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与一半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或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中,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
2、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互逆关系。
4、培养学生观察、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操作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并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教学难点:
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在实际情境中初步体会加倍的含义
1、师:今天早上你们的早餐吃了什么呀?
(小笼包、馒头、馄饨……)
师:(出示图片)小胖在吃小笼包,看,他吃了几只小笼包?
生:4只小笼包。
师:可是小胖怎么愁眉苦脸的呀?
生:他觉得太少了,吃不饱。
师:小胖说话了,(课件演示:“4只太少,加倍”)。你们知道他想要吃几只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8只。
生:4+4=8
生:4的加倍就是8。
生:原来有4只小笼包,再添上同样多的小笼包,就是8只。
师:你们都观察到了小胖说的加倍(放大“加倍”),在这里,你觉得“加倍”是什么意思呢?(板贴“加倍”)
生:加倍就是再加一份。
生:加倍就是比如原来有4个再加上4个。
师:果然,服务员又给小胖拿来了一盘。(出示图片)
师:原来有4只小笼包,又添加了同样多的一份,4只小笼包,这就是4只小笼包的加倍。
2、情境:你们知道他们的加倍是多少吗?
(1)2只苹果的加倍(图片)
生:原来有2只苹果,再添加2只苹果。
(2)3本数学本子的加倍(实物)
师:请你拿出3本数学本子的加倍。(给学生数学本子)(有数学、语文、英语本子若干)
生:3本数学本子,再添加3本数学本子。
师:同样是本子,可以拿语文本子吗?
生:不可以,要一样的东西。
师小结:2只苹果再添上同样的2只苹果,这就是2只苹果的加倍;3本数学本子再添上同样的3本数学本子,这就是3本数学本子的加倍。
二.探究新知
探究1:学习目标:通过摆小圆片的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加倍”含义的理解。
师:那么多实物,我们能都用同样的物体来表示吗?我这里有我们的小工具-双色片。
1、师:回到刚才的小笼包!一片双色片代表1只小笼包,4只小笼包的加倍是多少?你能摆出来吗?说说你摆的过程?
(黑板出示若干双色片,同色)
生:原来有4个,加倍就是加上同样多的一份,所以我又摆了4个双色片。
师:原来有4个,加上同样的4个,这就是4的加倍。(手指一圈板书中的双色片,出示“4的加倍”)
师:这里的4个双色片表示什么?这里的4个又表示什么呢?
生:这里的4个双色片表示原来的4个小笼包,这里的4个表示后来又添加的4个小笼包。
师:是啊,这2个4的含义可不同哦。
2、师:再来看看刚才的苹果图、本子图(媒体),选择其中一个,也要照样子摆一摆。(学生上黑板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2只苹果,又添上了同样的2只苹果,这就是2只苹果的加倍。
原来有3本本子,又添上3本本子,这就是3本本子的加倍(学生手指一圈)
3、师:老师这里有5个双色片的(媒体),你能摆出它的加倍吗?(独立完成)
(汇报:先摆几片,再摆几片)
生:我是这样摆的,先摆5个,再摆5个。
师结:原来有5个双色片,再摆上同样的5个双色片,这就是5个双色片的加倍。
探究2:学习目标: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会求一个数的加倍。
师:每次摆小圆片也很麻烦,能不能用算式表示解决呢?
1、师:我们已经摆了这么多。4的加倍是几?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4→加倍)
生:4+4=8
生:4的加倍是8。
师:这里的4,4,8表示什么?
生:第一个4是原来的4个,第二个4是添加的4个,8是加倍后的结果。
师:是啊,因为4+4=8,所以4的加倍是8.(跟我一起学着说一说)
2、师:那2的加倍是几呢?
汇报:因为2+2=4,所以2的加倍是4。
师:3的加倍,5的加倍又分别是几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因为……所以……
师:怎么求一个数加倍后的结果呢?
