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一《相信未来》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9 16: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食指


ɡǎn
ɡān

lòu
ɡěi



xiān
xiǎn
评定
评价
探索
摸索
查封:检查以后,贴上封条,禁止动用。使用正确。
依偎:亲切地靠着;紧挨着。使用正确。
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使用正确。
[作者卡片]
姓 名
郭路生
生年
生于1948年
字号称谓
笔名食指
籍 贯
山东鱼台人
相关材料
中国现代诗人。小学时开始热爱诗歌,因在“文化大革命”中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评价: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他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深深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那个名叫帕切科的墨西哥诗人说,
致力于诗的人,都不会有幸福的结局,
没有面包,没有尊严,没有鲜花,没有爱情,
贫困、疯狂、落魄、自杀……
或者更悲惨的是被官方收编。
?
致力于诗的人,迷恋的不只是语言,不只是童话,
不只是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
那是一些关乎灵魂的东西……
那些云彩之上的,或者那些心灵隐秘深处的,
真理、理想、精神、梦、善,爱,美、灵,自由……
反正不在车子房子存款折钻石卡之中,
反正不在职称升迁人际经营之中,
不在大多数人都遵循的那些逻辑和规则之中,
不在那些匍匐在地面的生物本能,
一颗大麦粒就构成整个世界和全部生命的意义,
盲目而庸碌的蚁群之中……
所以诗人可能会饿死,
可能会穷死,
会被视为异类而迫害死。
可能会被嘲笑死,
可能会被视为疯子,
可能会终归于任何一种不堪形式的非命。
?他们是一群天上来的使者,
根本不适合在人间生活,
他们是属于未来的,
根本不适合在现在生活,
他们是存在的无限可能性,
根本不适合在正规的康庄大道中言行……
?
死于悲剧,死于现实,死于孤独,
死于那些他们抗拒和逃离的规则和人心……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间,中国多位诗人相继辞世。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顾城、海子、骆一禾、戈麦和蝌蚪五位。他们中除骆一禾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以外,其他几位均是自杀。
具体情况是:蝌蚪割脉(1987年3月)、海子卧轨(1989年3月)、骆一禾脑溢血(1989年5月)、戈麦投水(1991年9月)、顾城悬梁(1993年10月)。
对于诗来说,死亡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朗诵好一首诗?
要读出感情,把握好诗歌的重音、语速、节奏和语气。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应该怎样读?
以第三节为例,节奏怎么划分?
读出精神
朗读质疑
读法一: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读法二: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思考:两种读法哪一种对?
分析鉴赏
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
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
将笔杆比作曙光,
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这一节——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品读全诗,思考:
1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感情基调:
忧郁,深沉,豪迈,坦诚,坚定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她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所恼怒。她一定要找到“这是一首灰暗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的“反动”诗人。
  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
 
听读,讨论
江青对这首诗的解读与评价有没有道理?请陈述理由。
“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这是4点零8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这首描写知青上山下乡告别北京的惊心动魂的诗,以后在广大知青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以后郭路生在山西汾阳插队时经常给知青们朗诵他写的诗,每次听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知青们往往泪流满面,因为它抒发一代人辉煌梦想破灭和苍凉青春的呼喊。
意象
意象,就是诗人写进诗中的、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统一体。
诗歌意象
体会思想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忍受重压、坚强不屈的品格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孤傲不屈、不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的精神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凄凉、失落、思家的心绪
仔细阅读1、2、4、5、6五节
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节
蜘蛛网查封炉台
陈旧贫穷
余烟叹息悲哀
生活贫困
铺平失望的灰烬
抛弃失望
用美丽的雪花写
纯洁美好
生活上
贫困
但保持乐观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第二节
紫葡萄化为露水
青春逝去
鲜花在别人情怀
情感失落
用凝露的枯藤写
直面绝望
凄凉的大地上写
自信执著
心理上
失落
但一往情深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疯狂岁月——大字报
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
疯狂岁月——红卫兵
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这些昨日课堂的学生,家长膝下孩子,转眼间就变成了暴徒,是极权政治幕后操控者使用的杀人机器,无数知识精英,社会名流死于它们的屠刀之下,举凡中华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夕扫地荡尽。给中华千年文明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传统文化几乎毁于一旦。
砸教堂、捣庙宇、挖坟墓、焚烧文化典籍、毁坏文物古迹。打人抄家风也迅速在全国盛行开来。抄家的对象起初只是所谓“牛鬼蛇神”以后逐步遍及工商业者、上层民主人士、名作家、名演员、中学教师,而且生活用品及私人财宝也被抄走,许多图书、唱片被销毁。
【老红卫兵痛哭:我亲手把母亲送上断头台】
文革期间,一位母亲因质疑毛泽东搞个人崇拜,说要为刘少奇翻案。其夫随即表示要划清界限,令其子写下检举信送给军代表。随后并带人回家把其捆走。这位母亲后被以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罪判处死刑。其子参加公审大会并到刑场目睹枪决过程

