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18
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课堂总结
03
课文精讲
02
课前导读
01
课后延伸
04
布置作业
05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课前导入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18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你好吗?
课前导入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
小鸟不会飞翔;
当江河不再有清澈,
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新,
花朵也失去芬芳;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
世界将黑暗无光;
当冰山渐渐地融化,
地球是一片汪洋;
当大地干枯了村庄,
眼睛也失去渴望;
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
从此没有一点安详;
当童话失去了森林,
仙女也丢了魔棒;
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
从此没有天真幻想;
当贪婪拼命的追逐,
没有动物与你歌唱;
地球,你好吗?
课前导入
地球,你好吗?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课前导入
让我们一起热爱吧!
让我们一起唱!
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吗?
让我们一起热爱吧!
让我们一起唱,
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
自读感悟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可爱
自读感悟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阐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万物生存的密切关系。
课文精讲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自读感悟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
可爱
课文精讲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课文精讲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打比方,说明地球和茫茫宇宙相比实在是太小了。
渺小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课文精讲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
地球资料
课文精讲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地球的易碎?
课文精讲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哪个词告诉我们地球容易破碎?造成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精讲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哪个词告诉我们地球容易破碎?造成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精讲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不加节制:不加以控制,限制,为所欲为。
课文精讲
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联系实际,想一想,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会造成什么后果?
课文精讲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地球易碎?
课文精讲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原本,原来。
课文精讲
“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到了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原来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课文精讲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回忆与想象。
课文精讲
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随意毁坏森林资源,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再生。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课文精讲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课文精讲
生态灾难
生态灾难
课文精讲
生态灾难
课文精讲
生态灾难
课文精讲
生态灾难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山洪如猛兽泛滥
课文精讲
补充资料: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课文精讲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列数字
举例子
课文精讲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课文精讲
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文精讲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课文精讲
课堂小练笔:
学到这儿,同学们的心情肯定非常沉重,现在,你可能有话说,想对地球母亲说,想对破坏地球的人类说,也有的或许想对自己说的,拿出笔就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写一写吧!写后交流。
课文精讲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课文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课后延伸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地球,了解地球的现状。
2.读诗歌《地球,母亲》。
地球,母亲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
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这就是我们人类
共同的家园—地球。
从人造卫星上看地球
澳大利亚和印度
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洲
课后延伸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
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
总是倾其所有……
为了这美好的一切,
我们今天能够拥有,
子孙万代还能够拥有,
人类的千百种语言,
凝成了一句不用翻译的话:
地球——万岁!
万岁——地球!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延伸
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2.小练笔:地球的自述。
板书设计
18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保护地球
保护家园
感谢观看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1、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遨游(áo ào) 扁舟(piān biǎn)?
枯竭(ɡū kū) 慷慨(kǎi ɡài)
2、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遥望(??) 适合(??) 证明(??) 随意(??)?
慷慨(??) 贡献(??) 灾难(??) 节制(??)?
提升训练营
3.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四、课内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3.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
色”的是__________,“白色”的是____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____之情。
思维大练兵
五、课外阅读。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生灵何罪之有?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1)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这个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几个自然段应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5.针对文中提到的现象,写几句你发自肺腑的话,呼吁人们爱护生灵、保护动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áo
piān
kū
kǎi
二.、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远望 适宜 证实 任意 大方 索取 灾害 控制
三、巧妙关联(关联词语填空)。
1.
不是 而是
2.
即使 也
3.
如果 就
4.
之所以 是因为
四、课内练习。?
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yìnɡ hén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
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摇篮 母亲 可爱 赞美
五、课外阅读。
1.第一段(1—4自然段)列举人类的种种残忍的行径
第二段(5—6自然段)对人类的残忍行径发出责问?
2.喀嚓 扑 有意识 漫不经心 任凭 享受
3.(1)过渡(承上启下)?
(2)看都之后心里感到震惊?
(3)善良,有同情心?
(4)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4.强烈谴责
5.(1)我喜爱山,由于山上的百鸟为日子鸣唱高兴;我喜爱海,由于海中的鱼虾为天然编写活力;我喜爱动物,由于人间的万物为地球续写光辉;国际动物日,爱护动物,愿地球更调和!
(2)蝉鸣蛙叫,奏响高兴的乐曲;莺歌燕舞,摆开欢喜的前奏;鱼美虾肥,演绎天然的活力;国际动物日,爱护动物,让地球充溢活力,愿家园更漂亮!(共22张PPT)
语文精品课件
18
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
字词揭秘
03
自读感悟
02
课前导读
01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05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小学学科网
xuekeedu.com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18
只有一个地球
课前导入
自读感悟
”只有一个”你怎么理解?
唯一的、绝无仅有的、没有第二个;
珍贵
要小心呵护
1.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弄不清的字词和同学交流解决。
2.想一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自读要求
自读感悟
自读感悟
这篇文章写了关于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外观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精心保护
字词揭秘
áo
cuǐ
càn
cì
xié
遨游
璀
璨
恩赐
威胁
我会认
字词揭秘
遨游
璀
璨
恩赐
威胁
我会认
初读古诗
慨
贡
滥
慷
蔼
篮
裹
莹
我会写
基
睹
资
yínɡ
lán
ɡuǒ
kānɡ
zī
ǎi
kǎi
làn
ɡònɡ
dǔ
jī
矿
kuànɡ
品读古诗
莹
篮
裹
慨
滥
慷
睹
生字归类
蔼
资
贡
基
上下
结构
莹
资
贡
蔼
基
上中下
结构
裹
篮
左右
结构
慷
慨
滥
睹
换一换:
蓝
篮
姿
资
糠
慷
概
慨
品读古诗
识字方法
加一加:次+贝=资
工+贝=贡
目+者=睹
品读古诗
裹
ɡuǒ
不要多写横
易写错
巧记:衣服里面藏个果。
包裹
裹住
字词揭秘
识字游戏
植树游戏
晶莹
和蔼
矿产
慷慨
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大方,不吝啬。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
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
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字词揭秘
恩赐
晶莹
璀璨
慷慨
和蔼可亲
滥用
枯竭
课堂小结
1.了解了会认的字,会写的字,你能说说你你记住了哪些字,会用哪些词吗?
