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六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D
扩展语句就是将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以丰富、完善,或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或理论论述更加严谨。扩展语句可以通过想象、联想,可以通过比喻、夸张等形式,更深入地表达思想、认识和感受。“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
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21世纪教育网
考情分析
1.考查形式多变。“设置情境,给定句子,限定要求”的命题特点决定它采用主观题型的稳定性,但没问形式又多变化:有再现情景式、丰富句意式、续补语段式、扩展话题式等。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溺,如2009年四川卷考查的就是提取关键词;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如2009年北京卷考查了拟标题,2008年四川卷则是用一句话概括信息;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如2007年高考安徽卷;2009年福建卷则是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等等。21世纪教育网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如2008年江西卷的语言材料是有关环境问题的;而2008年安徽卷把淮河、巢湖的治理引入命题,体现了选材的地域特色;2009年北京卷涉及2009年国庆盛大阅兵这一重大事件。今后随着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这种选材特色会得到进一步体现。
3.考查综合性强。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如2009年江西卷要求展开想象描绘某种情景,北京卷要求拟写解说词,都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21世纪教育网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2009年安徽卷将图文转换考点引入概括压缩题目中;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在考查压缩能力的同时,实际上也考查了简明、连贯、得体及新闻的有关知识。21世纪教育网
4.考查重点明确。概括提炼语段信息的能力是本考点的考查核心,但根据不同语段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考查侧重点也不相同:记叙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如2008年浙江卷;描写性语段主要考在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说明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如2007年广东卷;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论点和论据,如2008年全国卷。总之,命题者是根据语段的性质和特点,设定考查点,这需要考生特别注意。21世纪教育网
值得一提的是,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是运用语言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从近年考查情况看,二者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套试题中,但二者结合命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知识要点
扩展语句
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浯或句子甚至蘸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寓、形象,囊休一妾要考查考生将~句话的内
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活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
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爹篙方露池雯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确:(1)霞忝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21世纪教育网
扩展浯句艇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添枝加叶法21世纪教育网
就是在只有句子主于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21www世纪教育网
(2)逻辑推理法21世纪教育网
就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逻辑思维,从而合理地推导出一定结论的类型。这种类型的题目限制性较大,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出一种较固定的结论,难度较大。例如:
【例】 填写合适的语句。完成下面一段活。
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 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朋友时,不要 ,而要 。
在做这个题目时,我们可作这样的考虑:首先,要明白交换苹果是一个比方.是把抽象道理具体化、形象化,由“苹果”到“思想”,由“一换一等于一”到”一换一等于二”,道理是不断深化的,最后得出结论;其次,在填补时还要注意用词恰当,苹果、物质可以“交换”,但思想、精神则要用远义的“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朋友之间彼此交流思想着眼于物质的交流 着眼于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交流
(3)拆分缆合法
拆分组合法是把所给信息按照要求拆分后再加以改写组合,使之完美的一种扩展方法。
【例】 把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解答此题,可将“月”拆分为“月形、月色、月光、月神”分别描述,然后进行组合:一轮明月倒映江中,宛如一个银盘(月形),银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时而,微风轻拂江面,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4)巧用修辞法21世纪教育网
巧用修辞法是根据原句,巧用修辞手法,使语言趋于完美的一种方法。
【例】 把“春草嫩绿夏草青”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解答此题巧用修辞手法,可以扩展为“小草冒出尖尖的脑袋,似针似线,点缀着初春的大地;脚下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地,向远方延伸,仿佛一幅碧绿的画卷,舒展在游人的前方”。
压缩语段
所谓压缩语段,就是对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提炼或概括,使原来的段落或句子的主旨更显露、更明朗。压缩语段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韵能力。
主要题型有:(1)压缩新闻;(2)提取关键词语;(3)提取沦点论据。
这一考点的考查,除了常规题型外,题目将更加趋向综合性,出现了如摘要、宣传广告、主题短信等一些新的题型。新题型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开放性更强,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更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压缩语段有以下方法:21世纪教育网
(1)压缩“消息”的内容,根据“消息”的内容,拟写标题、补写导语、拟写一句话新闻。
这类题就是要求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最有时效性的信息,并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达。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的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解答根据所给新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这种题,一是要抓住要点,主要事件不可少。二是注意压缩方法。具体有简、删、并、替等方法,即能用简称的用简称,能删的则删,能合并的合并,能用简短词语的就用它来替换。三是压缩时要吻合作者的立场和态度。21世纪教育网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达,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拟写一句话新闻,就是根据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给关键信息,主要是指最有新闻价值、读者最关心的内容。
