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之104.光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之104.光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1 14: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4节 光学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2016年四川卷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 i-sin r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光由A经O到B,n=1.5
B.光由B经O到A,n=1.5
C.光由A经O到B,n=0.67
D.光由B经O到A,n=0.67
【答案】B
【解析】由图线可知,可得n=1.5;因i是入射角,r是折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光由B经O到A,故选B。
2.2015年理综北京卷21.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 和bb′ 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P3只挡住P1的像
B.P4只挡住P2的像
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答案:C
解析: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由折射的光路可知插针时应使P3同时挡住P1、P2的像,P4同时挡住P1、P2、P3的像,故选项C正确。
3. 2011年理综天津卷
9.(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须测量出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 。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玻璃砖转过某一角度θ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在直径边一侧观察不到P1、P2的像,做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当转过角度θ时有。
4. 2012年理综浙江卷
21.(10分)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图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 (填“A'”或“B”)。
【答案】(1)如解析图1, (2)n=1.51 , (3)A
【解析】(2) 以入射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圆,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交,过交点作法线垂线,测量长度x1、x2,如解析图2,由,根据测得值求出n=1.51 ,保留2位有效数字。
5. 2012年理综重庆卷22.(1)
题22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 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题22图2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 (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 (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答:光学; d; e
解析:由折射率的定义可知,用d点得到的折射角较大(见题22答图),计算得到的折射率的值较小。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可知用 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6.2019年天津卷9.(2)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①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②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③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答案:①AD ②D ③
解析:①当利用插针法得到,入射光线在上表面的入射点和折射光线在下表面的出射点后,入射玻璃板比较厚,那么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得到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A选项正确;
做实验时,使用的玻璃比较厚是可以的,但不要求上下表面始终平行,B选项错误;
使用粗的大头针不利于准确的确定光沿直线传播的方向,引入的误差比较大,C选项错误;
两根大头针距离比较远时,可以准确地确定在下表面出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提高实验精确度,D选项正确。
②当光线经过上下平行的两个界面的时候,入射光线和最终的出射光线是平行的关系,但是在中间发生了折射,并不会在同一条直线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③根据三角函数和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入射角的正弦值,折射角的正弦值,根据折射定律。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2011年理综北京卷
1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C.将绿光换为红光 D.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C
【解析】由于双缝干涉中,相邻条纹间距离,增大S1与S2的间距d,相邻条纹间距离Δx减小,A错误;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L,相邻条纹间距离Δx减小,B错误;将绿光换为红光,使波长λ增大,相邻条纹间距离Δx增大,C正确;将绿光换为紫光,使波长λ减小,相邻条纹间距离Δx减小,D错误。
2.2012年理综福建卷19. (1)(6分)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a/(n-1)
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其示数为__________mm。
【答案】①A ② 1.970 mm
【解析】①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无须放上单缝和双缝。
②主尺的示数为1.5mm(半毫米刻度线已经露出),可动尺的示数为47.0×0.01mm=0.470mm,总的示数为(1.5+0.470)mm=1.970mm.
3.2016年上海卷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
(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
(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
(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答案】D
【解析】据干涉图样的特征可知,干涉条纹特征是等间距、彼此平行,故选项A错误;不同色光干涉条纹分布位置不相同,因此选项B错误;据公式可知,双缝间距d越大,干涉条纹距离越小,故选项C错误;遮住一条缝后,变成了单缝衍射,光的衍射也有衍射条纹,故选项D正确。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