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语言,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⑵学习空间说明顺序,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引言
(播放《故宫宣传片》)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故宫,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曾住过24个明清两代的皇帝,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参观一下这座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群,去探寻古人的智慧,触摸历史的脉搏。
二、字词揭秘。
jiǎo角楼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角
jué角色我不喜欢这个角色。
nán难题这次修复遇到了一个很大难题。
难
nàn灾难我们在灾难面前不能灰心。
cháo朝代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
朝
zhāo朝阳一轮朝阳从东方升起来。
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造句:这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
造句:这座角楼玲珑奇巧,其设计不拘一格。
肃穆:严肃而恭敬。
造句:烈士陵园的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的极其痛苦。
造句:旧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造句:他们俩是亲兄弟,性格却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
造句:黄昏时分,这里的车辆井然有序地行驶着。
三、课文精讲。
学习材料一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文中那句话非常准确的概括了故宫的特点?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A、规模宏大壮丽
B、建筑精美
C、布局统一
※规模宏大壮丽: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2)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3)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建筑精美: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2)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3)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4)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布局统一:
(1)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2)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3)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按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3)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太和殿。
(4)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和殿?
①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7米),设计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的地位之尊崇。
②外观气势宏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③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④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建筑的雄伟显示出威严。
(5)这一部分是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6)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另外,它也是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所以作为重点来介绍。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详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习材料二
太和殿修复的时候遇到什么难题?如何解决?
难题:不知道太和殿各部分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
解决: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模型,依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
学习材料三
读一读,填一填。
故宫被定为(
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故宫参观方案:
参观入口(
午门
)参观出口(神武门
)
你完成任务了吗?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路线图: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选择一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各位亲人,下面我带领大家进入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好,就介绍到这儿,大家拍照留念,注意安全。
四、课堂小结。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介绍建筑物,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壮丽
故宫博物院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五、课后延伸。(有关故宫的古诗)
踏歌词四首·其二
唐代:刘禹锡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过华清宫
唐代: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六、家庭作业
1.我会读。
鳌头(áo
)
蟠龙(pán)
金銮殿(luán)
中轴线(zhóu)
击磬(qìng)
妃嫔(pín)
鎏
金(liú)
额
枋(fāng)迥然不同(jiǒng)傀儡(kuǐ
lěi)
2.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建筑物。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总说分说相结合。
教学反思: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介绍建筑物,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瑰宝(共40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11
故宫博物院
六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字词揭秘
02
课前导读
01
课文精讲
03
课堂小结
04
课后延伸
05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故宫,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曾住过24个明清两代的皇帝,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参观一下这座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群,去探寻古人的智慧,触摸历史的脉搏。
角
jiǎo
角楼
jué
角色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我不喜欢这个角色。
字词揭秘
难
nán
难题
nàn
灾难
这次修复遇到了一个很大难题。
我们在灾难面前不能灰心。
字词揭秘
朝
cháo
朝代
zhāo
朝阳
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
一轮朝阳从东方升起来。
字词揭秘
造句:这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字词揭秘
湛蓝: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字词揭秘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
造句:这座角楼玲珑奇巧,其设计不拘一格。
字词揭秘
造句:陵园的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肃穆
严肃而恭敬。
字词揭秘
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的极其痛苦。
造句:旧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字词揭秘
造句:他们俩是亲兄弟,性格却迥然不同。
迥然不同
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字词揭秘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
造句:黄昏时分,这里的车辆井然有序地行驶着。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课文精讲
学习材料一
文中哪句话非常准确的概括了故宫的特点?
课文精讲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课文精讲
建筑精美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课文精讲
建筑精美
课文精讲
建筑精美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
布局统一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课文精讲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课文精讲
布局统一
课文精讲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布局统一
课文精讲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
(2)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3)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课文精讲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
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课文精讲
(2)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3)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全文是按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课文重点介绍了太和殿。
课文精讲
(4)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和殿?
(5)这一部分是什么说明顺序?
(6)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和殿?
课文精讲
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7米),设计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
外观气势宏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的地位之尊崇。
借建筑的雄伟显示出威严。
课文精讲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这一部分是按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的顺序介绍的。
课文精讲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同是紫禁城的中心。而太和殿又是中心之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另外,它也是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所以作为重点来介绍。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详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文精讲
难题:不知道太和殿各部分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
解决: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模型,依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
学习材料二
太和殿修复的时候遇到什么难题?如何解决?
课文精讲
读一读,填一填。
故宫被定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名录。
故宫参观方案:
参观入口(
)参观出口(
)
学习材料三
全国
世界文化遗产
神武门
午门
课文精讲
你完成任务了吗?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路线图: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课文精讲
选择一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各位亲人,下面我带领大家进入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好,就介绍到这儿,大家拍照留念,注意安全。
课文精讲
各国领导人游览故宫
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印度总理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介绍建筑物,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课文总结
板
书
设
计
规模宏大壮丽
瑰宝
课文总结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故宫博物院
建筑小常识: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课后延伸
建筑小常识:
彩画:彩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传统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物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课后延伸
迥然不同
家庭作业
傀儡
一、我会读。
áo
pán
luán
zhóu
qìng
pín
liú
fāng
jiǒng
kuǐ
lěi
鳌头
蟠龙
金銮殿
中轴线
击磬
妃嫔
鎏金
额枋
家庭作业
二、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所熟悉的建筑物。
要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总说分说相结合。
感谢观看第11课《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多态多姿(ABAC)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鸣磬击缶(含近义词)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额枋(fāng
fáng)
蟠龙(pán
fān)
气氛(fēn
fèn)
废墟(xǖ
xū)
金銮殿(luán
lán)
攒在一起(zǎn
cuán)
提升训练营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
)珑奇巧
横贯(
)西
双龙(
)珠
鸣钟(
)磬
迥(
)不同
井然(
)序
1.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山东省(
)的公路大动脉。
2.对于这件事,我和爸爸的处理方式(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仿写句子)
2.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缩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4.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5.人们注视着动静。(扩句)
6.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改拟人句)
五、课内阅读。??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
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这一段主要介绍故宫的
。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
。
3.文段最后一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
),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
)之情。
思维大练兵
六、课外阅读。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像亭亭玉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塑丰富多姿,美不胜收。
1.第①段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的,并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凡尔赛的艺术价值。
2.第②段是交代凡尔赛宫________和________的时间,然后说明全宫占地总面积,从中可以知道凡尔赛宫共分两大部分:________和________。
3.第②③段中使用什么说明方法,并各举例分析其作用。
4.作为宫殿建筑,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之处?
第11课
《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答案
一、照样子写词语。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自言自语
改朝换代
狂风暴雨
粉身碎骨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
)
(
√
)额枋(fāng
fáng)
蟠龙(pán
fān)
(
√
)
(
√
)气氛(fēn
fèn)
废墟(xǖ
xū)
金銮殿(luán
lán)
攒在一起(zǎn
cuán)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玲珑奇巧
横贯东西
双龙戏珠
鸣钟击缶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1.横贯东西
2.迥然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一样挂在空中。
2.太和殿是地方。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4.战士们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5.夜深了,人们注视着学校周围的动静。
6.小星星在夜空中眨眼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型的掌握情况。
五、课内阅读。
1.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2.列数字
故宫的规模宏大。
3.建筑风格
热爱、赞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重点段落的理解能力。
六、课外阅读。
1.地理位置
打比方
2.动工、竣工;宫殿建筑、园林。
3.“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气势磅礴的特点。“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的形式”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它的端正、雄浑的特点。
4.规模宏大,布局严密、和谐,建筑精美,外观壮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