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变色龙》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0 20:13:42

文档简介

6
变色龙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
课文。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
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阅读小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品味生活,
感悟人生。??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1.理清奥楚蔑洛夫“变”的过程,把握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2.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3.感受批评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边读边悟
(1)预读课文。要求:疏通大致情节,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变色龙的图片导入(投影变色龙的动物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这几幅图片,都是变色龙。“变色龙”原是一种蜥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投影显示)。自然界中的变色龙为保护自己而变色,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也是如此,为了不同的目的,出尔反尔,变化无常。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认识生活中的“变色龙”。
二、走近作者
谁能介绍作者契诃夫的相关情况吗?
(学生述说课前预习作者的常识)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同时又是一位喜剧革新家,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三、走近课文
契诃夫是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在文学世界中也是重量级的,《变色龙》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很快被译成各国的文字,反响极大。俄国《正义晚报》的记者整天忙于采访,没有来得及读《变色龙》,在一次和剧作家、导演等朋友的聚会中问到小说的内容,朋友们概括地告诉他小说讲了什么事件。
如果你就是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说?
(学生迅速读课文,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
1.画出文中的疑难字词。
2.标出文章的节号。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内容概括中抓住人物、事件等要素。)
可以概括为: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
四、走近事件
记者对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进一步采访,了解事件的具体过程,他来到了事件发生的街头,向人们采访。
如果你就是居住街头的人,你如何向他介绍?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反复(变化)判了几次?都是怎样判的?
奥楚蔑洛夫处理了六次:不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疯狗、下贱胚子、野狗;是将军家的狗时,狗是那么小、名贵的、怪伶俐的。(板书要点)
2.奥楚蔑洛夫不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狗的主人是谁
3.你能把这件事的过程完整地讲一下吗?
学生根据文中的判定和变化,复述课文内容。
五、走近人物
1.思考:“变色龙”在文中指谁?他被称为变色龙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根据形势变化反复改变自己对案件的裁判,如同变色龙一样。(板书: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2.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一共“变”了几次?完成表格
原因
对小狗
对赫留金
起初
听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变
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变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下贱胚子
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变
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变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变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3.奥楚蔑洛夫每次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变化的依据:狗主人的身份
变的是对事实的态度,不变的是他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劣人格。
4.感受人物
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你认为的精彩片段,体会其中人物善变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由组合,分配角色,其余学生听后,针对对人物性格的展示情况作以评点。)
角色分配:
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其它部分和旁白
六、走近现实 
《变色龙》写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竭力强化警察统治,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作者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的同时,刻画了赫留金和观众形象,揭露他们猥琐庸俗、顺应时势的痼疾,不仅映衬了沙皇警官的专横和善变,而且展现了小市民的劣根性,促使人们正视严峻的现实,认识这种弊病蔓延发展的严重后果,客观上显示了这种劣根性不改造,社会就无法长进的思想意义。
七、拓展延伸
1.从这桩案子审理的结果看,人不如狗,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的有关狗的俗语或成语。
2.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变色龙
一、巩固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kuí(
)梧   
伶俐(
) 
 
径自(
)
契诃夫(
)
kǎn(
)肩
旗zhì(
)
醋栗(
)
恐吓(
)
畜生(
)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从商店里(
)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②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
)他一顿!?
③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
)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A.伸  教育  娇贵
B.冒  批评  高贵
C.探  教训  名贵
D.钻  惩罚  宝贵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②有些动物善于通过改变身上的颜色来隐蔽自己。
B.①他是个荒唐的家伙,长官!
②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C.①“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
②我来收拾残局!
D.①(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②他什么话也没说,拿着铁锹径自出了家门。
二、思考探究
4.
简析“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句话中“钻”字的表达效果。
5.你是怎样理解文中围观者的“笑”的?
参考答案
1.

líng
jìng





chù
2.
C
3.
D
4.“钻”字既写出了人群聚集之快,又表现出他们急于看热闹的无聊心态。
5.
从围观者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在沙皇黑暗统治下民众成了无聊的看客,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心,从而揭露和讽刺了民众愚昧的思想与麻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