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初一语文 上 册
2020 年 月 日 主备教师:
课题 散步 课时 1
文本研读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一个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创意说明 根据单元目标和单元写作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和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要求学生了解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初步学会观察生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真情真感。
活动组织
预习作业
共性设计 个性完善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将围绕“《散步》是不是一篇好的叙事散文?”这个话题展开。
二、波澜起伏的散步经过
1、建议你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面带笑容)
读完后,思考:文章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用一个词概括:散步
(2)用一句话概括:人物、时间、地点
一家人祖孙三代来到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3)用一段话概括: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如何解决的?故事的结局是?
……,散步过程中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后来母亲因疼爱孙子,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他们走得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从情节来看,“散步”这一故事写得如何?
明:先写“散步”的前奏曲:
第1节:点题,交代散步的地点和人物。
第2节:追叙“我”说服母亲出来散步的经过和缘由。
第3节:写“我”为母亲又熬过一个冬天而感到万分庆幸的心情。
接着写:
第4节:写一家人步入田野,看到的景色以及产生的联想。
第5节:写因儿子的呼吁而引发的散步之趣。
第6节:写发生分歧,情节顿生波折。
第7节:写母亲变了主意,一波又起。
第8节:特写“我”背母亲,妻背儿子的动人情景,在高潮中巧妙作结。
小结:这篇叙事散文结构非常精巧,紧紧围绕“散步”来写,并将“散步”这一平常的生活小事,写得波澜起伏。
三、揣摩富有情味的语言,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一)建议你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读完后,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要求:这个标题能体现你对文章的理解。
拟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来拟,比如:三代同行
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拟题,也可以从文章着力表现的主题来拟题。
参考:情满小路、整个世界的分量、沉重的责任、承前启后的责任……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二)情满小路
1、赏读第一节
(1)朗读
(2)去掉两个“我的”,再读。
(3)有何不同?
浓浓的情味
2、细读文章第2——4节,体会文字间的挚爱深情,用“深情渗透在这一句或这个词中”来交流。
(三)沉重的责任
1、品读“一霎时……我想……走大路”
(1)“我”把小小分歧的处理,想象成“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明:读出了“我”对家庭重大的责任感,读出了“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2)有人说“拆散”一词,与文章温馨的氛围不一致,还是用“分开”好,你认为呢?
明:“拆散”一词更能体现“我”左右为难时的无奈。一边是年迈的母亲,一边是幼小的儿子,面临抉择,左右为难。
最终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理由是: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言下之意,便是陪同母亲的时间不长了。
人生最悲哀最无奈的事情之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在“我”最终坚定地说出“走大路”前的那几秒时间,有多少犹豫、多少无奈、多少急迫、多少悲哀在心中交织缠绕啊!
这是“我”作为一个当家男子的细腻的体验,也是“我”肩上扛着的沉甸甸的责任。
(3)朗读“走大路”这句话
2、品读最后一段
(1)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自己先朗读揣摩,再请同学朗读。
(2)“但我和妻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富有深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从年龄上来看:“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母亲是老年人,儿子是孩子。
对中年人来说,老人健康养老,小孩快乐成长,这就是全部,就是整个世界。(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中年人责无旁贷。)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中年人,“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写出了对生活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这让我想起来很久前读过的一篇文章:《我背的不是重量》
通往山顶寺院的山路难行,一位朝圣者尽管只背了一点点行李,可还是气喘吁吁。一位不到10岁的女孩背着一个胖男孩从他身边缓缓走过,他看到后说:“孩子,你一定很疲惫。”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重量,我背的不是重量,是我的弟弟。”爱不是负担,责任也不是负累,而是一种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
(4)“浓浓的挚爱亲情”、“中年人的责任”这一主题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明:富有情味的语言、适当穿插的议论
(四)以小见大
文章所写的“散步”只是件小事,但文字间却充溢着浓浓的挚爱亲情,透过这个亲情小故事,作者还开掘出了作为中年人应担负的责任,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意,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以小见大”。
四、课堂小结
《散步》是不是一篇好的叙事散文?
《散步》有着:
波澜起伏的情节
富有情味的语言
以小见大的手法
适当穿插的议论
五、写作
模仿《散步》,写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要求:融入真情实感,情节力求跌宕有致,适当穿插议论,写出意义。
作业布置
教后随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