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之112a.物理学史(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之112a.物理学史(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1 15: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2a节 物理学史
1.2018年浙江卷(4月选考)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2.2020年新课标Ⅱ卷14.(6分)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
A.库仑 B.霍尔 C.洛伦兹 D.法拉第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焊接过程所利用的是变化的磁场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再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由法拉第发现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17年浙江选考卷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C.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答案】A
【解析】开晋勒提出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其中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故A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数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故B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C错误;奥斯特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4.2016年新课标Ⅲ卷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解析】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CD错误B正确。
5.2016年天津卷6、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AC
【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卢瑟福用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故选AC.
6. 2014年物理海南卷
7.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答案】ABD
【解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经验感受到,物体的运动都是有力的作用的,选项A正确;牛顿根据伽利略的研究成果,提出惯性的概念,并继承和发展了伽利略的观点,认为物体运动状的维持不需要力,运动的改变才需要力,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下方的的小磁针会偏转,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D正确。
7.2013年新课标II卷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ABD
解析:正是奥斯特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人们才认识到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A正确;B项是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正确;C项叙述的是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众多实验中失败的一例,C错;楞次通过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发现了感应电流的方向特点,D正确。
8.2013年海南卷
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实。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通过实验与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假如没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期的笛卡尔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 即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本题应选BCD。
9. 2012年理综山东卷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答:A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下的唯一因素,选项A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选项C错误。
10. 2011年海南卷
7.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答:A C D
11. 2011年理综山东卷
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B
解析:1840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拉开了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序幕;伽利略通过将斜面实验合力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马定律
12.2015年理综天津卷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解析: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并不是自然界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有结构的,选项BC错;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是由更小的核子组成,选项A正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大小,D错误。
13.2019年浙江选考卷4.下列陈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牛顿测定了引力常量
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安培发现了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伽利略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A错;法拉第发现电磁感性现象,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错;库仑发现的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C错;D对,故选D。
14.2019年全国卷Ⅲ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 电阻定律 B. 库仑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楞次定律指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所以楞次定律的阻碍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