2.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
1.辨字组词。
萤( )
蓝( )
资( )
竭( ) 慨( )
莹( )
篮( )
姿( )
渴( )
概(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精心——( ) 美丽——( )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18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的外观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精心保护
感谢观看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地球只有一个,体会作者对地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2.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并将其转化为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课前导读
图片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重点字词和大致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地球,去感受它的可爱和易碎。
2.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课文精讲
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一)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3)地球因为无私而可爱。
(出示: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
小结,:地球因为美丽而可爱,地球因为无私而可爱,怪不得航天员看到地球,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读。(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二)地球的容易破碎。
1.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出示课件】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
2.
地球因为“人为破坏”而容易破碎
(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
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1)哪个词告诉我们地球容易破碎?造成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2)理解“不加节制”。
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3)指导朗读。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你从哪个词读到了地球容易破碎?
(1)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感悟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3)理解“生态灾难”
A、你所了解的生态灾难有哪些?
B、课件播放“生态灾难”图片,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体会地球的易碎。
(4)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5)指导朗读。
小结: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因为人为肆意破坏,如今的地球早已不堪重负,伤痕累累了,回读宇航员感叹的句子,再次感受地球所面临的压力。
(三)感悟“无法移居”
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资源又是那么有限,这个星球不行,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吧!行吗?能不能就用你的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告诉我们人类无法移居?(列数字、举例子)
2.理解“至少”,感悟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用词严谨、准确。
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
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我们通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到目前为止,
地球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
2.出示:(引读)如果他被破坏了,我们是真的是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
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3.课堂小练笔:学到这儿,同学们的心情肯定非常沉重,现在,你可能有话说,想
对地球母亲说,想对破坏地球的人类说,也有的或许想对自己说的,拿出笔就把你心里
想说的话写一写吧!写后交流。?(环境保护我能做)
4.你们说的,也正是课文最后一段呼吁我们的。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
代吧!
5.总结全文,回读课题。
三、课文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课文从地球的美丽壮观、渺小,地球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等方面说明地球的可爱和易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呼吁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地球,了解地球的现状。
2.读诗歌《地球,母亲》。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2.小练笔:地球的自述。
板书设计:
18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保护地球
保护家园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介绍有关地球知识的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热爱。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基础百花园
一、辨字组词。
萤( )
蓝( )
资( )
竭( ) 慨( )
莹( )
篮( )
姿( )
渴( )
概( )
赐( ) 协( )
赌( )
薄( )
监( )
惕( ) 胁( )
睹( )
簿( )
滥( )
二、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一叶( )( )
( )( )提供
不加( )(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精心——( ) 美丽——(
提升训练营
四、选词填空。
结果 成果
后果
1.不听劝告,( )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 )的。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
希望 指望 愿望
4.想到月球去居住,( )是好的,但不可能实现。
5.我们( )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保护。
6.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 )了。
五、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多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思维大练兵
六、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句子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再生:__________ 滥用:__________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1)从文中“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课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辨字组词。
萤光
蓝色
资本
枯竭
慷慨
恩赐
协作
赌气
稀薄
监视
晶莹
篮球
姿势
干渴
气概
警惕
威胁
目睹
账簿
泛滥
2、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眼帘
交错
和蔼
扁舟
无私
节制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建设
困难
随便
丑陋
四、选词填空。
后果 结果 成果
愿望 希望 指望
五、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B D C A
六、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wéi nàn cún?
2.重新 不加节制
3.水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
4.(1)但是 转折
(2)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滥用化学品
(3)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现在的不
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
5.泥石流 沙尘暴 山体滑坡 土地沙漠化 干旱 水涝灾害?
6.(1)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2)用心灵播撒绿色的种子,用汗水犁出绿色的家园。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练习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枯竭”“再生”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通过学生多层次、多种方法的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使用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对课题的导入方法、解说要巧妙得当,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导读
图片导入
1.
谈话,孩子们,我们人类、动植物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哪就是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课件出示地球图片,这就是我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只有一个地球”。
3.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只有一个”你怎么理解?唯一的、绝无仅有的、没有第二个;你从课题中感受到了什么?(地球的宝贵、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带着你的感受大声地读课题。
4.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板书:说明文]?
本文就是说明一个地球。
二、自读感悟
1.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
(1)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自读检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交流:这篇文章写了关于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3)全班交流,明确,文章写了地球的外观、资源有限、无法移居、精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围绕“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来写的。
三、字词揭秘
?
??
1.我会认
师: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词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
那去掉拼音的帽子,我们再读一读吧。
2.我会写
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讲解“裹”“蔼”“滥”三个生字。
3.词语学习
你能把左边的词语和右边的解释正确地连在一起吗?
【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慷慨】大方,不吝啬。
【恩赐】旧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
【枯竭】(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
【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亲近。
四、课堂小结
1.了解了会认的字,会写的字,你能说说你你记住了哪些字,会用哪些词吗?
2.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
五、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萤( )
蓝( )
资( )
竭( ) 慨( )
莹( )
篮( )
姿( )
渴( )
概(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精心——( ) 美丽——( )
板书设计:
18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的外观
资源有限
无法移居
精心保护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我通过让学生猜谜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投影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对地球有初步认识。但整个教学都是以解决生字新词教学,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概括文章内容为主。学生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积极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