师:求一个数的加倍是几,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一个数加上它自己就是这个数的加倍。
3、跟进练习(课堂练习纸)
6→加倍()
9→加倍()
()→加倍2
师:你们加倍的小本领学得真不错。
探究3:学习目标:知道一半的含义,
会求一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1、师:小胖的胃口可真好!小巧就不同了,她只能吃小胖这8只小笼包的一半,(板书“一半”两字)。
师:你们知道小胖吃的小笼包的一半是几只呢?你是怎么想的呢?(出示“8”“一半”)同桌讨论,也可以借助双色片哦。
生:8的一半是4只。
生:8可以分成4和4,所以8的一半是4.
出示:8的一半是4。
师:我把8只小笼包分成同样多的2份,4只和4只,所以8的一半是4.
2、那6支铅笔的一半是多少呢?谁来拿一拿。
学生操作、汇报:我把6支铅笔分成同样多的2份,3支和3支,所以6支铅笔的一半就是3支铅笔。
3、师:刚才我们求了8只小笼包的一半,6支铅笔的一半,“一半”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半就是把8只小笼包分成相同的2份,每份是4个,所以8的一半是4.
师:8可以分成2和6呀!
生:不对,要分成同样多的两份。
师:8可以分成4和4,所以8的一半就是4。6可以分成3和3,所以6的一半就是3.
4、4→一半()
8→一半()
12→一半()
师:将一个数分成同样的两个数,其中的一个数就是他的一半。
探究4:学习目标:通过练习,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互逆关系。
1、填表(课堂练习纸)
2
5
6
12
20
2、观察表格中每一列的数,你有什么发现?(手指一列、一列,引导学生讨论)
集体说第一列,笔练后面的
3、学生汇报:3的加倍是6,6的一半是3.
师小结:从上往下看,下面的数是上面数的加倍,上面的数是下面数的一半。
4、回到前面加倍中的练习,这题我们可以想几的加倍是2,也可以想?(2的一半是几)
()→加倍2
师小结:右边的数是左边的加倍,左边的数是右边的一半,所以我们也可以用一半来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生:(加倍与一半,我们知道了加倍就是加上和原来同样多的数,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相同的数,一个数加倍后得到另外一个数,另外一个数的一半就是原来的这个数)
四.课堂练习,加深巩固:
星级擂台赛
师:你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加倍与一半,想不想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问题?
1、我的气球个数是2的加倍、再加倍,是(
)个。
师:2的加倍再加倍是几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2+2+2=6
师:你们同意吗?
生:2的加倍是4,4的加倍是8.
师:是啊,2的加倍是4,再加倍就是8.(板书2→加倍4→加倍8)
2、判断,这些情况是加倍还是一半呢?
①门票大减价,原来30元/张,现在15元/张,50%off。
师:你们知道50%off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少50%。
师:50%off就是打对折的意思。这是加倍还是一半呢?
生:一半。
②奶制品4元/盒,买一送一。
师:本来可以买一罐酸奶的,买一送一就能有两罐了,这是加倍。
师:一罐酸奶是4元。现在买一送一,一罐酸奶只要2元了,这是一半。
师:不同角度思考,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师:你能找到这里的加倍与一半吗?
③300元套餐大优惠,2人同行1人免单。
师:看样子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用到加倍与一半这个小本领的地方!
板书设计:
1
/
6加倍与一半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册
加倍与一半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对给出的一个集合,另外构造一个元素个数加倍的集合。
2、
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倍的现象,并能通过相同加数的数句来描述加倍。
3、
熟记10以内加倍数句即2个相等加数的数句。
4、
用一个数的对半分拆(a+a)来表示集合的等势分拆。
5、
表达:双份、多一倍、加倍;一半、对半平分。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述,看图编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2、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建构“加倍”与“一半”的概念,并体会到“加倍”与“一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建构概念。
【教学难点】
1、
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2、
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加倍”与“一半”。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双色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
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师:先来练几道口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师:看来刚才的口算对我们小朋友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了。
1、(出示“小胖吃小笼”的场景照片)
师:谁来说,大屏幕上的这幅图你看懂什么了吗?
生:小胖在吃早餐,可他一看到桌上的小笼包,就皱起了眉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小胖觉得4只太少了,最好再来一份。
2、师:那好,我们就再给他一份,那么谁来说应该再给小胖几只小笼包呢?
