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10 20:2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3.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小丽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她在镜中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2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汽车的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  
  
 
 的特点可知,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可以呈现在玻璃的___________方,从而有效避免干扰司机的视觉。在漆黑的夜晚,当车开启远光灯时,可发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着 
 
传播的。
4、身高
170cm
的小慧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正常使用的挂钟的指针如图
所示。由此可知识,她在平面镜的像高是 
 cm,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
5、如图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相交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6、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
7、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 
 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你将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写在所给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24分)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8、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A.????????B.?????????C.???????D.?
9、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
C.?手影
?????????????????????????????????D.?日全食
10、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
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1、如图所示,字母“F”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A.???????????B.?????????????C.????????????D.?
12、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
B.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行车安全
C.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
13、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14、小光同学在游泳池边上,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当水面平静时,站在小光身边的小钟同学看到在水中的牌子上的情景是
?
A.?????????????B.?????????C.????????D.??
1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6、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7、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探究与实验(每空2分,共34分)
1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从而确定___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