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4.1 比的意 义 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4.1 比的意 义 教案(表格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9 21: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比 的 意 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习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48、49页内容、“做一做”和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小丽有30个苹果,小军有10个苹果,小丽的苹果个数是小军的( )倍,小军的苹果个数是小丽的( )。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比”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内容及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取信息,找出所求问题。
(1)怎样用算式表示这两面旗的长和宽倍数的关系?
(2)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2.引导学生学习比的意义。
(1)学习同类量的比。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提问: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学教材第48页,随后组织汇报: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教师总结: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两个量的比称为同类量的比。
(2)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类量的比。
引导学生利用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求出飞船的速度。师板书:42252÷90。
提问:类比第(1)问,这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比来表示飞船的速度?如何表示?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分钟是两个不同类的量。两个有联系的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表示速度。
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3.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方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能是小数、分数或整数。比可以写成“几∶几”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例如:15∶10也可以写成,仍读作“15比10”。
4.引导学生认识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提问:在除法里,对除数有什么要求?在分数中呢?在比中,后项应怎样?
学生交流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题。
4.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2题。
5.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时常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使学生系统化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