生:4只。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原来有4只,加倍的意思就是再添上原来的个数。
3、师:小胖这下高兴了,有8只了,那么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4+4=8
师: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来说4的加倍是8。谁再来说?
生:。。。。
4、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本领“加倍”。
(揭示课题)谁能再帮大家巩固一下什么是加倍的意思。
生:原来是几,再加上这个数字就是加倍,换句话说就是两个相同的数字相加就是加倍。
5、(出示“小巧吃小笼”的场景照片)
师:现在大屏幕上谁了,是小巧,给小巧也来了8只笼包,可是小巧说什么了呀?
生:8只太多了,她只要一半就够了。
6、师:那么我们就帮他拿掉一些吧,那么要拿掉几只呢?
生:4只。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一共有8只,一半的意思就是把它对半平分。
7、师: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来说8的一半是4。谁再来说?
生:。。。。
8、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另一个本领“一半”。
(揭示课题)谁愿意再把一半的含义说的更好一点。
生: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相同的数。
二、巩固与应用:
1、
填表:
师:大屏幕上有这样一张表格,你能看懂题意吗?谁来说说看?
师:既然读懂了,那么请我们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填一填。这张表在书p57页。
出示答案,和我做的一样的同学就在这个表格的旁边为自己打个五角星,课后高老师发开心卡。
2、师:接下来高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里看看大猴子和小猴子,他们一天要吃很多水果,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他们到底要吃多少?
生:说说加倍与一半。
3、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加倍与一半了,接下来又要考考大家了,这里有一张表,还有很多空格需要我们补充完整,你知道是怎么填的嘛,谁来说一说?
生:从上往下看是加倍,从下往上看是一半。
4、师:接下来我们根据加法算式再来说说加倍与一半。
5、师: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一个智力小游戏了,游戏从简单到复杂有没有信心啊?
五、总结:
师:你们学的太棒了,那么高老师最后想再问问大家,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知道加倍与一半。
师:加倍与一半有什么不同?
生:加倍是把两个相同的数相加,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一样的数。
小结:把一个数分成两个一样的数,这种分发就是对半平分。
教学反思:
加倍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牢记10以内的加倍算式,能为为学习学生后继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行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数学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加倍与一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
会求一个数的加倍、一半;
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可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加倍与一半的变化过程,画出对应圆片数的加倍与一半,比较加倍与一半之间的关系等活动,建构数的加倍与一半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悟数学的价值;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加倍、一半的含义。
难点: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及求一个数的一半之间的可逆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早上小胖、小巧两个人在吃早饭的时候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认识加倍
1.出示情境图一。
小胖最爱吃小笼包,瞧,服务员给小胖一份小笼包。他满意吗?说了什么?(四只太少,加倍!)
也就是服务员还要给小胖(一)份。
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加倍”。
2.学生自主构建关于“加倍”的认知结构
4加倍是多少呢?
你是怎么想的?看谁的想法多?
(1)数的合成:把两个相同的数合并,4和4合成8。
(2)同数连加:4+4=8
(3)再加上一个相同的数。4+4=8
(4)应用理解:添加同样的一份,即把4个小笼包看成一份,再增加一份。
3.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加倍”
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加倍,接下来你能在表格里画一画吗?
2
2+2
4
3
4
学生动手画一画,填一填,交流。
4.师生活动
(1)师生活动:师出一个数,学生说出这个数的加倍。
学生交流:比谁方法多。(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有几个想法)
(三)认识一半
1.出示情境图二。
小胖的胃口真好!可小巧就不同了,她说太多了,只要一半。猜一猜,小巧说的只要“一半”是多少呢?
2.自主构建关于“一半”的认知结构
你是怎么猜出小巧说的“一半”就是4呢?
