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一单元 检测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黄晕(yùn) 繁花嫩叶(nèn)
B. 济南(jǐ) 看护(kàn) 萧瑟(sè) 咄咄逼人(duō)
C. 贮蓄(zhù) 莅临(lì) 菜畦(wā) 淅淅沥沥(lì)
D. 发髻(jì) 唱和(hè) 竦峙(zhì) 秋风萧瑟(suǒ)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朗润 潦亮 屋檐 绿茵茵
B. 窠巢 水藻 静密 花枝招展
C. 惋转 高邈 娇媚 呼朋引伴
D. 烘托 吝啬 干涩 抖擞精神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我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D.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岘山绿道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5. 下列各项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春》———朱自清———写景散文———《四世同堂》
B. 《济南的冬天》———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C. 《雨的四季》———巴金———散文———《繁星》
D. 《观沧海》———曹操———古体诗———《龟虽寿》
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②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③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④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声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⑤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常在人间。
A. ③②⑤④① B. ③⑤②①④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②⑤④③
7. 古诗文默写。(9分)
(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2)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4)《次北固山下》写船上所见景色的诗句是: , ;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8. 七(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主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你能够完成下面的任务吗?(11分)
(1)为了渲染气氛,需要在教室内围绕主题作简单的布置,你打算怎样布置呢?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
(2)王爽同学写了一段话作为“感悟四季”的开篇语,请你帮他补写完整。(3分)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温柔美丽;
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 ;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 ;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 。
只要你心中充满了爱,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
(3)在“家乡风光美”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你也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有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吧。(至少写两个)(3分)
(4)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你打算设计哪些栏目呢?(至少写两个)(2分)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天净沙﹒秋思(5分)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曲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表明了 之情。(2分)
10. 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整篇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意境。
B. 前三句写景,为后文作铺垫。
C.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甚是感人。
D. 手法上对比映照,化动为静,缠绵悱恻。
(二)春(14分)
①春天,弹着三弦,唱着“杨柳叶子青啊哟”来了。
②风、雨、雷、电,甚至甜蜜的梦,缥缈的光,一高兴,都改姓了“春”,风风火火地忙活起来。
③春天的第一站是乡村。春风轻轻推开冰凌,给了一个吻,溪流乐了,叽叽咕咕,挤眉弄眼,一个笑窝接着一个笑窝。春雨用情细腻,麻麻酥酥地一阵细说,说得蚯蚓翻了个身,怎么也睡不着了,起身,春耕。蝴蝶姐姐还在寻梦,蒙在厚厚的被子里,打鼾。大嗓子春雷急了,上门就是大喊。这姐姐还没来得及睁眼,就摸那件花裙子了,三月三她还有舞会。
④孩子哪里还待得住,寻上一片春草绿地,翻跟头,打虎跳。春草看见了,孩子跑到沟壑,跟到沟壑,孩子跑到溪头,跟到溪头,然后田塍,然后墙角……孩子跑到哪里,草儿跟到哪里。天南地北,开起一个个杂货铺,绿的、黄的、香的、甜的,都是孩子能玩的,能吃的。
⑤村里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主家的只有阿婆和阿公。他们要带好“留守”孙子,还要下瓜秧,点豆种,将新抱进的猪崽喂好———年底要宰的“年猪”。春先将一丘一丘茶园做得像上了釉,再将大片大片的油菜都佩上金灿灿的铃铛,然后,把蔷薇做白了做香了,还把孩子最喜欢的茅针(茅草花的芽苞),东一支西一支地藏在茅叶堆里,让那些机灵鬼一个惊喜又一个惊喜地去发现。
⑥春在乡村像千手观音,一千只手上上下下,忙个不停:吵闹的榆钱、自卑的地衣、不思进取的荆棘、满身是刺的毛毛藤、根本成不了调的虫鸣、只会打乱拳的孑孓,名声不好的,老犯错误的,全有照应。
⑦第二站,春到城镇。城镇大厦庄重,大道嘈杂,终年一副面孔。她擅长缤纷,可是这里已红红绿绿满街;她心怀和煦,可是这里有空调让其终年一个温度。太难为她了。
⑧她撞进老巷深处,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礼数,掸去积聚一冬的寂寞。然后揭开粘在墙上半年的阴影,给那面手脚冰凉的阴墙披上阳光。小巷暖了,悄悄地,茶花上了阳台,吊兰坐到梳妆窗台,内秀的春卷也携着荠菜异香弥漫了整条巷子。
⑨城里的草木也像城里人一样机灵。她只是轻轻地呵了口气,就活泼上了。孩子你搀了我我搀了你,迎春花也你搀了我我搀了你;孩子喜欢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迎春花不会,就把四个花瓣的小花缀了一身,围着孩子们高兴。
⑩城里人奔放,春知道。于是桃李、月季,等不上长起叶子就满枝放花了。樱花有些放不开手脚,搀了她在城里遛了一圈,不羞了,出入东风都着一身缤纷套装,悄悄地温馨着湖滨和园林。
11. 文章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春来到 和 后带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 和 之情。(4分)
12. 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和朱自清《春》中的哪句话意境相似?(3分)
13. 你怎样理解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14. 在这篇文章中,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性格:春雨细腻、春雷大嗓子、榆钱吵闹、地衣自卑……这是什么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三)夏日池塘(13分)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是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选自《西安日报》)
15. 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6.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 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
18.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写作(50分)
19.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田野中的桃红柳绿,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美景;交往中的互帮互助是一幅社会和谐的美景;博物馆珍宝纷呈,是一幅人类艺术的美景……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500字。
参 考 答 案
1. A 2. D 3. A 4. C 5. D 6. B
7. (1)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2)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 (1)可以选择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片,在教室中进行张贴;也可以悬挂有关自然的古诗词条幅。(理由略) (2)骄阳似火,热烈真诚 硕果累累,饱满充实 雪花飘扬,纯洁无瑕 (3)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4)示例:风景游览(主要介绍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季风光(主要介绍四季景色特点);习作园地(展示优秀的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等。
9. 断肠人在天涯 思乡
10. D
11. 乡村 城镇 喜爱 赞美
1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3. 冬天寒冷,老年人只能在屋子里寂寞地捱过冬天。而春用她的温暖去“尊重”老年人,把老年人从寂寞中解脱出来。
14. 拟人手法。这种手法把文章中所写的各种事物人格化,使读者对春风、春雨、春雷、春草等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榆钱、地衣、荆棘等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深刻的印象。
15. ①采野生的菱角玩;②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③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偷看翠鸟捕鱼;④找个竹竿逗蛇。
16. 引用。作者引用朱熹的诗句,既形象地说明了池塘的清澈,又说明池塘四周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采。
17. “稀里哗啦”一词本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用在这句话中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爽朗、清脆的笑声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
18. 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池塘的留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9. 略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