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9 20: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2.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   )
A.19世纪一二十年代
B.19世纪三四十年代
C.19世纪五六十年代
D.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
①面粉业 ②纺织业 ③采矿业 ④机器制造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于(   )
A.沿海沿江地区 B.沿湖地区
C.平原地区 D.内陆地区
5.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上述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实业救国”的推动
6.西方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以后
B.19世纪80年代以后 
C.19世纪90年代以后
D.19世纪60年代以后
7.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被废止,新式服装流行起来。这说明(   )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③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要求 ④国民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9.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有(   )
①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福州船政学堂
④北洋西学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废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B.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D.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诏令废除科举制度并得以实现
11.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制度,是因为(   )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12.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京师同文馆 B.商务印书馆
C.《民报》报社 D.《申报》报社
1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是(   )
A.生活书店 B.新华书店
C.开明书店 D.中华书局
14.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鲁迅——《女神》
B.郭沫若——《子夜》
C.曹禺——《雷雨》
D.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
15.齐白石被国家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代表作有(   )
A.《虾》
B.《奔马》
C.《愚公移山》
D.《田横五百士》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B.我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C.赵丹、周璇是20世纪前期著名的电影明星
D.白话小说《白毛女》影响很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8分,21题8分,共52分)
17.(10分)列举题。
(1)列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列举齐白石的绘画特点。(4分)
18.(1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与哪所新式学堂有关?它是今天哪所学校的前身?它创立于什么时候?(6分)
(2)该学堂的教育和传统教育有何不同?(6分)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年代尺上标出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的时间。导致1895-1898年兴办实业浪潮出现的思想因素又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解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4分)
(3)综上所述,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什么前提条件?(6分)
20.(8分)【探究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好景不长,随之迅速凋零。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4分)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萧条?(4分)
21.(8分)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B 6.A 7.B 8.B 9.C 10.D 11.C 12.B 13.B 14.C 15.A 16.D
17.(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18.(1)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2)传授的知识内容不同,传统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京师大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统教育是给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学习内容都是围绕科举考试选择的;京师大学堂是培养强国所需人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9.(1) “实业救国”的思潮。 (2)分布上: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类型上: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推动: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前提:和平的环境;先进思想的指导;政策的支持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改善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临时政府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创办实业的热情。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的发生,致使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有利空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使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更加艰难,处于崩溃的边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1.科举制的创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隋朝建立科举制,为统治阶级选拔录用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戊戌变法要废八股、废科举。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从历史进程来看,无论是科举制的建立还是废除,都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