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 《兽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 《兽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10 15: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兽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以合适的动作和表情在活动中聆听《狮王进行曲》,也能安静地聆听全曲。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能用轮唱来表演歌曲。
教材分析:一、《狮王进行曲》
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里的第一首。乐曲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声,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
二、《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是一首法国童谣,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歌曲。采用4/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这首歌的音域只有九度,其旋律简练流畅,采用了级进的进行方式,并主要以重复的手法构成。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儿童边唱边游戏。
??这首法国童谣传入我国之后,曾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填词为“打倒列强”,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为中国革命起到了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聆听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轮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两只老虎》、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音乐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狮王进行曲》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法国作曲家圣桑吗?他创作了一首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首管弦乐组曲一共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终曲组成。在以往的音乐课上,我们已经聆听过这首管弦乐组曲中的三首小曲:《袋鼠》、《大象》还有《公鸡母鸡》。今天我们又要欣赏的是这首管弦乐组曲中的另一首乐曲《狮王进行曲》。
2、首先,我们先来完整的聆听一遍这首乐曲。听的时候想一想,这只非洲雄狮在干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3、这首小曲有些长,是由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4、我们先来听听这首乐曲的引子。提问:这段音乐是轻松的还是紧张的?(紧张的)旋律的是怎样进行的?(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强的力度给人感觉是有猛兽要出场了)
5、我们接着来听乐曲的第一乐段。狮王迈着傲慢的脚步边走边唱歌。你能想象一下他唱的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C 4/4
6 3 3 3 | #4. 3 2 3 | 17 67 1 2 | 7- - -|
我 是 狮 子 草 原 之 王 我的 叫声 吼 吼 吼
6 3 3 3 | #4. 3 2 3 | 12 32 1 7 | 1 - - -||
我 是 狮 子 草 原 之 王 谁见 到我 都 躲 开
6、狮王的歌声吓的小动物们赶紧躲起来了,狮王为了表现自己的威猛又发出了霸气在吼叫声。我们一起来听听,听的时候数一数狮王一共叫了几声,狮王的吼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7、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首乐曲的最后一段,听的时候想一想:这一段音乐和哪一乐段音乐相似?(这一段既有第一段狮王的歌声,也有第二段狮王的吼叫声,是前面两段的再现段。
10、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完整的聆听这首乐曲,听到哪一段用手指表现段落。
(二)表演《两只老虎》
1、导入:狮子是草原之王,你们知道谁是森林之王吗?(老虎)对了老虎才是森林之王。可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两只小老虎可没有狮王那么凶猛,它们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长的真奇怪。这两只小老虎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2、有同学说这首歌曲我们都会唱,可是你们发现没有,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演唱的有些不一样。
3、这种唱法叫轮唱。轮唱是由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每个声部要先后相距一拍或几拍,但结尾要统一到一个声部才能结束。这也是合唱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唱法是由一个叫卡农的人发明的,所以也有人称轮唱为“卡农”。
4、你们愿意试一试这种唱法吗?我们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的旋律。
5、接下来,我们跟着先唱的这个声部,也就是第一声部把歌词唱一唱。注意这个声部要把“真奇怪”唱四遍。
6、现在,我们跟着后唱的这个声部,也就是第二声部把歌词唱一唱。
6、下面我们分组分声部演唱。跟着老师的指挥,控制好音量。
三、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狮王进行曲》是二年级下册第6课《兽王》中的一首管弦乐欣赏曲。这首乐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本节课通过聆听狮王的吼叫、模仿狮王的动作以及歌词的编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推向高潮。在高潮时切入《两只老虎》的歌曲教学,通过多次聆听很快解决了本单元的难点——轮唱。加上本班的孩子识谱能力较强,很快能掌握轮唱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