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5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5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0 21: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看图讲故事
一、文本解读
《看图讲故事》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分三大部分。
一是幽默图。连环画出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父与子》中的一个幽默故事《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原图呈现的内容分别为:妈妈问:“该吃晚饭了,儿子去了哪里?”爸爸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正在入迷地看一本书。“还不去吃饭!”爸爸说完成瞟了一眼书。儿子和妈妈坐在餐桌旁,等着爸爸来吃饭。妈妈说:“去看看你爸爸到底在干什么!”爸爸正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地看着那本书呢!这六幅连环画幽默生动地呈现了“书比美味的饭菜更加诱人”的主题。
教材呈现出了前五幅图,要求前后联系想象最后一幅图。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会了看多幅图的连环画,具备一定的看图经验,想象故事内容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对于幽默故事的续编想象,还是第一次,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对于最后一幅图的想象,不作限定,可以合理推理,可以幽默搞笑,也可以出乎意料。
二是交际要求。教材呈现了两大要求。一是看懂图意,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将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二要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进行故事续编。
三是交际提示。“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部编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一直以“听”“说”能力的发展为纽带,构建了螺旋上升的口语交际体系,指出了本次口语交际“听”和“说”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听”要注意用心听,别人讲故事时,要先辨别他讲的是哪幅图,并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应的图画上,提高听的质量。同时要注意听的礼貌,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打断他人,不能私下讲话,不做其他动作。注意力集中在说话者身上;“说”要按照顺序,讲清图意,表达清晰,语句连贯,声音响亮,并在此基础上注意讲故事的生动性和幽默性。
本课教学内容明确,故事内容幽默有趣,二年级孩子很感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欲望,并创设故事相对应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本课交际要求,在实践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实践中真正获得交际的能力。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这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我们要利用好这个资源。
本课口语交际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二年级的孩子,倾听习惯还有待提高,倾听能力还不是很强。不少学生只会听教师讲课,不太会听同学发言。本课教学可以有效弥补这点。二年级孩子虽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仍存在紧张退缩,发言声音轻微的情况,讲故事也欠缺生动连贯性。本课的教学,在“听”“说”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听”和“说”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
2.引导学生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能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重点】
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做到吐字清楚、语句连贯。
三、核心内容
因为这次的口语交际内容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四次口语交际中的最后一次,所以结合一年级上下册及二年级上册前三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特制订了本次口语交际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如下:
项 目
具体内容
语言内容

讲故事时,声音要大,吐字要清楚,把每幅图的内容讲清楚;按故事发生的顺序来讲;他的故事是否有有趣的结尾。

注意听别人说话,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仔细听,他是否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讲的;没听清时,要有礼貌的提问。
思维内容
梳理画面的前后联系与内在逻辑
方法内容
(1)可以适当增加动作、表情、目光投射等方法加强互动;
(2)运用提问引发思考、语言修饰等方法吸引听众
四、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 激趣导入 明确要求
1.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读书。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就是——《父与子》漫画集。(齐读)
2.《父与子》是由德国的著名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先生创作的,我们可以亲切的称呼他 “卜劳恩先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近这对父子,一起感受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揭示题目,明确要求
师:这对父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你看,他们来了,快睁大你的眼睛看一看吧。
出示漫画(大约隔10秒左右出示下一幅图)
每更换一格漫画,老师会有语言提示,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比如:要吃饭了,少了谁呢?儿子在干什么?儿子去吃饭了,爸爸又干什么呢?这里又少了谁呢?看看妈妈的手势,妈妈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照图画,讲一讲这一家三口的故事。
揭题:看图讲故事。谁能讲好这一家三口的故事,将当选“故事大王”,得到小星星奖励;谁能用心地倾听,将当选“最美观众”,也将得到小星星奖励。
板块二 指导看图 想象结尾
1.整体观察,说说大概内容
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说说了,这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指二三名同学,要求用一句话说一说)
2.想象故事结尾
师: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这组漫画一共有6格。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格。呀,怎么是空白的?我们认真的来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爸爸去哪儿了呢?给这个漫画故事加一个有趣而又合理的结尾。自己静静地思考一分钟。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想到的故事结尾与同桌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交流你设计的有趣的结尾。
生1:我们组设计的结尾是:儿子回到房间一看,爸爸正坐在椅子上等着他呢。儿子奇怪地问:“爸爸,你怎么不吃饭呀?”爸爸微笑着说:“吃饭等人的滋味不好受吧?”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结尾有趣吗?
生2:我觉得挺有趣的,爸爸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了儿子。
生3:我们组设计的结尾是,爸爸被书吸引住了,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儿子看着爸爸,也忍不住了,干脆一起趴在地板上看起书来,他们都忘了吃饭。
生4:我们组设计的结尾是:儿子走出房间,看见爸爸也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自己刚才看的那本书。因为第三幅图上画着,儿子走出门去,爸爸却弯着腰看起了地上那本书,所以我们觉得爸爸也被书迷住了。
师:掌声鼓励,他们组能联系前面的漫画内容来想象,真会思考。
3.关注细节。
师:我们明白了这组漫画的大概意思,但看漫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图中的细节,图中这样的小细节你注意到了吗?(用红色圆圈在图片中圈出)如:问号位置的变化、饭菜的变化、妈妈的手势等等)。
预设:问号位置的变化。师:从这里的变化你看懂了什么?
预设:饭菜的变化。师:原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到后来变凉了,说明了什么?妈妈的心情会怎么样?
预设:妈妈手势的变化。师:妈妈的手势为什么会发生了变化?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板块三 猜图游戏 练讲故事
1.猜图游戏
师:过渡: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是否知道了每一幅图的内容,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叫“我说你猜”。
游戏规则:自己选择其中任意的一幅图,讲清楚图意,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来。自己练习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想来讲一讲? (六位同学上台讲故事)
2.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师:六位同学按顺序站好,按顺序再次讲故事。
3.像这样按照顺序把故事连起来讲,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同桌之间交流、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故事大王”、“最美观众”的评选马上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指名学生练讲,展示两组。)
出示标准:
“故事大王”评选标准:声音要大,吐字要清楚。
讲清楚图中讲的是什么。
可以加上动作、表情。
“最美观众”评选标准:不乱插嘴,不做小动作;
注意听,知道他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仔细听,可对他人的故事进行补充,或评价。
板块四 小组合作 精彩演绎
1.这一家三口的有趣故事,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来演一演这个有意思的故事?
2.幽默搞笑的故事,要演到观众发笑,但演员自己却不能笑,如果你能演这个故事,便能当选最终的“故事大王”。
(1)小组分配角色,一人演爸爸,一人演妈妈,一人演儿子,一人作旁白。对照角色演好故事。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
板块五 总结回顾 阅读推介
1.师:其实《父与子》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再来欣赏几组。
课件出示几组漫画,教师不做讲解。
2.推介阅读。
师:我在同学们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有的都乐出声了,是不是很有趣?《父与子》漫画集约有200多组漫画,描绘的都是父子之间的生活琐事,虽然都是平常小事,但读者看了会不由得发笑。我们可以将《父与子》这本书买回家,运用学到的欣赏漫画的方法,寻找书中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看图讲故事
整体观察
关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