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6单元《流行音乐掠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6单元《流行音乐掠影》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9 12: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流行音乐掠影》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课内容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音乐上册书中第六单元《中国流行风》来设计的,这一章节中以流行歌曲的学唱与欣赏为主,学生兴趣浓厚,流行音乐当中的知识也很多,特别是流行乐的分类,让学生在听唱流行歌曲的同时,能对这种音乐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真正走进流行音乐中去,去感受流行音乐魅力。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中,“感受与鉴赏”之音乐表现要素: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体会作品的层次感,并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流行音乐掠影》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等形式,能初步了解爵士乐、校园民谣、摇滚乐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过程,让学生能独立听辩出这三类音乐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唱歌方法,但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喜欢流行音乐,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表达能力不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养成正确科学的唱歌习惯;需要同学间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共同配合完成探究任务;需要积极感受音乐,大胆表现音乐,勇敢尝试音乐创作;需要掌握在变声期保护嗓音的知识、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等形式,能初步了解爵士乐、校园民谣、摇滚乐的风格特点及发展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独立听辩出这三类音乐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别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不同音乐形式的对比聆听,让学生从视觉特别是听觉上感知流行乐,更快更好的掌握三种不同流行乐形式。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校园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的起源与音乐特点;
难点:听辨出不同流行音乐类型。
教学准备
音乐教室、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课本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歌曲热身
学生演唱《Kua-He-Ri》
【设计意图】用歌曲《Kua-He-Ri》热身,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起到了基本的发声练习作用,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
音乐听辨
聆听三首歌曲的音乐片段,思考它们的音乐风格和唱法
音乐1 艺术歌曲 美声唱法
《今夜无人入睡》,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唱段
美声唱法:喉头下放,丹田吸气,运用胸口头三腔共鸣发声,音色饱满。
音乐2 中国民歌 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声音靠前,追求字正腔圆。
音乐3 流行音乐 通俗唱法
流行唱法:最自然的声音表达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歌曲唱法的听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观的感受三种唱法的特点,并能直接导入到本课的主题《流行音乐掠影》的学习中。
三、校园民谣
1、集体演唱歌曲《童年》
通过歌词,让学生感受他是流行音乐中的哪一类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歌词中黑板、粉笔、课堂、老师等等细节演唱并感受歌曲情绪,体会第一板块的主题——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台湾可以说是校园民谣真生的诞生地和发源地了,并且将校园民谣推向了辉煌。从74-80年的顶峰时期,台湾一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著名的罗大佑《童年》。
发展:大陆校园民谣的兴起,著名的歌曲有《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
【设计意图】起源与发展的讲解并演唱让学生对校园民谣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并通过起源阶段的台湾民谣到发展阶段的大陆民谣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能有更深的感悟。
总结校园民谣特点
演唱《同桌的你》并聆听《外婆的澎湖湾》总结民谣特点。
【设计意图】高效课堂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分析并总结校园民谣特点,并分组展示。
爵士乐
1、聆听另外一个版本的《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体会区别。
【设计意图】《外婆的澎湖湾》爵士乐版本可以迅速激发起学生热情,让他们体会与感受校园民谣的区别,顺势转换到爵士乐的板块中。
爵士乐的起源、发展与音乐特点
教师讲解爵士乐起源,并通过一首爵士乐让学生分析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爵士乐属于西方的流行音乐形式,首先让学生对这种有趣又陌生的音乐有初步了解,再通过聆听与感受音乐,组内合作分析,总结出爵士乐的音乐特点。
五、摇滚乐
1、音乐应该是轻松、自由、快乐的,当你听到下面这段音乐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你可以拍手,拍腿、随音乐晃动身体,或者是拍桌子都可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都可以。播放歌曲《We will rock you》。
【设计意图】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听音乐舞动身体、拍手、拍腿或者跳跃等等。因为摇滚乐是最无拘无束表达情感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更多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感受和体会音乐。
2、摇滚乐的特点
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总结并回答。
【设计意图】同样的合作交流,组内讨论,让学生不仅在聆听感悟,更能分析并总结。
拓展与体验
分别出示三种音乐形式的片段,让学生分别聆听,以小组竞赛形式回来问题。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比赛形式拓展并提升,深入浅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节课所学音乐知识。
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了解了校园民谣、爵士乐、摇滚乐的发展过程和风格特点,但他们只是流行音乐中的一小部分,每一种流行音乐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文化底蕴和人民的思想,希望大家在今后聆听、学唱流行音乐是能够更有选择性,选一些更适合我们的音乐去欣赏,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走进流行音乐中去,去感受流行音乐魅力。
板书设计
流行音乐掠影

校园民谣——音乐结构短小、旋律清新朴实、校园气息浓
爵士乐——节奏复杂、布鲁斯音阶、即兴性
摇滚乐——大音量、强节奏、大动态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贯彻教育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了学生自学自会的效果。
1、本节课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展开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生不应该只是片面的知道和会唱几首流行歌,而应该深入内部去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变化和一些简单的流行音乐门类,这是我做这节课的目的。
2、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演唱、聆听、感受、肢体律动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自己的表现,达到情感、态度的升华,达成了教学目标。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整个课堂洋溢在欢乐的氛围中,和着音乐的欢快节奏,整个课堂成为了欢乐的海洋,达到了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和美育的目的。
4、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提升展示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音乐中来,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目的。
5、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有一定困难,在板书的设计上也稍显简单,各环节学生分组总结特点时启发不够,以后再教学中药注意这些方面的改进。
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只有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