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学案+随堂练习+课后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学案+随堂练习+课后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10:10: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___________,不表示微粒个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__________倍数。
3.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实例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表示在25
℃、101
kPa,1
mol
H2与mol
O2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5.普通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又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既可以是整数,又可以是分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状态
不要求注明
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
ΔH

有,与物质的量有关,单位kJ/mol,必须注明正负号
反应条件
要注明
可以不注明
温度和压强
不注明
要注明,但是Δ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反应反应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时的反应热。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2.实验原理
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3.实验仪器装置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步骤
(1)初始温度(t1)的测量
用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_______________中并测量其_____________;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测量其_____________,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2)终止温度(t2)的测量
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_____________中,并把量筒中的_______________一次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____,记录终止温度为t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数据处理
ΔH=
kJ/mol[其中c=4.18
J/(g·℃)]
6.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原理的理解
(1)中和反应的对象为酸、碱的稀溶液。这是因为浓酸和浓碱相互混合时因稀释会放出热量。
(2)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与参加反应的强酸、强碱的种类、用量无关。
(3)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随着反应的进行,继续电离并吸收热量,所以它们的中和热数值小于57.3
kJ·mol-1。例如: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氨水与盐酸、NaOH溶液与醋酸的反应热,则所测ΔH>-57.3
kJ·mol-1,即中和热数值小于57.3
kJ·mol-1。
(4)若测定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热,则所测ΔH偏小,即中和热数值大于57.3
kJ·mol-1,这主要是因为Ba2+和SO生成难溶物BaSO4也会放出热量。
7.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1)装置方面:装置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造成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2)操作方面
(3)读数方面
参考答案: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物质的量
反应热
2.温度
压强
25_℃、101_kPa
状态
s、l、g、aq
物质的量
相同
3.能量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1_mol_H2O(l)
3.环形玻璃搅拌棒
两个50_mL量筒
4.量筒
小烧杯
温度
温度
盐酸
NaOH溶液
最高温度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随堂练习
一、热化学方程式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
B.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
C.C(s)+O2(g)===CO2(g) ΔH=+393.5
kJ/mol
D.H2O(l)===H2(g)+1/2O2(g) ΔH=+285.8
kJ/mol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的热量,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2.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g)+O2(g)===H2O(l) ΔH=-285.9
kJ·mol-1
B.H2(g)+O2(g)===H2O(l)
ΔH=-241.8
kJ·mol-1
C.H2(g)+O2(g)===H2O(l) ΔH=+285.9
kJ·mol-1
D.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 ΔH=2(b-a)kJ·mol-1
C.N2(g)+H2(g)?NH3(l) ΔH=(b+c-a)kJ·mol-1
D.N2(g)+H2(g)?NH3(g) ΔH=(a+b)kJ·mol-1
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6
g
C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890.3
kJ热量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g)与H2(g)反应生成N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
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如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g)和C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
kJ热量的是(  )
A.1
L
1
mol·L-1的稀H2S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2O
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D.稀NaOH溶液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

