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九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16 14: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九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D21世纪教育网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纷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丧情达意。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生动的考查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21世纪教育网
“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自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表达中要符合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扶而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21世纪教育网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21世纪教育网
考情分析
1.题型多样。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以主观题型为主,但也有不少的客观题型。2008年湖北卷、重庆卷、安徽卷、辽宁卷.天津卷等在本考点均没置了主观题型。客观题在Ⅰ卷中或单独命题,如2008年全国卷Ⅱ、辽宁卷,2009年江西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辽宁卷等。
2.语言材料贴近现实。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选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如2008年重庆卷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材料,2009年湖北卷涉及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体现了本考点从现实中选材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3.考查综合程度高。本考点综合考查的范围不仅限于本考点知识综合,而且与其他考点,如图表转述、语段压缩、公益广告、仿用句式、潜台词等结合。如2009年四川卷就是与图片结合来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等,而2008年安徽卷则以潜台词的形式与选用句式结合起来考查准确、得体等。2009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也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这种考查形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考生备考应特别注意。21世纪教育网
4.考查重点明确。本考点中,连贯、得体是考查的核心和爱点。“简明”与“准确、鲜明、生动”很少单独设题,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2008年辽宁卷开场自中要求“言简意赅”,实际也是在考查“简明”与“准确”“生动”可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扩展和修改病句中漆现。“鲜明”一般出现在一些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目中,如拟广告词,写邀请信、致辞、演讲等;有时也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等试题中。
知识要点
语言表达准确21世纪教育网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i
“准确”的基本要求:
(1)符合情境。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21世纪教育网
“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失”字则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如: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
其中的“砌”用得不准确,可把“砌”换成“缀”,它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的新气象。
(3)符合对象。如: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宰杀、解剖”用得不准确,因为宰杀、解剖的只能是牛,而不是牛的肉。
(4)符合程度。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收集”用得不准确。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5)符合心理。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21世纪教育网
“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
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感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鲜明的基本要求:21世纪教育网
(1)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支持)”“完全错误(正确)”“决不能这样(一定要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2)表达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词义的褒贬来实现。
(3)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有感情的外在形象。21世纪教育网
语言表达生动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的基本要求:
除了选择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词语外,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21世纪教育网
(1)恰当选用句式。既可以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语言生动而形象。注意整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生动的印象。
(2)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当,不但使得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而且生动传神,富有神韵。
语言表达简明
所谓“简明”的“简”可理解为“简要”,言少意丰,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语言不哕嗦重复;“明”可理解为“明白”,即意思要表述得清晰,没有费解的词句。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总之:“简要”反映了语言量的要求;“明白”反映了语言表达效果方面的要求。简明、清晰、连贯都是为了语言表达效果“最佳”。
简明的基本要求:21世纪教育网
(1)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如下面滨海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就有不简明的地方。21世纪教育网
【例】 滨海市至杭州5月1-3日的车票已经告罄;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随时察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
①“告罄”是文言词语,不通俗,可能很多人不懂,用在这个告示中不适宜。②“察看”指“为了解实情而仔细看”,这里用一般的“查看”便可。
(2)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不生误解,不生歧义。这就要求善于把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让别人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例】 因为摔伤腿,我要和妈妈一块上医院治疗。是谁摔伤了腿,句中没有交代,这样“简”倒是“简”了但未能做到“明”。 21世纪教育网
(3)语言表达勿哕嗦重复。如:
【例】卖点心和杂食的小贩,歇着担子,提高嗓子,或者敲起小铜鼓,招揽主顾去买他的东西。21世纪教育网
既然有“招揽主顾”,就不必说“去买他的东西”了。
语言表达连贯
