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识记文掌常识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一 识记文掌常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16 14: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专题十一 识记文掌常识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
(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2)汉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级:A
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这种试题一般以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编排在一起,让考生判断。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的作家作品选得比较少,因此,一定要牢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非常重要的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21世纪教育网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每一种又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高考对文学体裁常识的考查,一般是根据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篇常识短文的内容来考查的,在复习中不能脱离教材的这几篇文章。
考情分析
1.考查范围明确,考查重点突出。纵观近几年考题均在考纲规定范围内,比如2008年涉及史铁生、巴尔扎克、王实甫等,2009年涉及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文学体裁”也是常规内容的考查,以2008年为例,涉及元杂剧、明清传奇、中外小说等内容。因此,在复习中爱抓住重点,有的放矢。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名句名篇考查成为主流形式。2009年高考涉及文学常识考查的省份大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只有上海落把文学常识与涛词鉴赏结合在一起考查。需要注意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大都标注语句或语段的出处,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要求实际上隐含于试题中。还有,文学常识的积累和名旬名篇的默写虽在同一题中考查,但各有指向,丰富了积累的内涵:如2009年重庆卷6道小题,4道名句默写,2道文学常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与外延。
3.突出语言应用的特性,淡化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近年来,文学常识的考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过去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逐渐被摒弃。一些省市尝试采用语言鉴赏的表述形式,把文学常识和语言积累两部分内容融合起来统一考查。如2008年高考湖卷就有这样的考查题目。21世纪教育网
4.考查内容丰富,考查形式稳中有变。从2009年考查情况看,既考查作家作品,又考查作品中的人物,还考查作品内容及地位、影响;作家既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中国作家既有古代的,又有现当代的。考查形式以主观填空为主,但北京以客观选择形式命题,令人耳目一新。21世纪教育网
知识要点
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内容繁多,涉及顽广,这里不用列表说明。要提高复习的时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21世纪教育网
1.分门别类,构建知识网络
比如复习作家作品常识,可将古代文学进行历史分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将每一时期的重要海家作品包括文学流派(现象)进行归类整理。也可以从文学体裁入手,从不同年代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加以分类识记。
2.立足课本,适度扩展21世纪教育网
高考考查的是重要作家作品,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古代文学概述》等不能不予以留心.课后的重要注释也不可忽视。当然,命题也会涉及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它们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和延伸,所以,要以“重要”为标准,注意平时阅读和生活中的积累。
3.点面结合,增强感知
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处为中心,将捌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予以识记。点面结合的综合识记方法有利于避免“大是小非”题的失误。同时,在有限的时闻里适当读读原著,了解作品的人物关系、主要内容等等,有助于加深识记,防止因识记模糊两张冠李戴。21世纪教育网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里从古代和现代两个历史阶简要说明。文学体裁的识记应与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结合起来进行,以提高效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经典题例
【例l】 (2009·高考北京卷)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 21世纪教育网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怍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塞、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买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l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解析]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答案] D
【例2】 (2009·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乌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 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 《使至塞上》的诗句。
(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上将上文补写完整。
[解析] (1)(2)题中考查的作家作品都是课内的,难度不大,注意把字写规范、准确。②注意仿写的语句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句式一致,字数和例句相近。
[答案] (1)王维 (2)《兰亭集序》 (3)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放。
【例3】 (2009·高考江苏卷)简答题。21世纪教育网
(1)《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
(2)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解析] 回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熟悉文学作品,掌握有关内容。
[答案] (1)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2)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专家秘笈
知识文学常识的方法
1.复习应以教材中出现的知识为“点”
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是要求必须掌握的,所以应作为复习的重点。教材中的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杂乱,要注意整合.另外可以结合教材关于文学鉴赏的知识短文,进行系统地学习记忆。21世纪教育网
2.复习中应以文学史主要脉络为“线”
高中生没办法对文学史进行系统地学习,但必须把握其发展脉络,掌握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作家和体裁等,只有这样,识记才能系统化。比如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古代小说的萌生阶段,主要是先秦的“寓言”。
(2)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小说初具规模,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3)唐代,古代小说成熟,出现了“传奇”。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5)明代.出现“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奉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6)明、清,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出现章回体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3.适当拓展“点”,延伸“线”,组合“面”
对于重要的作家、体裁等,要适当地扩大认知面。比如中国重要作家,应掌握其朝代、姓名、字号、籍贯、代表作、文集名称、史学主张、后人评价等。对外国重要作家,应掌握其国别、姓名、代表作、创作风格、文学史地位等。如果汉仅满足于课文的注释和文学史的大纲,势必会漏掉重要的知识。当然,如果无限制地、无重点地扩大复习范围,也会增加复习负担,降低复习效果。这个范围,应该是课本所学知识以及史学史大纲的适当延伸,比如课文中学习巴尔扎克、莎士比近等作家及作品,还应该进一步解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他主要作用。又比如,我们在课本中没有学习歌德、肖洛霍夫等作家,但这些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还应该对这些作家及作品进行记忆。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十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