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十二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的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A
名句名篇是指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及重要语句。这中题型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渎,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创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中学阶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篇日、段落;课本之外文质兼美、影响广泛的格言、警句;古典诗词中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生动优美的佳句;成语、俗语、谚语。近几年高考常和文学常识一起考查,尤其是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大纲要求必背的篇目上,所以一定要把这部分掌握牢固。
考情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考查情况看,本考点呈观如下特点:21世纪教育网
1.出现频率很高,设题题量不等。近两年高考几平所有试卷都涉及这一考点,且设置2~8题不等,体现这一考点的重要地位。
2.设题分值不一,答题要求多样。综观近两年离考卷赋分在4~8分间。在作答要求方面,许多省市采取作形式,比如,全国卷Ⅰ、全围卷Ⅱ、天津卷、四川卷、江西卷、浙江卷等多个省份采取了这种形式。21世纪教育网
3.考查形式多变,题型色彩纷呈。从近几年的考查况看,考查一般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最常见的形式补写空缺句,即给出上句补写出下句,或给出前句补写出中问句。、除了这种单一题型,名句名篇的综合题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2009年四川卷在题目中提供沿境。根据理解填写名句,集理解识记为一体。21世纪教育网
4.考查重点突出,范围明确:从内容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课本所学的内容为主,适当兼顾课外常见名句:从2008、2009两年的命题情况分析,考试大纲规定背诵的基本篇目是命题者考查的重点。二是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唐宋的诗歌散文,近几年高考就体现出这一特点。21世纪教育网
知识要点
明确名句名篇范围
1.熟记课内背诵篇目。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大都是课本中要求背涌的篇目,因此只有把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掌握好、背诵好,才能很好的应对高考名句名篇题。教育部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这是复习名句名篇时的重要依据。在复习《语义教学犬纲》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时,还要兼颐大纲中没有规定的名句名篇。如《荷塘月色》,只要求背诵第四、五、六段,但全文的文眼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在的第一段电要掌握。
2.兼顾课外经典篇目。除了重点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外,也要兼顾课外的经典篇目。但课外名句名篇的取材范围过于宽泛,因此考生应着眼于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句子,尤其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21世纪教育网
了解名句名篇题型
“名句名篇”的考查几乎全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大多采用“三选二”或“二选一”的形式,难度不是太大,不过这类题评滏要求高,错写、多写、漏写一字均不得分。
1.填充补足型
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旬、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
【例】 补写出下面名篇空缺的部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圈。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自发朝如青丝蒋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理解默写型
根据题予提供的对所考查“名旬名篇”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如:
【例】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21世纪教育网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特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两舍之,朽木不折; , 。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旬是:“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1)锲两不舍 金石可镂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情景预设型21世纪教育网
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晶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涉及的“情景”究竟怎样,攒此洞动悬陉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如:
【例】 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词作的句子。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丽在茧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采囊子·重阳》)。
答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今义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4.综合考查型
“名旬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解释相结合来考查。如:
【例】 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
古代诗溺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送我至剡溪”;王维《 》中的“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 《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 ”。
答案:湖月照我影 山居秋瞑 李清照 波心荡 冷月无声
5.创新开放型
这类题型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有时答案甚至不是唯一的。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涛文名篇名句。如:21世纪教育网
【例】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答案: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黯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经典题例
【例1】(2009高考全国卷I)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子日:“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 , ,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葛》)
[解析] 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答案] (1)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蛾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例2】 (2009·高考重庆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苟子·劝学》) 21世纪教育网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21世纪教育网
(6)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解析] 本题所考查内容有中外名著相关常识.中国古诗文中的名言名句.大多出自课本,且提示性很高。
[答案] (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3)虽有槁暴(4)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6)桐城派21世纪教育网
专家秘笈
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技巧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或是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为了克服因记忆模糊丽导致的失分,建议同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如:
【例】① ,秋水共长天一色。② ,形影相吊。
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茕茕孑立”。其中“鹜”“茕”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
2.区分同音异形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如:
【例】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 。
以上两题答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暗”“愿”容易与同音字“岸”“怨”混淆。其实这二组同音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21世纪教育网
3.区分异形同义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如:21世纪教育网
【例】①出师未捷身先死, ,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以上两题答案:“长使英雄泪满襟”,“三段频烦天下计”。其中“长”“烦”容易与音近字“常”“繁”混淆。
4.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如:
【例】①众口铄金,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上答案为:“积毁销骨”,“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销”容易写成形近的“消”,“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
5.要留心语句顺序21世纪教育网
有不少名旬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知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如:
【例】 ①春色满园关;乔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②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闷。
以上两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写错为“满园春包”;把“肠断处”错写为“断肠处”。
21世纪教育网温馨提示:
同学们:针对你们复习内容的巩固与掌握,请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十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