(1)数的分拆:把8拆成2个相同的加数,8可以分成4和4。
(2)想同数连加:4+4=8,4即是这个数的一半。
(3)用减法去建构:8-4=4
(4)应用理解:减去同样的一份,即把4个看成一份,再减少一份。
3.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一半”
5
10-5
10
12
16
学生动手画一画,填一填。
师:你们先摆了几片?要摆出一半,要减少几片?还剩多少片?根据这杨的提问得出算式。
只有双数才能求出它的一半。
4.生生活动
生生活动: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左和右),左边学生报数,右边学生说出他的一半。
学生交流:左边学生当小老师,判断正确与否。
(三)探究加倍与一半的关系
1.感受加倍与一半的关系
师: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8的一半是4;从右往左,4的加倍是8。
师:加倍与一半有什么关系呢?
2.求数的一半、加倍,用数学语言说一说,体会可逆关系
1
2
5
9
2
4
16
20
(1)第一列、第二列能看懂吗?(两个角度:从上往下、从下往上)
(2)动手填,学生交流。(顺推,逆推)
(三)巩固练习
1.求数的加倍、一半
根据加倍与一半的互逆关系来求得结果。
师在讲解这道题当中,6+6=12得出6的加倍是12,18-9=9得出18的一半是9,为以后学习a+a=2a、2a-a=a抽象的数量关系做铺垫。
2、数的多次加倍、一半,及混合
学生利用顺推和逆推两种方法解决多次加倍和一半。
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出现一次加倍和一次一半的情况时,两者可以互相抵消,前后两个数一样。
3、结合情境,体验加倍与一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根据提示找到小动物们的家么?
小猴子的家:3
小狗的家:8
小猫的家:12
小兔子的家:10
出示问题:
小猴家门号的加倍再加倍是谁的家?
小猫家门号的一半再加4是谁的家?
小兔家门号的加倍再一半是谁的家?
小狗家门号的加倍再减6是谁的家?
(四)总结交流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是加倍,什么是一半;怎么求一个数的加倍与一半;加倍与一半的关系)
板书设计
加倍与一半
加倍
加倍
4
8
8
4
一半
一半
3的加倍是6
10的一半是5加倍与一半
教学内容:加倍与一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倍与一半的现象,并能通过相同加数的数句来描述加倍。
熟记10以内的加倍算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从中体验学习的愉悦。
让学生体会加倍与一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建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
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加倍”与“一半”。
教学过程:
卡片口算:
加法练习:4+4
7+7
5+5
6+6
9+9
3+3
8+8
2+2
师:刚才的加法有一个特点谁发现了?(两个加数是一样的)
情境导入:
(一)学习“加倍”:
1.
(出示媒体)小胖一看到桌上的小笼包,就皱起了眉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小胖觉得4个太少了,最好再来一份。)
2.
那好,我们就再给他一份,现在小胖有几个小笼包了?你是怎么算的?他最后满意了吗?
3.
小结:小胖的小笼包比原来又多了一倍,这就是加倍。(出示课题,学生跟读)
4.
4的加倍是几?(4的加倍是8
生口答
师板书)
4
8
5.
你是怎么想的?(因为4+4=8
所以4的加倍是8)
6.
加固练习
(1)画画填填
2
●●
●●●●
2+2
4
3
●●●
3+3
(2)卡片练习(题目略)
(二)学习“一半”:
1.我们通过学习知道“4的加倍是8”,那你知道8的一半是几吗?生口答(8的一半是4
板书)
2.你是怎么想的?(因为8可以分成4和4,
所以8的一半是4)
3.
对,8的一半是4(板书)
8
4
4.加固练习
●●●●●●●●●●
10
●●●●●●●●●●●●
12
5.
卡片练习(题目略)
综合练习:
1.给你一个加法算式,你能写出加倍和一半吗?
师示范一题:6+6=12
6的加倍是12,12的一半是6。
集体完成书上练习p57第三题。
2.
今天学习了两个新本领,是哪两个?(加倍和一半)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指着板书)4的加倍是8,8的一半是4。并把板书改动成
3.
完成书上练习填表。
师先讲解表格的意思,集体口答第一格和第四格,然后学生完成在书上。
4.
连线。
5的加倍是
10
10的加倍是
10的一半
20的一半是
20
5是
四.判断题。
小巧说:2的加倍是4,4的一半是2。对吗?
小胖说:4是一半,8是加倍。对吗?
