征着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反衬出海燕的勇敢和不屈精神。
5.勇于迎接挑战,不怕牺牲,敢于战斗,坚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如“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句,“黑色的闪电”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的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