(2)就给定的语段概括其内容。
压缩语段从文体上看主要包括四类:记叙性语段、描写性语段、议论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解答时或摘录原句,或概括浓缩,或组合信息,提取中心句,或总结归纳,或分析评议,均要求切合原意,语言简明。
不同的文体语段,提供的主要信息不同,压缩方式应根据主要信息来确定。记叙性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记叙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记叙的意义及目的。描写性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描写的对象;②对象的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寓含的情感等。议论性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议论的问题、中心观点;②证明观点的论据;③结论及解决的办法等。说明性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说明对象;②对象的特征、原理等;③说明的目的、方法等;④关键词。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解答时要求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取必要信息(概念),方式是把概念的本质属性组织成一个定义的形式。常见形式是:什么是什么。可用公式来表达为:被定义概念=种差(本质属性)+相邻近的属性。如:21世纪教育网
【例】 东南亚金融风暴是由美国索罗斯操纵的对冲基金的冲击引发的。根据下面一段话,给“对冲基金”下一个定义。
美国有很多投资基金。它们都要受到投资公司的监管,另外有一些投资基金,并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通常被称为私人基金。由于没有受到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及投资方式的余地比较大,往往采用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的回报,这些基金被称为“对冲基金”。 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我们不难给“对冲基金”下如下一个定义:“没有注册为投资基金,因而未受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往往采用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以期获得较高回报的私人基金。”21世纪教育网
经典题例
【例1】(2009·高考江西卷)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流水”、“星辰”和“读”3个词语。(50个字左右)
[解析] 先设置情境,看三个词语,应突出“读”,以“读”体现“情”,然后以“流水”、“星辰”写“境”,以“境”衬“情”,或“情”“境”交融。
[答案] (示例)夜幕降临之后,沏一杯香茗,燃一炷清香,手捧《红楼梦》,端坐桌前,或徘徊室内,村前那潺潺的流水,那满天的星辰,伴我读书至深夜,但毫无倦意。
【例2】 (2009·高考山东卷)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 东盟l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l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l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l92亿美元。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这是一则新闻,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糕前正式成立井运行”运句话,其他句子都是围绕这句话所作的具体说明。
[答案] 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年前戒立并运作。21世纪教育网
【例3】 (2009·高考江苏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分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较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压”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洼地效应”指:
[解析] 根据原文,抓隹几个关键词:“环境好”“吸引力就强”“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最就快”。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专家秘笈
一、扩展语句的解题原则
1.建立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即“谈话的中心”。高考语言表达题,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毒“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足语言表达的灵魂。
2.建立语境意识。21世纪教育网
运用语言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浯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是供的话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
3.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浯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三点:(1)向心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文字向每一句话都要商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2)连贯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描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3)协凋性: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
二、压缩语段的解题原则
1.压缩语段必须紧扣题目要求21世纪教育网
压缩语段都有一定的题目要求。题目要求不同,解题的方法就往往有区别。如果是概括要点.那么就要注意要点的完备;如果是拟定题目,那么主要侧重中心内容的把握,还要注意标题的文本特征等.总之,解题时一定要紧扣题目要求
2.压缩语段必须顾及文本体裁
正如命题规律中所说,语段的表达方式不同,信息特点就不同,那么压缩方法往往也有区别。
如考题的文本是一则新闻.应顾及新闻的特点,把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说清楚:事情的参与者,事情的时间、经过、结果等等。21世纪教育网
3.压缩语段必须把握文本要点。
为了把握文本要点,要注意:1.文本的信息时有级别的。依据解题的要求,可知有的是有效信息,有的是无效信息。有的是上位信息,有的是下位信息。2.遵循整体性原则,立足于全文,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要点。概括出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4.概括用语的表达必须当通顺。
怎么才能使概括用语恰当,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概括用语应能全面涵盖材料,是能体现本质特性的词语。
(2)概括用语要得体。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概括用语往往不同。议论文常用“论述”“批驳”等动词;说明文常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记叙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用“记叙”“描写”“揭露”等动词,而且常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字面意思的概括,一部分是深层意思的概括。21世纪教育网
(3)概括用语应简明。概括的过程是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收的过程,用言语来表达概括的结果,必然要求简洁、明确。
(4)概括用语应规范。例如:下定义。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