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因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一九五六年拆除。八一年在原址南面五百米处重建,于八五年竣工。《寰宇记》,“昔费祎〔yi1〕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2、茫茫:辽阔的样子。
3、九派:九条支流。相传古时在江西湖北一带有九条支流汇入长江。
4、一线:指京汉和粤汉铁路,即今之京广线。
5、龟蛇: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汉阳,形如龟;蛇山在武昌,形如蛇。两山隔江对峙。
6、黄鹤知何去:唐崔颢有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一樽还酹江月”。
题解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一日,国民党军队缴了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枪,次日,又向罢工示威的工人开枪。在长沙,五月二十一日,何键、许克详开始捕杀共产党员,中共湖南省委退让,取消了十万农军进攻长沙的计划。毛泽东当时在武汉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中共五大上,毛提出的“迅速加强土地斗争”的建议未能得到讨论。毛泽东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把妻子和三个孩子送回了湖南。
二七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清党”,国共两党彻底分裂。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3、逶迤(wei1 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4、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5、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6、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7、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1、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2、望断:望尽。
3、屈指:屈指计算。
4、红旗:一九五七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一九六一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该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报》。
5、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6、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
贺新郎·别友
1923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注释】
1、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古诗十九首》之十,"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
4、横塘: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hao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5、凭割断:请割断之意。
6、翥(zhu4):奋飞。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堕,云横翥。"
【题解】
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