“连贯”是表达中要符合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从而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高考常常从补充语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考查语意连贯,题型大体有三种:①排列题,即给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②嵌入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嵌入一句话或一段话并使之上下衔接,语意贯通。③承接题,只给定上句(上文),要求选择与之衔接相连贯的下句(下文)。
连贯的基本要求:21世纪教育网
(1)话题叙述的一致性
统一的活题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一般来说,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如果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因素道到破坏,语句就不连贯的下句。
【例】请为下面的横线处选择合适句式填空,使上下文连贯。
从亭上往下看,三面削岩如壁,如从别处望此亭, 。此亭北去姐妹峰约有一里之距,南离天梯峰似有二里之遥,西望则更为辽远了。四面飘来一丝风,这里都可以听得真真切切,都逃不说小亭的检阅和吐纳,绝不像都市里的水泥森林, ,风一吹来,便发出呼啸之声,不是砸破玻璃窗就是把门甩得砰砰响。此亭听风,能使人神情更为清爽,心志更为宁静,意气更为旷远。21世纪教育网
A.小亭正好建在一座山峰之巅
B.山峰之巅正好建有一座小亭
C.天空被挤压成一条条小小的狭缝
D.把天空挤压成一条条小小的狭缝
这段文字前半部分写“小亭”,所以先选A项,后半部分围绕“水泥森林”来写,故后选D项。
(2)句子结构的一致性21世纪教育网
一组在统一话题下的句子,对多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叙述.它们各自的内部语法结构往往有组合上的一致性。如同是主谓短语,同是动宾结构。21世纪教育网
【例】 调整下列句子的结构,使上下文连贯。
①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②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③你的耐得住寂寞决定你的韧性。④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解答本题,首先要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有两种调整方法:一种是将③④调整为与①②相同的句式,另一种盛将①②调整为与③④相同的句式。可以改为:
④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严密。
③你的韧性决定你的耐得住寂寞。
(3)感情基调的一致性
写景抒情的语段,要考虑情景的相融性,前后几句话选取的景物、描绘的性状、表达的情感都要协调。21世纪教育网
【例】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由梁,只见长城 ,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
A项,与长城的气势不符;C项,“游动”力度不够,“溜”“爬”神韵不对;D项,“起落”“降”“升”呆板,无灵气。所以应选B。21世纪教育网
(4)思维逻辑的合理性
思维的逻辑性,在语句连贯中的体现一般是时间先后、空间方位、表象本质、深浅大小等。语句的组织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合情合理。
【例】 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21世纪教育网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答:
答此题时,要注意“相互问用语的逻辑照应”:第②句应为中心句,按句内语序要先从门的作用谈起,所以第⑤句排在第二位,第③句又紧承“出进”话题而谈,①④两句又紧承第③句话题,从“不仅仅……进来出去”谈到“我们可以不必出去”。本题参考答案:②⑤③①④。21世纪教育网
(5)语句前后的照应性
这里讲的照应,是指中间间隔的语句,前后相互照应,如果前面或后面出现了某一词语,再寻找相对应的词义,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先后顺序。
【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贯。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入,在做人方面是
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鳃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21世纪教育网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⑥
语段第一句是观点:读书在于受用,不在于读多读少。作者明显倾向于“少而受用”的读书观,因此下面衔接的句子应从这一点出发。根据语境前后照应,选用语句。第一个空格从后面的语句中“深思熟虑”一词来看,应填入作者想肯定的是读书少也能受用,所以应填人②;第二个空格后“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意思就是读书过目虽多而无所得,填入内容应与之相对,所以要填人③;第三个空格也为了与后半句相对,要填人⑤而不填⑥,因为⑥所谈论的重点是“读书人”丽不是“读书”。所以答案选A。21世纪教育网
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也是考查的热点。
得体的基本要求:
(1)用语要看对象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例如:祝贺生日,则要考虑到不同对象年龄的差异,对儿童,则可祝他长命百岁;对年轻人,则可祝他永远年轻、漂亮;对老年人,则可祝他永远健康。21世纪教育网
说话写文章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称、敬称的最好概括,即称呼自己的亲属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用“家”,如“家父”“家母”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弟”“舍侄”等,称呼对方的亲属一般用“令”,如“令尊”“令爱”等。
(2)用语要注意场合21世纪教育网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通常来说,庄重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规范的书面语;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要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或行话;日常场合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一般用口语;娱乐场合,要求用语有趣、生动,有时还需要点幽默。
再如:有关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的标语最好放在人们的生活区。而在火葬场人口处贴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的标语,让人看了就觉得不舒服,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和反感。
(3)用语要注意语体21世纪教育网
一般来说,新闻稿要求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明白、口语化,合同要求措辞严密、表述清晰,贺词要求热情、庄重,讣告要求严肃、郑重而沉郁。此外,还要注意一篇文章应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
(4)用语要考虑目的
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一个文具盒,如果你是推销商,向人介绍这种产品时,你应该强调这种文具盒造型精美、功能多、价格低;如果你失去这只文具盒想拟一则寻物启事,则要强调这只文具盒的颜色、形状、材料以及盒内的文具等。21世纪教育网
【例】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达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改正。
(1)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21世纪教育网
(2)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
(3)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因此①“家父”改为“令尊”。②“久仰”改为“久违”。③“鼻祖”改为“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经典题例
【例l】 (2009·高考全国卷2)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

事,把家托付给他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

离开,他突然跳下椅子,合图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
③ ④
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签
⑤ ⑥
要是不回来,我管这个家!”