小丁丁说:2的加倍的加倍是8,8的一半的一半是2。对吗
五.小游戏。
(1)2、4、8是一组好朋友,因为2的加倍是4,4的加倍是8,同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1~20中有几组这样的好朋友?
生口答:有1、2、4;
2、4、8
3、6、12
4、8、16
5、10、20
(2)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四个数呢?
1、2、4、8
2、4、8、16
(3)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五个数呢?
1、2、4、8、16
板书设计:
加倍与一半
4的加倍是8
8的一半是4
4
加倍
8
一半
加倍
一半
4
加倍
8
一半教学设计
研究主题:
主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说明: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以往的教材中是不曾有的。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加倍题可以推算出许多与它相邻的加法题,掌握多种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体验新知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动手操作实践,自我体会构建新知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双色片摆一摆说一说。在摆的过程中同桌相互合作一人说,一人摆,因而每个学生的分法也不同,通过两人之间的交流与大组的交流,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现象中进一步抽体验了加倍与一半的含义。以四人小组合作来共同完成一张表格,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初步感知双数能有它的一半,而单数的一半就目前的知识无法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延伸,不仅如此,在老师的小结中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神奇与魅力。最后的加倍与一半的游戏,设计了请小朋友帮助喜羊羊找家,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的巩固加倍和一半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加倍和一半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数学学习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生活的实际情景出发建构加倍与一半的数学模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自主研究中体验数学概念。
课
题
加倍与一半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加倍与一半”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十以内加减法和二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加倍与一半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生活中加倍与一半的问题很多;陌生是因为学生并没有从数学角度去理解加倍与一半。基础是学生已掌握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数的加倍就是再添加一个相同的数。在加倍的基础上认识一半。2、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倍与一半的现象,并能通过相同加数的算式来描述加倍与一半。3、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加倍与一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加倍与一半的含义。2、体会求一个数的加倍和一个数的一半的可逆关系。
课前准备
双色片、多媒体
教学板块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参加懒羊羊的生日party,在参加party之前,我们先开小火车做口算,每人两题。师:大家为懒羊羊准备了好多礼物。看,都有些什么?(出示:2个包子、3粒糖、4个苹果、)师:可是我们看懒羊羊开不开心啊?师:我们看看为什么懒羊羊不开心,它说:“2个包子太少了,再来一份。”(演示:添上一份)
学生思考
(进入学习状态,并为加倍与一半的的计算做准备)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关注学生是否已经进入状态。关注学生是否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积极思考。
二、自主探究,落实目标
(一)认识加倍1、小朋友,想一想再来一份的意思是什么?
板书:再来一份?算式怎么列?为什么要加2呢?
2表示什么意思?(一个表示原来有2个包子,第二个2表示再来一份,就是再来2个。)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加倍。板书:加倍所以我们可以说2的加倍是4。板书2
加倍
4还可以怎么说请你用小圆片摆一摆2的加倍,先摆什么,再摆什么?交流:谁来说说你摆了几个?为什么这样摆?师小结:加倍就是加上同样多的蛋糕个数。2、现在我们看一下,懒羊羊开心了没有?(开心了)师:可是啊懒羊羊又好像有点不开心了,他说:“苹果我最爱吃了,我要加倍”,加倍是再来几个?(3个苹果)现在桌上一共有几个苹果?(6个苹果)算式是什么?板书:3+3=6所以我们可以说3的加倍是几所以我们可以说3的加倍是63、师:可是啊,懒羊羊开心过后,又不开心了说
“如果糖加倍,那就更好了”。问:小朋友你们说现在他们的餐桌上一共有几粒糖?
