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植物激素(课件23页+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2 植物激素(课件23页+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10 17:36:2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2
植物激素
教案
课题
3.1.2
植物激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2、会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方法与过程目标:
知道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感悟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
会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生长素分布不均和植物向光弯曲的关系
【教学方法】
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观察图片,分析归纳
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花一碰就闭合了?
各抒己见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3.生长素是如何作用于植物?
植物激素:指某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探究实验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如图
3-6)。
播放顶端优势的视频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的作用和缺点
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
实验
用10-10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根的生长;
用10-8
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用10-6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和根的生长;
结论: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性不同
应用:防治杂草
小结: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能够对重力等刺激做出反应也是因为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
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生长素的形成、运输和作用
1.生长素的形成:
胚芽顶端的分生组织能分泌生长素。
2.生长素的输送:由上往下输送,其浓度分布受光照影响。
3.生长素的作用:低浓度时,能促进细胞生长、枝条生根、果实发育等。
高浓度时,反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如顶端优势,除草剂)。
播放生长素的作用视频
除草剂原理
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溶液的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作用敏感,而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
思考与讨论:要使一串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答案:把苹果和香蕉装到一个袋里,很快就熟了。



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当做除草剂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把所有的植物都杀死
;另一类是选择性除草剂。例如,化学物质
2,4-D
是最早应用的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
10毫克
/
升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但如果把浓度升高到质量浓度500~1000
毫克
/
升,就可使双子叶植物叶片卷缩,茎部肿胀,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死亡。
尝试分析找出
根据图片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根据图片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将生物和非生物按生物的特征进行区别
按教材中方法对植物进行观察
建立植物激素的概念
依次引导分析植物激素的特征
尝试让学生自己说出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引导分析总结
指导观察
【课堂练习】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内因是( C
)
A.温度高低不同
B.光照强度不同
C.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激素分布不均匀
2.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树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 C
 )
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产生生长素
D.具有较多的有机物
3.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D )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4.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C )
A.增加,以利其生长
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C.减少,以利其生长
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植物激素: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关系: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2
植物激素
学案
课题
3.1.2
植物激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2、会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方法与过程目标:知道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感悟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
会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分析生长素分布不均和植物向光弯曲的关系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植物激素:指某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分布_________3.生长素的作用和缺点:作用:(1)能_________植物的生长(2)能_________扦插枝条生根(3)_________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缺点:浓度过大时,会_________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除生长素外,植物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花一碰就闭合了?
【合作探究】
植物激素:指某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探究实验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如图
3-6)。练一练: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内因是( 
)A.温度高低不同
B.光照强度不同C.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激素分布不均匀2.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树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  )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产生生长素
D.具有较多的有机物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的作用和缺点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防治杂草小结: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能够对重力等刺激做出反应也是因为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练一练3.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4.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A.增加,以利其生长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C.减少,以利其生长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植物激素的概念是什么?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关系?
【课堂练习】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B.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C.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D.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2.在农业上,利用生长素除杂草的原理是(  )A.生长素能分泌杀死杂草的毒素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C.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导致杂草的死亡D.任何浓度的生长素都会导致杂草的死亡3.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D.放入冷库中低温保存4.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5.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幼苗弯向光源生长(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单侧光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B.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快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6.为了使棉花增产,在棉苗生长时需进行“打顶”管理,其原理是( 
 )A.促使侧芽产生大量生长素,使侧芽尽快发育成侧枝B.使侧芽无生长素,解除了侧芽受到的抑制,有利于侧芽的发育C.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解除侧芽所受的抑制,有利于侧芽的发育D.与侧芽无关,是为了解除对根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根的生长7.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8.如图所示,将燕麦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块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单侧照光后,琼脂内生长素的含量( 
 )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匀9.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组,在考察云南天坑时,在天坑的地下河中发现了新的物种——盲鱼。影响地下河里的盲鱼视力退化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大气压
D.水质10.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A.水
B.氧气
C.生长素
D.二氧化碳11.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成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此实验可以说明
(
)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B.植物茎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水分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需光线13.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1)我们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会作出反应,它的叶会_____________。(2)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比较下图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长素是由胚芽哪个部分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回答:(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_,生长但不弯曲的是_______,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__。(2)该实验证明: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15.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_____引起的。(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2.【答案】不均匀
3.【答案】作用:(1)促进(2)促进(3)促进
缺点:抑制
4.【答案】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合作探究:练一练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课堂练习: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1)下垂(或合拢);
(2)尖端(或顶端或顶部)
14.【答案】(1)C;B;A、D;E
(2)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5.【答案】(1)不均匀(2)顶芽(3)子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植物激素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有些植物的花一碰就闭合了?
向日葵
这与植物的激素有关!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3.生长素是如何作用于植物?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指某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左边转基因植株的生长素含量为正常的5倍。
生长素
探究实验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如图
3-6)。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生长素
生长素
含量多
背光侧
生长较快
向光侧
生长素
含量少
生长较慢
单侧光
照射
细胞体积大
细胞体积小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顶端优势的视频
生长素的作用和缺点
作用:
(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
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
防治杂草
用10-10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根的生长;
用10-8
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用10-6moI/L生长素处理,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和根的生长;
结论: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性不同
实验
小结
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能够对重力等刺激做出反应也是因为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
1.生长素的形成:
胚芽顶端的分生组织能分泌生长素。
高浓度时,反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如顶端优势,除草剂)。
生长素的形成、运输和作用
2.生长素的输送:由上往下输送,其浓度分布受光照影响。
3.生长素的作用:低浓度时,能促进细胞生长、枝条生根、果实发育等。
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除草剂原理
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溶液的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作用敏感,而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
生长素的作用视频
思考与讨论
要使一串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答案:把苹果和香蕉装到一个袋里,很快就熟了。

如何让末成熟的香蕉快点成熟?
原理: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乙烯气体,可促进香蕉提早成熟。
将末成熟的香蕉和已成熟的苹果放进同一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当做除草剂使用,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把所有的植物都杀死
;另一类是选择性除草剂。例如,化学物质
2,4-D
是最早应用的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
10毫克
/
升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但如果把浓度升高到质量浓度500~1000
毫克
/
升,就可使双子叶植物叶片卷缩,茎部肿胀,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死亡。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课堂练习
2.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树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 
 )
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产生生长素
D.具有较多的有机物
C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内因是( 
 )
A.温度高低不同
B.光照强度不同
C.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激素分布不均匀
C
课堂练习
3.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D
4.棉花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  )
A.增加,以利其生长
B.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C.减少,以利其生长
D.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C
课堂总结
植物激素: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关系: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教学板书
植物激素
生长素
赤霉素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