2.含Ba(OH)2
1
mol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1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1
C.Ba(OH)2(aq)+HCl(aq)===BaCl2(aq)+H2O(l) ΔH=-57.3
kJ·mol-1
D.Ba(OH)2(aq)+HCl(aq)
===BaCl2(aq)+H2O(l) ΔH=+57.3
kJ·mol-1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
kJ·mol-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2
kJ·mol-1
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ΔH=-Q3
kJ·mol-1
上述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57.3    
B.Q1>Q2>Q3>57.3
C.Q3D.无法确定
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ΔH=-57.3
kJ·mol-1
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更准确
5.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所用的其他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  )
A.0.50
mol·L-1盐酸,0.50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0.50
mol·L-1盐酸,0.55
mol·L-1氨水,100
mL
量筒2个
C.0.50
mol·L-1醋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6.在量热计中(如图所示)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到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温度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溶液密度均为1
g/mL,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K)。
(1)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
(2)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出现偏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NaOH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HCl的中和热数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随堂练习
答案
一、热化学方程式
1.D
2.A
3.A
4.(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2)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3)B2H6(g)+3O2(g)===B2O3(s)+3H2O(l) ΔH=-2
165
kJ·mol-1
5.(1)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N2(g)+O2(g)===2NO(g) ΔH=+183
kJ·mol-1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C
2.C
3.C
4.C
5.D
6.(1)-53.3
kJ·mol-1 (2)①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 (3)保证CH3COOH完全被中和,从而提高实验准确度 (4)HCl的中和热数值 CH3COOH是弱酸,只是少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练习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 ΔH=-196.6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C(s)+O2(g)===CO2(g) ΔH=-393.5
kJ
D.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D.CH4(g)+O2(g)===CO2(g)+H2O(l)
ΔH=-890
kJ·mol-1
3.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其他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  )
A.0.50
mol·L-1盐酸,0.50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
B.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
C.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
D.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H2(g)+Cl2(g)===HCl(g)
ΔH=-91.5
kJ·mol-1
B.H2(g)+Cl2(g)===HCl(g)
ΔH=+91.5
kJ·mol-1
C.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D.2HCl(g)===H2(g)+Cl2(g)
ΔH=+183
kJ·mol-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6.已知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则H2(g)+Cl2(g)===HCl(g)的ΔH为(  )
A.+184.6
kJ·mol-1   
B.-92.3
kJ·mol-1
C.-369.2
kJ·mol-1
D.+92.3
kJ·mol-1
7.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由此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KOH(aq)+H2SO4(浓)===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B.Ba(OH)2(aq)+H2SO4(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C.HCN(aq)+KOH(aq)===KCN(aq)+H2O(l)
ΔH=-57.3
kJ·mol-1
D.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
9.用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中是否缺少一种玻璃仪器,如果缺少,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如果不缺少,此空不填),图中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有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此空不填)。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如果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ΔH2=-571.6
kJ·mol-1
D.该反应的ΔH2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11.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2(g)+3H2(g)===2NH3(g) ΔH=-(b-a)kJ·mol-1
B.N2(g)+3H2(g)===2NH3(g) ΔH=-(a-b)kJ·mol-1
C.2NH3(l)===N2(g)+3H2(g) ΔH=2(a+b-c)kJ·mol-1
D.2NH3(l)===N2(g)+3H2(g) ΔH=2(b+c-a)kJ·mol-1
12.A(g)+B(g)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g)+B(g)C(g)+D(g)
ΔH<0
B.A(g)+B(g)C(g)+D(g)
ΔH>0
C.A+BC+D ΔH<0
D.C+DA+B ΔH<0
13.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气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B.2SO2(g)+O2(g)2SO3(g) ΔH=-98.3
kJ·mol-1
C.SO2(g)+O2(g)SO3(g) ΔH=+98.3
kJ·mol-1
D.SO2(g)+O2(g)SO3(g) ΔH=-49.2
kJ·mol-1
14.已知: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H2SO4(浓,aq)+NaOH(aq)===Na2SO4(aq)+H2O(l) ΔH2=m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B.ΔH1<ΔH2
C.ΔH2=-57.3
kJ·mol-1
D.|ΔH1|>|ΔH2|
15.运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即保温、隔热的条件下,向盛有20
mL
2.08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五次加入1~5
mL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每次加入1
mL)后,测得溶液的温度分别是1.4
℃、2.5
℃、4.2
℃、5.2
℃、5.18
℃,则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  )
A.20.8
mol·L-1
B.6.9
mol·L-1
C.5.2
mol·L-1
D.4.16
mol·L-1
1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B.一定条件下,0.2
mol
SO2(g)与0.1
mol
O2(g)混合充分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18
kJ,则有2SO2(g)+O2(g)2SO3(g) ΔH=-180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ΔH=a
kJ·mol-1、2C(s)+O2(g)===2CO(g)ΔH=b
kJ·mol-1,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17.已知:H2(g)+O2(g)===H2O(g),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ΔH______(填“>”“=”或“<”)0。
(3)已知:2H2(g)+O2(g)===2H2O(g)
ΔH1=-Q1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Q2
kJ·mol-1
则ΔH1________(填“>”“<”或“=”,下同)ΔH2,Q1________Q2。
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练习题
答案
1.B 
2.C 3.D 
4.B 
5.C 
6.B 
7.D 
8.C 
9.(1)环形玻璃搅拌棒 大烧杯口与小烧杯口不相平,且未填满碎纸条
(2)隔热,减少实验中热量的损失
(3)偏大 (4)偏大
(5)不相等 相等 中和热是一个定值,与实验中药品的用量多少无关
10.B 
11.D 
12.A 
13.A 
14.A 
15.C 
16.A 
17.(1)断裂1
mol
H2中的化学键和
mol
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2
mol
H—O键放出的总能量 1
mol
H2和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g)放出的能量 (2)放热 < (3)>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
焓变
反应热
一、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
2.焓变
(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__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4.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1
mol
A—B化学键
反应中能量变化
H—H
吸收__________
kJ
共吸收__________
kJ
Cl—Cl
吸收__________kJ
H—Cl
放出__________
kJ
共放出__________
kJ
结论
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
5.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用E(反应物)、E(生成物)分别代表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Q(吸)、Q(放)分别代表反应物断键吸收的热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__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宏观角度
比较
E(反应物)
_____E(生成物)
E(反应物)
______E(生成物)
图示
微观角度
Q(吸)
________Q(放)
Q(吸)
_______Q(放)
表示方法
ΔH________0
ΔH________0
放热反应
①大多数化合反应
②所有燃烧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④C和CO2或H2O(g)的反应
6.两个角度理解焓变(ΔH)
(1)能量角度
放热反应:H(反应物)大于H(生成物),ΔH=H(生成物)-H(反应物)<0;
吸热反应:H(反应物)小于H(生成物),ΔH=H(生成物)-H(反应物)>0。
(2)化学键角度
放热反应:断键吸收能量(Q吸)小于成键放出能量(Q放),ΔH=Q吸-Q放<0;
吸热反应:断键吸收能量(Q吸)大于成键放出能量(Q放),ΔH=Q吸-Q放>0。
7.利用反应热判断物质的稳定性
若ΔH_______0,E(反应物的总能量)
________E(生成物的总能量),说明生成物较稳定;反之,则反应物较稳定。
如P(白磷,s)===P(红磷,s) ΔH=-18.39
kJ·mol-1,Δ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再如H2O(g)===H2O(l)ΔH<0,则H2O(l)比H2O(g)稳定,即能量越低越稳定。
二、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
H)
1.键能
(1)定义:拆开或形成1
mol化学键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单位:kJ/mol。
(2)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
(3)H2(g)+Cl2(g)===2HCl(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计算式)。
2.ΔH与键能的关系: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3.利用键能计算ΔH须明确反应中各物质的结构式
如H2O写成H—O—H,NH3写成,CH4写成,1
mol
H2O含2
mol
H—O键,1
mol
NH3含3
mol
H—N键,1
mol
CH4含4
mol
H—C键,然后根据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其键能之和。
参考答案:
1.1.1
焓变
反应热
一、反应热与焓变
1.吸收
放出
2.ΔH
kJ/mol
kJ·mol-1
ΔH=H生成物-H反应物。
4.
436
243
679
431
862
-183
kJ/mol
5.放出
吸收
>
<
<
>
<
>
7.<
>
二、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H)
1.(436+243-431×2)_kJ/mol
1.1.1
焓变
反应热
随堂练习
一、反应热与焓变
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2.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
B.ΔH>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4.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5.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图反应制得:
SiO2+C+N2Si3N4+CO
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热ΔH_____0(填“>”、“<”或“=”)。
二、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H)
1.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
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则(  )
A.ΔH2>ΔH1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2.已知1
mol
白磷转化成1
mol红磷,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P4(白磷,s)+5O2===2P2O5(s) ΔH1,4P(红磷,s)+5O2===2P2O5(s) 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
3.根据键能数据计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A.-1
940
kJ·mol-1
B.+1
940
kJ·mol-1
C.-485
kJ·mol-1
D.+485
kJ·mol-1
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
C.-450
kJ·mol-1
D.+430
kJ·mol-1
5.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H—N键的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ΔH=-92.4
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1
B.945.6
kJ·mol-1
C.649
kJ·mol-1
D.869
kJ·mol-1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1.1
焓变
反应热
随堂练习
答案
一、反应热与焓变
1.B
2.D
3.C
4.D
5.(1)C Si3N4 (2)放热 <
二、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Δ
H)
1.B
2.B
3.A
4.B
5.B
6.C
1.1.1
焓变
反应热
练习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生石灰
2.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氯化铵受热分解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3.H2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表示如下(“-”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是吸热过程
B.过程Ⅲ一定是放热过程
C.该反应过程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4.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5.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H—Cl─→H+Cl
B.H+H─→H—H
C.Zn+H2SO4===ZnSO4+H2↑
D.HCl+NaOH===NaCl+H2O
6.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B.A─→B+C ΔH<0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的总和
D.A─→B+C ΔH>0,B+C─→A ΔH<0
7.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8.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9.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3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
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
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氧化钙与水
左低右高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分搅拌)


