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3.1.2 随机现象
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在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中,根据它们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类:
一类是确定性的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
举例来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必然会沸腾。事物间的这种联系是属于必然性的。
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的现象。这类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举例来说,同一个工人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若干个,它们的尺寸总会有一点差异。
又如,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小麦品种的人工催芽试验,各棵种子的发芽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强弱和早晚的分别等等。
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呢?这是因为,我们说的“相同条件”是指一些主要条件来说的,除了这些主要条件外,还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又是人们无法事先一一能够掌握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这一类现象中,就无法用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对个别现象的结果事先做出确定的答案。事物间的这种关系是属于偶然性的,这种现象叫做偶然现象,或者叫做随机现象。
例1. 我们通常把硬币上刻有国徽的一面称为正面,现在任意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那么可能出现“正面向上”,也可能出现“反面向上”。究竟得到哪一种结果,不可能事先确定,这是一种随机现象。
例2. 一名中学生在篮球场的罚球线练习投篮,对于每次投篮,他可能投进,也可能投不进。即使他打篮球的技术很好,我们最多说,他投进的可能性很大,并不能保证每投必进。这也是一种随机现象。
例3. 在城市中,当我们走到装有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时,可能遇到绿灯,也可能遇到红灯和黄灯,一般来说,行人在十字路口看到的交通信号灯颜色,可以认为是一种随机现象。
例4. 在10个同类产品中,有8个正品、2个次品. 从中任意抽出3个检验,那么“抽到3个正品”、“抽到2个产品”、“抽到1个产品”三种结果都有可能发生,至于出现哪一种结果,由于是任意抽取,抽取前无法预料,这也是一种随机现象。
为了探索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需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
我们把观察随机现象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实验统称为试验。把观察的结果或实验的结果称为试验的结果.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在本章中,我们赋予“试验”这一词较广泛的含义。
例如,掷一次骰子、打一次靶、参加一次考试、做一次化学实验等等,都是一次试验。
一个试验满足下述条件:
(1)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
(2)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
(3)每次试验总是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确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1. 判断以下现象是否为随机现象:
(1)某路口单位时间内通过“红旗”牌轿车的辆数;
(2)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3)某同学竞选学生会主席成功的可能性;
(4)一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所得的分数.
解:(1)、(3)、(4)为随机现象,(2)不是随机现象.
练习题:
2. 下列随机现象中,一次试验各指什么?它们各有几次试验?
(1)一天中,从北京开往沈阳的7列列车,全都正点到达;
(2)抛10次质地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地时有5次正面向上;
解:(1)一列列车开出,就是一次试验,共有7次试验;
(2)抛一次硬币,就是一次试验。共有10次试验。
3.1.2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一、随机事件
当我们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的结果始终不发生,则称为不可能事件;有的结果在每次试验中一定发生,则称为必然事件;在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来表示,随机事件可以简称为事件,有时讲到事件也包括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
如何理解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可作如下理解:
①在相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现象;
②多次观察;
③每一次观察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且无法预测下一次的结果是什么。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应注意的是事件的结果是相对于“一定条件”而言的。
因此,要弄清某一随机事件,必须明确何为事件发生的条件,何为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某体操运动员将在某次运动会上获得全能冠军;
(2)同一门炮向同一目标发射多发炮弹,其中50%的炮弹击中目标;
(3)某人给朋友打电话,却忘记了朋友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位数字,就随意地在键盘上按了一个数字,恰巧是朋友的电话号码;
(4)技术非常发达后,不需要任何能量的“永动机”将会出现。
解: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的定义,可知
(1)、(2)、(3)是随机事件;
(4)是不可能事件。
例2. 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
(2)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3)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4)某地12月12日下雨;
(5)如果a>b,那么a-b>0;
(6)导体通电后发热;
(7)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8)函数y=loga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解:(5)、(6)是必然事件;
(1)、(2)、(7)是不可能事件;
(3)、(4)、(8)是随机事件.
二、基本事件空间
基本事件: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其他事件可以用它们来表示,这样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希腊字母Ω表示。
例如,掷一枚硬币,观察落地后哪一面向上,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就是集合{正面向上,反面向上}。即
Ω = {正面向上,反面向上}.
或简记为Ω ={正,反}.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这个事件的基本事件空间是
Ω ={1,2,3,4,5,6}.
一先一后掷两枚硬币,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则基本事件空间
Ω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对于有些问题,除了要知道试验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外,我们还要了解与这些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关的一些事件。
例如在一先一后掷两枚硬币的试验中,我们要了解“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这个事件。若设A=“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
则A={(正,正),(正,反),(反,正)}.
基本事件可以理解为基本事件空间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元素,而一个事件可以由若干个基本事件组成,即随机事件可以理解为基本事件空间的子集。
例如掷骰子是一个试验,在这个试验中出现“偶数点向上”的结果就是一个事件A,但事件A不是基本事件,它是由三个基本事件构成的,这三个基本事件是“2点向上”、“4点向上”和“6点向上”。
例3.一个盒子中装有10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以号码1,2,…,10,从中任取一球,观察球的号码,写出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是取出的小球号码为i (i= 1,2,…,10),
基本事件空间Ω ={1,2,…,10}。
例4. 连续掷3枚硬币,观察落地后这3枚硬币出现正面还是反面,
(1)写出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2)求这个试验基本事件的总数;
(3)“恰有两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包含哪几个基本事件。
解:(1)Ω ={(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2)基本事件总数是8;
(3)“恰有两枚正面向上”包含3个基本事件: (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例5. 从A、B、C、D、E、F共6名学生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
(1)写出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2)求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
(3)写出事件“A没被选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
解:(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是:Ω={(A,B,C,D),(A,B,C,E),(A,B,C,F),(A,B,D,E),(A,B,D,F),(A,B,E,F),(A,C, D,E),(A,C,D,F),(A,C,E,F),(A,D,E,F),(B,C,D,E),(B,C,D,F),(B,C,E,F),(B,D,E, F),(C,D,E,F)};
(2)从6名学生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5种可能情况;
(3)“A没被选中”包含下列5个基本事件:{(B,C,D,E),(B,C,D,F),(B,C,E,F),(B,D,E,F),(C,D,E,F)}。
例6. 投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令A={2,4,6},B={1,2},把A,B看作数的集合,试用语言叙述下列表达式对应事件的意义。
(1)A∩B;(2)A∪B.
解:(1)投掷一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为2;
(2)投掷一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不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