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0 19:5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散 步
莫怀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4、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信服 ( ) 嫩芽( )分歧( )
拆散( )委屈( ) 霎时( )
水波粼粼( ) 各得其所( )
xìn fú
nèn yá
chāi sàn
wěi qū
shuǐ bō lín lín
gè dé qí suǒ
检查字词
fēn qí
shà shí
分歧:
各得其所: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朗读要求:
(1)音准;(2)句逗的停顿;(3)语气、语调、文章的感情基调、语速、重音的处理。
朗读课文
通过讨论,统一意见:本文基调愉快而深沉;语调平稳,不亦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并含有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四自然段应快些,第六、八自然段应慢些。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快速抢答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F、结局:
B、散步的地点是:    
C、散步的季节是:   
E、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D、记叙的事情是:
祖孙三代初春在田野里散步
围绕“散步”写了哪几件事
劝散步
散步
散步的分歧和决定
背着母亲、儿子散步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相亲相爱,和谐温馨的幸福家庭
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请给文中的四个人物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并说出理由?
( )的“我” ( )的母亲
( )的妻子 ( )的儿子
孝顺
善解人意
贤惠
聪明、乖巧
合作探究,理解亲情
假如您有一束美丽的花,请您把它送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并请说说理由
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 是走小路吧!”
母亲
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妻子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儿子
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读最后一段)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所以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散步(分歧)
尊老爱幼

中 见


《散步》能不能换个标题?
思考:换了之后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
《散步》是意于言外,借散步这件小事来讲述尊老爱幼这个大的道理。
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散步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庭小事,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莫怀戚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的写法。同学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到平日的写作中。(小题大做)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语言赏析
明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暗示“生命”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珍爱生命)
第三自然段中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和“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两个反复的“太迟了”,生动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的焦灼和对母亲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后面的“总算”两字生动表露了“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和对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的庆幸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慈母的诚挚孝敬之情。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运用这种结构大致相同,内容相关或相对的对称句式,句子整齐匀称,具有形式美,读起来连贯流畅,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很好地强化了所表达的内容。
本文通过 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
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 生活情趣,体现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主 旨
游 子 吟
孟 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我们的快乐是父母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父母眼中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永远也走不出父母的心灵广场。
_____风语
拓展延伸
阅读背诵
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例: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家,是
家,是
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一根生命的链条,老年、中年、幼年,生命就像永远也达不到终点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您知道家庭“Family”这个词的意味着什么吗?
家庭(FAMILY)
爸 —— Father
和 —— And
妈 —— Mother
我 —— I
爱 —— Love
你 —— You

住我家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
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
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
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亲情不仅仅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衣,它也不仅仅是深夜里母亲为你煮的一杯热粥;亲情更应该是你用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它更应该是母亲疲惫时你体贴地揉肩捶背。亲情不单只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诉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靠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默默无闻的回报。
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洗脚、洗衣、梳头、揉肩、捶背、陪父母散步等)并将这一过程及自己的感受和父母的反应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