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 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灯光 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0 15:13:04

文档简介

第8课
《灯光》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ū 
hónɡ
wěi
wèi
lái 
jiāo









huí

 
zhù
mínɡ
chōnɡ
jǐnɡ 
cuǐ
càn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英雄
  一(
)电灯
  一(
)火柴
  一(
)孩子  
一(
)部队
  一(
)画
  一(
)树林
  一(
)战斗
  一(
)书
三、按要求填空。
 
1.“漫”查 
部首,再查 
画,字典里解释: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步”的漫应选 
种解释。
 
2.“熟”查 
部首,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成熟;③程度深;④习因常接触而知道的清楚。“熟悉”的熟应选 
种解释。
提升训练营
四、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五、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
)在(
)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第二次是(
)在(
)时的自言自语,第三次是(
)跟(
)谈话时说的。
2.课文的题目是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说一说你对“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一句的理解。
思维大练兵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
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题——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__________。????“微尘”__________指。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1)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2)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3)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第8课
《灯光》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特殊
宏伟
未来
焦急
回忆
著名
憧憬
璀璨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三、按要求填空。
1.氵11

2.灬
10

?
四、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言自语
2.千钧一发
3.聚精会神
4.震天动地
五、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游人
漫步
郝副营长
战斗前
“我”
郝副营长
2.课文的题目《灯光》的含义:它象征着光明和幸福生活,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期盼,也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
3.他用他的生命换来灯光,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华罗庚
计算错误
2.陈景润觉得华罗庚的书写得很好,但发现了一个错误,希望改正。
3.华罗庚在会上宣布了陈景润的来信并请他参加会议。
4.(3)(共34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8
灯光
六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字词揭秘
03
自读感悟
02
课前导读
01
课文精讲
04
课后延伸
05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揭示课题
8
灯光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年)中国电影编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党费》《足迹》《路标》《妈妈》等;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自读感悟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3.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自读要求
自读感悟
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吗?
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起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自己的故事。
精读课文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我”想起“往事”,抒发作者对战友的缅怀之情。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2
3-11
12
现在
回忆
现在
字词揭秘
豫皖苏平原
胸墙
憧憬
璀璨
黑魆魆
围歼战
千钧一发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向往。本课指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本课指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宏大雄伟。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钩等于三十斤。千钩一发指千钩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本课指战争最关键的时刻。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字词揭秘
漫步
宏伟
憧憬
围歼战
璀璨
华灯
千钧一发
字词揭秘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本文中指郝副营长匆匆挖成的交通壕。
字词揭秘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胸墙:胸墙位于闸孔上部,处于闸室胸位的挡水墙。课文中指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
灯光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出来,好好体会。
精读课文
灯多
建筑宏伟壮大
灯多
规模雄伟壮大
祖国建设突飞猛进
感到光明
感到温暖
思考:为什么看到这千万盏灯感到温暖?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精读课文
“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读课文第2—7自然段
精读课文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为有如此宏伟的建筑而感到骄傲,同时对新社会的美好生活发出感叹。
第一次
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引出下文关于灯光的故事。
精读课文
第二次
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羡慕
精读课文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郝副营长希望下一代在电灯下学习,过上幸福生活。
这就是他在战斗中能英勇献身的伟大动力。
精读课文
不是。不仅仅指孩子能在灯光下学习。还指郝副营长憧憬战争取得胜利后,孩子们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祖国能繁荣富强。
思考:“多好啊!”仅仅是指在灯光下看书吗?
精读课文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靠”“望”“陷”三个动词表现了郝副营长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精读课文
郝副营长美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见到电灯了吗?读课文第8—11自然段。
精读课文
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没有实现。他生前没见到电灯。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精读课文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话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精读课文
是对先烈最好的怀念。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首尾呼应
寄托了作者的哀思和愿望,不要忘记革命先烈。
精读课文
再读课题,思考本文以《灯光》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课后延伸
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郝副营长,您虽然没有见过电灯,但您的一颗心却照耀着千千万万的人,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郝副营长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拓展阅读《七根火柴》。
板书设计
8
灯光
灯光    (多好啊)  幸福生活
火光    (多好啊)  生命换取
不忘革命先烈
珍惜幸福生活
感谢观看第8课
《灯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读记记“围歼、电钮、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感悟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抓住主要线索,读懂课文,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图片导入
1.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老师介绍)。
??2.这些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3.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板书课题——灯光,齐读)
4.简介作者资料。
二、自读感悟
    
1.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3)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吗?
主要内容: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起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自己的故事。
快速找一找,哪部分写的是回忆的内容?其它部分有写了什么内容?
1——2自然段:引起回忆;
3——8自然段:回忆往事;
9自然段:怀念战友。
三、字词揭秘
?
??
1.我会读
课件出示难度的词指导读。
豫皖苏平原
围歼战
胸墙
憧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
指名学生读。
开火车读。
齐读。
2.理解词语。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本课指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宏大雄伟。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战壕和其他工事以供交通联络的壕沟。在重要地段上有射击
设施。也叫交通壕。
憧憬:向往。本课指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千钩一发:钩,古代重量单位,一钩等于三十斤。千钩一发指千钩的重量系在一根
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本课指战争最关键的时刻。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四、课文精讲
(一)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
(二)快读课文,小组探究:
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1.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2.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
“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3.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
出示句子: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4.
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的在灯光下读书的日子,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郝副营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8——11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品味表达方法。
1.同桌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汇报交流:
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感到温暖。
②书上有一幅插图……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③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该多好啊!
④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见一见电灯。
⑤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第5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天安门前
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4)“灯光”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课文以“灯光”为线索,突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而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
五、课后延伸
1.本文以灯光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
光下读书,在战斗中牺牲自己,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告诉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甘愿牺牲自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
2.在这星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除了想到郝副营长,还会想到那些革命先烈呢?
3.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看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让我们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齐读课题。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郝副营长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拓展阅读《七根火柴》。
板书设计:
8
灯光
灯光    (多好啊)  幸福生活
火光    (多好啊)  生命换取
不忘革命先烈
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
《灯光》是一篇略读课文,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是取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本课,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训练。理解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是教学重点。我先抓题眼,接着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整体感知英雄;然后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即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让学生思考、交流;通过读、思、议,郝副营长的形象已在学生心中树立。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通过这次课,我感受到语文老师不但要带着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理解其思想内涵,不但要用激情感染学生,更要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做到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