[解析] 画线处涉及苏泽广和他的儿子合图两个人物,三个“他”指代混乱。
[答案]①删除或者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者“父亲”。
【例2】 (2009·高考浙江卷)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
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21世纪教育网
妈妈:□□□□□□□□□□□□□□□□□□□□□□□□□□□□□□□□□□□□□□□□□□□□□□□□□□□□□□□□□□□□□□□□□
[解析] 要补写出妈妈说的话,关键是如何理解儿子说的品德加分。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鲜明、得体和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孩子,品德加分是老师对你们做好事的一种鼓励方式,重要的不是加分次数的多少,而是拾金不昧的精神。21世纪教育网
【例3】 (2009·高考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 , , ,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21世纪教育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解析】 首先明确本文段遵循了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的步骤,所给六个句子是论证论点的过程。因此,在排序的过程中要从论证的方法和论证思路入手进行。
[答案] D
【例4】 (2009·高考广东卷)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
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
[解析] 致谢词,先有称谓,冒号前的内容应是华南大学方面,正文部分内容要有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事由即华南大学捐赠图书和电脑,语言要得体。
[答案]
尊敬的华南大学的各位代表: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粤中学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华南大学为我校无私捐赠了一批图书和电脑。
(最后,)再次向华南大学表达溅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专家秘笈
一、语言表达准确的方法
准确,即不说错话。做到这点须注意以下几点:21世纪教育网
(1)理解掌握常用间汇的含义,这是不说错话的基础。问语是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用词准确才能为表达准确奠定基础。
(2)熟悉掌握汉语言的表述习惯。汉语言较为复杂,有句式的问题,有修辞的问题,还有方言的问题等。因此要熟悉不同句式的特点和使用,熟悉不同修辞的使厢对象、场合,了解部分方言土语。
二、语言表达鲜明的方法
鲜明,即说话要明确。需注意以下几点:
(I)说话要有明确的中心、主题。
(2)观点、态度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三、语言表达生动的方法
生动,即说话要好听,要有文采。需注意以下几点:21世纪教育网
(1)善用多种修辞。修辞是润色词句的最佳手段,恰当地运用修辞会使原本枯燥的语言不再枯燥,原本乏味的语言不再乏味,从而变得生动鲜活。
(2)善用不同句式。常用一种句式往往使文章显得单调,可以长短句、整散句交互使用,以便句式多彩多姿。
(3)善用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轶事、典故等,
四、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
(1)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的词句,不要有多余的信息。
(2)语句表意明确,没有令人费解的词句。
(3)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商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五、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1)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前后一致,首尾相贯。
(2)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清晰的条理。
(3)统揽全局,善抓中心句,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4)注意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呼应,注意关联词语和表总括性的词浯,注意对一些重要代词和名词的分析,注意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
(5)描述性文字,要特别注意语境(意境)的和谐一致。
(6)要注意上下文句式的协调。使用整句或散句、主动句或被动句、肯定句或否定句、长句或短句等等,一定要考虑整体上的协凋,注意与上下文衔接。
(7)充分考虑不同文体语言的不同特点。
六、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做到语言得体应注意的事项有:
(1)要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说话表意,不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都采用一种形式:可口头的,可书面的;可和风细雨的,亦可风暴雷霆式的;可用语委婉亲切,也可尖刻犀利。
(2)要考虑接受语言信息者的身份、特点,不同身份的人往往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式,会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表现出不同的个人修养,若一个人说出与自己身份不相吻合的话来,就是“语言不得体”。
(3)要符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语言表达要有分寸感。在不同的环境中,用语要考虑周围的人、事等多种因素,不能由于批评甲而得罪了乙;不能因语言的不得体,而影响了周围人的关系或给处理解决问题制造麻烦、困难。21世纪教育网
(4)要符合表达目的的因素。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说话的目的性一般都是比较明确、比较强的。语言的目的性强,实施的行为目的达到的可能性就大些;说来说去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触及本质问题,目的就无法实现。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