算式是(学生填写,师巡视)谁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那请你们用小圆片摆一摆7的加倍是几?算式怎么列?4、师:你们从上面的算式发现什么秘密?所以我们知道加倍就是从原来的数上,加上一样多的数。师:下面考考你们?这张表格你们看得懂吗?师:(引导学生说)第一格是数字2,第二格是用小圆点表示2,第三格用小圆点表示2的加倍,第四格是用加法算式2+2表示,最后一格是得数。再来看第二行……同桌互相提问,比如:一个人问:5的加倍是几?另一个人回答:5的加倍是10。抽同学口头提问二)认识一半1、懒羊羊收到很多礼物非常开心,可是啊吃太多对身体不好,为了懒羊羊的健康,喜羊羊说:每样东西都吃一半(出示课题”:一半
)4个包子的一半是多少呢?交流并板书2、那么一半的意思是什么?请你用小圆片摆一摆。再告诉我。总结:哦,就是把4个包子,把它分成了同样多的2份,每一份都是2个包子,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现在老师把4分成几和几?(把4分成2和2)
我们就说4的一半是2(边解释边动手摆)像这样把数分成相同的两份。一半就是两份中的其中一份。3、下面学着老师刚才分包子的方法,请个同学上来分一分苹果。大家和他一起数。所以6的一半是3。板书:师:那糖的一半怎么摆呢?请个同学上来师:所以我们说8的一半是4刚才通过动手分一分,你知道什么是一半了吗?(同桌说一说)总结: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相同的数。4、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倍与一半”的知识。出示课题:加倍与一半
2+2=4再来一份表示再来一份一样多的包子4是2的加倍学生交流学生回答:3的加倍是66是3的加倍一共有8粒糖,算式是4+4=8(板书:4+4=8)7的加倍是14,算式是7+7=14加数一样学生填写加倍表格学生回答老师的题目学生可能回答因为2的加倍是4,所以4的一半是2,也可能回答4-2=2等各种想法学生摆一摆,并交流可能会出现,一半就是把4拆开学生上来分学生交流
通过将小故事和列算式,学生熟悉的形式逐渐引如引入概念,让学生理解教师演示,学生直观感知,建立正确概念。再次操作,进一步巩固概念,理解加倍内涵从直观到抽象,培养学生听算能力在加倍的基础上理解一半,利用语言优势,建构A是B的加倍,B是A的一半,理解互逆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在错误中寻找答案加深学生对一半的概念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已经理解再来一份所要表达的意思。关注学生是否能通过操作得出加倍的概念。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分析题目,说清楚逻辑。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会积极思考,能主动关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是否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
(?http:?/??/?www.so.com?/?s?q=%E5%8F%98%E5%BC%8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自我探索加倍与减半是逆运算。评价是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三.激发兴趣,巩固目标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第四关
师:吃完水果,懒羊羊他们玩起了闯关游戏,小朋友,你愿意和他们一起闯关吗?第一项比赛是:填空(出示书P57/3)题目就是书57页的第3题,比一比,谁最快。老师:你们真能干,做得真好。那么这张表看得懂吗?(出示书P57/2)师:大家为喜羊羊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夜幕降临了羊羊们结伴回家,路过羊羊超市,发现里面学习用品正在搞促销活动。大家争着买,其中有两样最划算。看!这个活动是:
考考大家。拓展猜谜游戏:帮羊羊们找家师:今天真是个快乐的一天,快到家的时候,羊羊们尽然把了自己的家住在几号给忘了。你们能通过他们给的这些线索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可以自己独立找,也可以小组讨论。师:今天你们的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大家拍手表扬一下自己,拍几下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
学生填空学生:从上到下要加倍,从下到上要一半。学生齐练。铅笔
买一送一,原来买10支的钱,现在去买,可以得到(
20
)支。铅笔盒
对折,
原价12元,现价(
6
)元。懒洋洋:我家的门牌号是5的加倍,是(10
)号。美羊羊:我家的门牌号是6的一半的加倍,是(
6)号。:沸羊羊村长:我家的门牌号是1的加倍、再加倍,是(
4)号。村长:我家的门牌号是8的一半、再一半,是(2
)号。师说学生拍:2的加倍;8的一半的一半;3的加倍的一半;2的加倍的加倍
离开学具的帮助,直接求一个数的加倍与一个数的一半。巩固加倍与一半知识。联系生活,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今天我们和羊羊们一起学习了加倍与一半,我们知道了加倍就是加上和原来同样多的数,一半就是把一个数分成两个相同的数,一个数加倍后得到另外一个数,另外一个数的一半就是原来的这个数)2.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3.你觉得谁表现的最好
学生小结
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
板书
作业
教学反思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