铝片与烧碱溶液
左低右高

铜与浓硝酸
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方案一中,温度先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升至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热是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来决定
1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A.2CO+O2===2CO2
B.C+O2===CO2
C.2C+O2===2CO
D.CaCO3===CO2+CaO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2和CaO的总能量大于CaCO3的总能量
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
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1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
C.反应物比反应产物稳定
D.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14.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
B.ΔH>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15.已知:
①4NH3(g)+3O2(g)===2N2(g)+6H2O(g)ΔH=-1
2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1
mol
O—O键比断开1
mol
N—N键所需能量少448
kJ
B.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N键所需能量相差约72.6
kJ
C.由以上键能的信息可知H2O的沸点比NH3高
D.由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知H—O键的稳定性比H—N键弱
16.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17.已知H2(g)+O2(g)===H2O(g) ΔH=-242
kJ·mol-1,断开1
mol
O===O键和1
mol
H—O键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96
kJ和463
kJ,则断开1
mol
H—H键所吸收的能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8.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反应前)       
   
(反应后)
(1)下列关于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
(2)若E119.(1)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
kJ。
(2)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中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中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上述反应的ΔH=________
kJ·mol-1。
1.1.1
焓变
反应热
练习题
答案
1.D 
2.D 3.D 
4.D 
5.A 
6.D 
7.C 
8.C 
9.(1)铝和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里溶液的温度升高 当化学反应完成后,随着热量的散失,烧杯里溶液的温度降低 (2)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使蜡烛熔化 (3)放热 (4)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小于
10.D 
11.D 
12.D 
13.D 
14.D 
15.B 
16.C 
17.C 
18.(1)AD (2)吸热 ΔH=(E2-E1)kJ·mol-1
19.(1)299 (2)-9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