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5.4 眼睛和眼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0 19: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
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如图是常见的视力缺陷成像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是近视眼,乙图表示是远视眼???????????B.?甲图表示的是远视眼,乙图表示是近视眼
C.?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近视眼?????????????????????????????D.?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远视眼
2.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3.图中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
A.???????????B.???????????C.???????????D.??
4.如图是近视眼看物体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眼睛近视是因为(??)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5.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  )
A.?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B.?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
C.?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D.?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6.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7.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眼只适宜在空气中看东西
B.?在水中睁眼看东西时,水进入眼中影响视力
C.?水中光线太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太少,人无法看清物体
D.?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共7题;共15分)
8.如图,________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9.人脸识别仪可以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此装置的镜头为________镜,这种镜头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眼,若想使拍摄的图象变大,人脸应该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镜头。
10.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
?
11.青少年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游戏,容易造成眼睛离得近,手机强光线刺激眼睛易疲劳,长期会形成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________的眼镜。
12.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_(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13.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________,现在我市学生很多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时就如下图中的________,而矫正后则变为下图中的________?。
14.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如图所示,从图中现象可看出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
三、作图题(共3题;共12分)
15.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左下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16.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和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
17.请在图甲中画出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在图乙虚线框内填人适当透镜矫正近视眼。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2分)
18.由于不良学习习惯和上网游戏、偏食等因素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与近视相关的部分探究活动。
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实验中的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
(2)图丙、丁中的________(选填“丙”或“丁”)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小王同学的眼睛也患了近视,近段时间看黑板上的字模糊,他应选用如图戊所示中的哪一种透镜来矫正________。(请填A、B、C、D序号)
19.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________,此透镜它的折光能力较________(选填“强”或“弱”),三幅图中模拟远视眼晶状体的是图________.
(2)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
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________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20.小强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光具座、火柴等器材。
(1)小强组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和蜡烛如上图所示摆放,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透镜移近8cm,再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由此小强猜想: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虚像。要验证小强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进行的实验步骤为:取下光屏,手持光屏在右侧同一水平高度继续向右移动,屏上始终没有烛焰清晰的像,于是在透镜右侧________观察,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再将光屏移到蜡烛左侧并左右移动,在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即验证小强的结论正确。
(2)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____图。
五、综合题(共3题;共30分)
21.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________、________。
22.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问题:
(1)通常同一物体,人由远及近看会觉得它变得清楚且大些,这是因为人看物体的________变大.
(2)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
(3)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2.【答案】
A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高老师看近处物体时戴上眼镜,看远处物体时摘下眼镜,这说明高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高老师是远视眼;
所以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即需戴凸透镜矫正;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此图中通过凹透镜恰好成在视网膜上,故是近视眼的矫正,故符合题意;
B、该选项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故不符合题意;
C、此选项中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是近视眼,故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中通过凸透镜恰好成在视网膜上,故是远视眼的矫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4.【答案】
B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由图中和物理知识可知: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5.【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
6.【答案】
B
【解析】【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解答】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③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7.【答案】
D
【解析】【解答】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故选D。
【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不同。
二、填空题
8.【答案】甲;凸
【解析】【解答】解:远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知,甲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故答案为:甲;凸.【分析】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9.【答案】凸透;远视;靠近
【解析】【解答】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拍摄的图象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人脸应该靠近镜头.
故答案为:凸透;远视;靠近.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0.【答案】会聚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会聚.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
11.【答案】凹透镜
【解析】【解答】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晶状体长期处于压迫状态,容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要用凹透镜矫正.
12.【答案】乙;近视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甲是凸透镜;通过乙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光线延迟会聚,即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乙;近视.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3.【答案】照相机;丙;甲
【解析】【解答】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因近视眼的产生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如图丙;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如图甲。
故答案为:
【分析】近视眼的产生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4.【答案】远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远.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2)近视眼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
三、作图题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由于眼睛是近视眼,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在眼睛前加凹透镜;这样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再经过晶状体后会聚于视网膜上。【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矫正后会聚于视网膜上,矫正佩戴凹透镜.
16.【答案】
解:
左图中平行光经透镜后变得会聚,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为凸透镜;
中图的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
右图中,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
【解析】【分析】(1)判断透镜类型的关键是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如果光线被会聚了就是凸透镜,如果光线被发散了就是凹透镜.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凸,焦距变长,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发散透镜矫正
17.【答案】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强,使得所成像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为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使所成的像往后移,如图:
【分析】知道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折射能力强,使得所成像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故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视网膜;凸透镜
(2)丙;D
【解析】【解答】(1)根据眼睛的构造和凸透镜成像过程可知,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球中的视网膜。(2)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属于近视眼的是丙图;
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
图戊的透镜ABC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D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小王同学的眼睛患了近视,他应选用如图戊所示中的D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像成在视网膜前,可以利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19.【答案】
(1)乙;强;丙
(2)大于;发散
【解析】【解答】(1)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甲图焦距为10cm,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甲大,所以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焦距越小,
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丙模拟的是远视眼.
(2)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1)乙;强;丙;(2)大于;发散.
【分析】透镜中间凸得越厉害,其焦距越短;根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可确定模拟远视眼的图;近视眼的矫正配的是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周围比中间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答案】
(1)通过透镜(向蜡烛方向)
(2)丁
【解析】【解答】(1)透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像是虚像,此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故需要在透右侧通过透镜来观察;(2)矫正远视眼应利用凸透镜,使光线在进入眼睛之前先会聚一下,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只有丁符合要求。
【分析】本题考查了观察虚像的方法以及远视眼的矫正,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要看到这个虚像用眼睛直接透过凸透镜朝烛焰方向观察;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五、综合题
21.【答案】
(1)C
(2)D
(3)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解答】(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选C;(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故选D;(3)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掌握眼睛的视物原理及近视眼的矫正办法。
22.【答案】
(1)晶状体;会聚;底片
(2)倒立;缩小;实;焦距可以调节
【解析】【解答】(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当看物体时,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2)照相机成像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焦距可以调节。
【分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3.【答案】
(1)视角
(2)12.5
(3)后;变小
【解析】【解答】解:(1)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它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物体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体大,物体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就感觉到物体小;
(2)正常人眼睛的看物体最清晰、最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即为明视距离为25厘米;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如能清晰看到镜中的像,就必须人到像的距离为25厘米,那么人到镜的距离为人到像距离的一半,即为12.5厘米;
(3)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视角;(2)12.5;(3)后;变小.
【分析】(1)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视角: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
(2)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且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3)人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从远处来几乎是平行的,看近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是从一点发散出来的;当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否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