“这些事情在我家里面,是天塌下来的事情,怎么能不疼呢,无时无刻……就像刀一样,在割着我们的心上……”
疯狂岁月——个人崇拜
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于一代伟人变成了全国人民顶礼摩拜的神。
所有的文章,包括科学论文,都要包含依据来自《毛主席语录》的引言,而所有来自毛泽东的话在书中都是用黑体突出表示。
身上挂满毛主席像章的解放军战士
疯狂岁月——批斗会
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
最常用的斗争方式,是捆绑、吊打、罚跪

捆绑:……若绳子绕得高,再勒得紧,使其双臂几乎并拢在后背,被捆者就会痛得惨叫倒下。他一倒下,捆人者便狠踢他几脚,说他装佯,喝令他起来,或是抓着绳子将其提起。他一提绳子,被捆者又是一声惨叫。被这样捆过的人,松绑后胳膊要痛上好多天,连端饭碗都困难。
罚跪:若是仅跪在地上还好,遇上心肠歹毒的造反派,还要在地上撒些碎碗碴,令其跪在上面,使其膝如刀刺。有时,跪者的背后站着两个汉子,用手揪着他的头发,令其把头抬起,或是一只脚站在他的小腿上,用力踩踏,使其如受古代一种名为“夹棍”的酷刑。
吊打:有一种吊法称之为“坐飞机”,用两根绳把被批斗者双手分别捆起,再用一根绳将其双脚捆上,捆手的绳甩过屋架下的横木,捆脚的绳从一根屋梁上穿过来,行刑者喝着号子,抓捆手绳的人向两个方向斜拉,抓捆脚绳的人向下直拉,被批斗的人便两臂展开,双脚后翘,吊在半空,像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
仅是罚跪、吊起,还算轻的,批斗时无不遭到殴打、侮辱,或是拳打脚踢,或是棍击棒捣,或是用鞋底扇耳光,或是用绳子抽打,或是往其脸上吐唾沫浓痰……总之,怎么残酷狠毒都不过分,打死人也不用偿命。有的人别出心裁,将盛着屎尿的小桶,挂在被批斗者的脖子上,令其闻臭,光闻臭还不行,又往桶里扔石头,溅得他满脸屎尿。
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在“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66年5月17日,邓拓服毒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
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
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自杀;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
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
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
68年8月12日,周瘦鹃跳井;
71年1月13日,闻捷打开煤气自杀……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
——
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四至六节
人们的眼睛
(睫毛、瞳孔)
拨开历史迷雾,看透历史,明辨是非的眼睛
腐烂的皮肉
创伤是表层的,
困难是暂时的
我们的脊骨
能拯救中国命运
的中国的脊梁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品味点评。点评时先有感情地朗诵。
鉴赏意境
明了手法
分析诗歌的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郭路生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的家庭里,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国家还是不改初衷的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他的另一首诗《热爱生命》中写道:“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你认为食指的相信未来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未来?
示例:是一种执着,不屈不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的自信。
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相信。
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相信。
是一种恒久、无坚不摧的相信。
是一种乐观、充满爱的相信。
是一种理性的相信。
是一种伤痕累累的相信。
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
《写给诗人食指》
如果没有食指
我们诗的生活会象食指一样清贫,
清贫在那个年代一直延续
延续这诗人的风骨
《毛选》、标语口号、样板戏的日子
突然有一簇野火燃起
渴望心灵被照亮
你先燃烧了自己
后来  后来
岂止用朦胧诗可以代替燃烧的意义
那时,我在想
泱泱大国
崇尚诗歌
丰厚的底蕴标榜的文明史
在文化疯狂又迷茫的时代
悲哀的方块字啊
堆砌的难道就是千篇一律?
难道-----
我们创造过指南针的双手
我们打造过万里长城的双手
我们发明过造纸术的双手
都麻木了吗?
难道只能
食指来扣动思想的扳机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当大地铺满了悲泣的落叶
当杜鹃花化作远空的雾霭
祝福我吧我最思念的亲人
那就是我向你告别的身影
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我用翅膀掀起那天边的排浪
我用身躯拖起那血红的太阳
就在这刺骨而凛冽的大风中
你会听到我赞美未来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