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稍微复杂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2.建立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间的联系,渗透化归思想。
3.通过探索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与实际,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准确找出问题中的标准量和比较量。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89页例3、“做一做”和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1、2、3、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除法问题。
完成下题。
某工厂原计划加工800个零件,实际加工了1000个,实际比原计划多加工几分之几?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3及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取信息。
(1)已知条件: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所求问题: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汇报,老师总结: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引导学生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师归纳总结方法。
方法一:解题思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造林的面积多多少,再求出多的面积是原计划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
(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解题思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面积是原计划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就是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14÷12≈1.167=116.7%
116.7%-100%=16.7%
师生共同归纳解决这类题的方法:用甲表示一个数,乙表示另一个数。(1)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的方法:①(甲-乙)÷乙,②甲÷乙-100%。
(2)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的方法:①(甲-乙)÷甲,②100%-乙÷甲。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第1题。
3.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如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以及在上节课学生也了解了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围比较活跃。降低了新知的难度,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