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古诗二首 敕勒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0 21:3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策马扬鞭高声唱 爱我美丽的家乡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并体会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体会敕勒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以“歌”入题,介绍诗歌朝代及民族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在什么情况下唱歌?
板书课题,讲解,齐读课题。
敕勒,指敕勒人;敕勒歌,就是敕勒人所唱的歌。
3、介绍敕勒族,了解其民族、地域特点,板书课题。
敕勒人,生活在1500年前的中国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敕勒人饲养牛羊,逐草而居——哪里有水草,他们就把牛羊赶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家安在哪里,一个个圆顶大帐篷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用自己的独特语言歌唱自己的家乡,歌唱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播放音乐范读视频,欣赏诗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讲解:野的读音,古音读ya ,现在统一读ye
学生练习朗读,初步识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识字指导。
出示生字词认读(6个生字——似、庐、笼、盖、苍、茫)
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认读词语
指名朗读诗歌,评价字音是否准确。
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同桌互助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推荐读,读正确,读流利。
师生配合读,读出节奏和民歌的韵味。
看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练习朗读。
学习诗歌,理解感受诗歌意境
紧扣“歌”的特点,借助图片,学习第一句
“川”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人居住的大草原,在我国北方,今天的内蒙古、阴山一带。
播放图片,理解地域特点。
看了图片,你觉得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在敕勒人眼里,天是什么样的?地又是什么样的?
理解“穹庐”,图片出示蒙古包,指导理解。(敕勒人用自己熟悉和最亲近的帐篷的圆顶来比喻辽阔的天空,形象可爱。)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指读: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生合作读:我来用敕勒人的话来说,你们来读诗歌。
男生、女生赛读,齐读
3、小结:这一句,交代了敕勒人生活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草原的辽阔,和他们对自己家园的喜爱。(板书:喜爱)
4、借助插图,发挥想象,学习第二句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你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大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天蓝蓝的,草原没有边际)
理解“苍苍”“茫茫”。板书:天苍苍 野茫茫
看图想象,指导朗读。
一切都是那么辽阔,那么安静。忽然,一阵风吹过,草儿低下了身子,弯下了腰。这时候,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象,引读,理解,感受草原的壮美、富饶。
5、小结:这一句,辽阔安静的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辽阔的天空,壮丽的草原,风中的牛羊,让我们感受到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的赞美。板书:赞美
6、欣赏画面,听歌曲《天堂》
深情的歌唱,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辽阔的草原,看到了巍巍的群山,鲜嫩的水草,肥美的牛羊。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推荐诗歌,拓展积累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推荐北朝民歌的另外两首名作。这两首民歌和敕勒歌一样,语言明白如话,风格豪爽,塑造了两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企喻歌》(其一)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坡。
《木兰辞》(节选)
开我东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理解。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集体讨论。
练习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热爱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