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欢乐谷《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欢乐谷《小鼓响咚咚》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9 16: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小鼓响咚咚 教者: 年级: 一年级(下)
单位: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时: 一
教材分析:《小鼓响咚咚》是由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五声C宫调式,3/4拍。歌曲节奏舒展,曲调流畅,音乐形象生动,富于儿童气息。歌词富有童趣和爱心,词作者利用汉字“咚咚咚”和“懂懂懂”,赋予小鼓生命的灵气。作者以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关心爱护妹妹的好品德。
学情分析:通过对《小蜻蜓》《法国号》《星光圆舞曲》等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学会模打歌曲中的节奏。
2.能用自然活泼的歌声,整齐准确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3.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体会三拍子歌曲特有的韵律感。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模打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 小鼓 串铃 沙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创设 感受音乐 1.师生问好。
2.播放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
3. 孩子们,今天来自音乐王国的一个神秘小嘉宾也想跟我们一起来上音乐课,让我们来根据声音来判断一下它是谁? 敲鼓 1.师生问好歌。
2.课前律动
3.听声音辨别 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并能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下开始音乐实践活动。
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通过音色辨别乐器。
二、技能渗透体验音乐
1.教师介绍鼓的构成。
2.大家想一想,在你身边有哪一样物品可以发出鼓的声音。
3.刚才小鼓偷偷告诉我,它发现同学的节奏感非常好,想跟大家一起玩一个节奏接龙小游戏。
4.师生配合打节奏。学生分组打节奏
5.同学们看一看这段节奏有什么规律。
6.老师把相同的部分变成好听的音符,大家试着用铝板琴敲出来。 1.观察鼓的外观。
2.桌子跟随教师一起做节奏游戏。
3.练习老师出示的节奏。
4.认真聆听歌曲,拍手为歌曲伴奏
5.每句第二小节的节奏是相同的。
6.练习铝板琴。
学生初步了解鼓的构造。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三、新课教学 理解音乐
1.小鼓的不仅节奏打得好,歌还唱得特别好听。
2.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老师为大家读一读歌词,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3.指导学生分析歌词。我们也要像小鼓一样,做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4.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体会这首歌曲的情感是怎样的?
5.轻声哼唱。
6.教师范唱。
7.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用自然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并加入小乐器伴奏。
1.安静聆听歌曲。
2.听准每个字的读音。寻找不认识的字。
3.学生指名读歌词,分析小鼓的特点,第一段:聪明听话的小鼓。第二段:懂得关心他人的小鼓。
4.轻快的,优美的
5.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6.认真聆听,拍手伴奏
7.表现歌曲
学生初步了解鼓的构造。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多次节奏练习,解决本节课的重点节奏,
为唱好歌曲做准备
通过不同目的的多次聆听音乐使学生渐渐熟悉歌曲旋律,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拓展运用
表现音乐
1.请大家把歌曲主人公换成沙锤和串铃。
2.分组展示。
3.把全班分成小鼓组、串铃组、沙锤组进行合奏、合唱。 1.同桌合作进行歌词创编。
2.边奏小乐器边演唱即兴创编的歌曲。
3.集体展示 培养学生即兴创编能力。
师生小结
反思领悟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发言 回味,总结,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小鼓响咚咚
3 / 4 XX X X | XX X - |

XX X. X | XX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