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识别物体(物体的形状) 沪教版 (2)(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识别物体(物体的形状) 沪教版 (2)(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2 14:27:40

文档简介

物体的形状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物体的形状”。
【教材分析】: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识别图形”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数学的另一分支——几何。通过操作和观察,学生要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初步形成简单几何形状的表象,建立所学几何图形与实物形状的可逆联想。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几何形状的表象。
【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滚动等操作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能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区分平面与曲面。初步形成简单几何形状的表象,建立所学几何图形与实物形状的可逆联想。
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常见物体的探究,逐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识别。
【教学难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区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四种几何体的立体形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想看看同学们的表现,并提出坐、听、说、动四个上课要求。你们能做到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友善合作吗?
圣诞老人为聪明的你们准备了许多礼物,看!有牙膏、乒乓球、彩色铅笔、魔方......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礼物按形状分一分吗?同桌之间可以轻声讨论一下把哪些礼物分一起。(一组同桌分实物)
他们已经将礼物按形状分好类,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把哪些礼物分在一起?
你们分的和他们一样吗?
这些礼品各有各的形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形状”。(板书)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探究一: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1.在你们课桌上有一些漂亮的积木,你们能找出和这些礼物形状相类似的积木吗?
2.你们认识这个形状吗?谁能说出它的名称?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3.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形状,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小结:
(1)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摸上去平平的、有尖尖的角……
平平的面我们叫做平面。
(2)正方体:方方正正,有一样大小的平面……
(3)圆柱体:上面和下面是圆形的,摸起来平平的,旁边的面弯弯的……
弯弯的、曲曲的面我们叫做曲面。圆柱体上下一样粗,既有平面又有曲面。
(4)球:摸上去圆圆鼓鼓的……
4.现在请同学们再动手摸一摸这些形状的积木,是不是和我们刚才交流小结的是一样的?
小练习:
1.根据图片你们能快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吗?
2.老师手中还有一些物体,请你们根据刚刚所学的知识来帮我认一认,它们是什么形状?
3.看,这个机器人是由我们今天所学的四种形状拼装起来的,请你数一数每个形状的个数,并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探究二:物体的滚动情况
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在这些物体中,哪些是能滚动的,哪些是不能滚动的?请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
想一想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只能滑动,不能滚动。
3.为什么圆柱体和球能滚动?
小结:圆柱体和球都有曲面,所以能滚动。
4.圆柱体和球滚动的情况是一样的吗?请你们拿出圆柱体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
小结:有曲面的物体可以滚动,圆柱体既有平面又有曲面,能朝一个方向滚动,球都是曲面,能朝任何方向滚动。
三、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一些小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1.猜一猜、摸一摸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
圆柱体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正方体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长方体
2.想一想、说一说
(1)足球为什么要设计成球的形状?
(2)集装箱为什么要设计成长方体?
(3)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柱体?
四、体验收获,总结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课堂评价:本节课,你的表现可以得到几颗星?
附板书:
物体的形状
长方体
不能滚动
正方体
圆柱体
朝一个方向滚动
能滚动

朝任何方向滚动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各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的名称,并会按形状分类。
能够区分平面和曲面。
通过动手操作,积累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4、在分一分、说一说、搭一搭等活动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想象力等)。
5、在各种操作活动中,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1、知道各几何体的名称。
2、对物体能否滚动进行探索。
教学难点:
1、辩认4种几何体。
2、通过操作和观察,积累对几何体的经验。
教学准备:积木块、生活中的物体
表现性任务:
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
质疑激趣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带了许多物体,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物体?
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这些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形状。(板书:物体的形状)
3、引导分类你们的桌上有这些物体的图片,你能把桌上形状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吗?
同桌一起动手分一分。比一比哪一组分得最快。
二、
操作感知
1、分一分
(1)同桌分类
(2)集体交流
师:
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2、揭示概念
1)师:
老师这里有这几种形状的物体模型。(展示四种形状)
你们知道在数学中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合作起名
(1)师:请小朋友给自己喜欢的物体的形状起个名字。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加以肯定或纠正,板书依次出示各图形和名称。
(板书出示各种图形图片和名称)
3、说出下列物体各是什么形状
例:字典(长方体)
(1)笔筒(

(2)魔方(

(3)铅笔盒(

(4)桶装的百事薯片的盒子(

(5)篮球(

(6)骰子(

三、体验特征
1、操作体验分类
(1)同桌合作:将袋子里的4个物体模型积木滚一滚,看一看哪些可以滚动?
哪些不能滚动?(板书:可以滚动
不能滚动)
(2)分类:
把可以滚动学具放左边,把不能滚动学具放右边。(抽1人上前分类)
表现性任务:
评价维度:学习习惯——通过动手操作(触摸、推、滚)积累对平面与曲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经验,并按经验对上述几何体进行分类。
评价指标:
A:能按要求用学具独立进行操作。
B: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按要求用学具进行操作。
C:不能按要求用学具进行操作。
2、区分平面和曲面
(1)师;为什么左边的积木可以滚动?为什么右边的积木不能滚动?
(2)小结:因为左边的积木有的面是曲面,所以可以滚动。而右边的积木每个面都是平面,所以不能滚动。
(3)摸一摸积木模型,感受一下平面和曲面。
3、了解怎样滚动
(1)把可以滚动的学具再次滚动一下,并注意观察同样在滚动,它们滚动的方向有什么不一样?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依次出示结论:
圆柱体

朝一个方向滚动
朝任何方向滚动
(3)小结:有些物体只有部分表面是平的,另一部分是曲的,所以只能朝一个方向上滚动,如圆柱体、棍、罐装饮料,有些物体是没有平的表面,所以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如球、蛋。
五、联系实际
,练习巩固。
1、连一连
2、填一填:
3、数一数,填一填
边看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由哪些形状的积木拼成的?并完成表格。
4、游戏:摸一摸
(1)同桌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另一个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找找家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不能滚动
不能滚动
朝一个方向滚动
朝任何方向滚动
5【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一册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能说出这几种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正确区分。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平面与曲面的基本知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尝试、比较等活动,渗透分类等数学思想,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通过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1、经历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初步了解他们的特征。
2、通过学习活动,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表象认识,能正确辨认和区分。
【教具、学具准备】几何模型、实物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过尝试活动,初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
1、述:快过圣诞节了,圣诞老爷爷已经开始给大家准备礼物了,本来圣诞老爷爷把它们都堆在桌上,可是有些礼物不太乖,会乱滚,掉的满地都是,圣诞老爷爷生气了,所以只能把它们装在盘子里;你们来帮圣诞老爷爷看看哪些物体不乖会滚,哪些物体很乖不会滚。把物体放在桌子上试一试。
(学生按小组开始活动)
2、反馈;
【问:谁来说说看,哪些物体不乖会滚,哪些物体很乖不会滚?
生:这个乒乓球会滚,这个魔方不会滚。
问: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这个薯片盒子也会滚,这个牙膏盒不会滚。】
3、问:那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滚,有些物体不能滚啊?请小朋友们试着看一看,摸一摸(摸的手势)
(学生按小组开始活动)
4、反馈;
【问:你来说说。
生:因为这个是球所以能滚;因为牙膏盒这里有角所以不能滚;因为这里平平的所以不会滚,而皮球那里是弯弯的。
(如果学生不能联系到平的和弯曲的,老师可以做适当引导)】
5、认识平面、曲面。
(1)述:这个小朋友说这里是平平的,所以他不会滚,我们把这样的面叫做平面。(师示范)
小朋友又说皮球这里是弯弯的,所以他会滚,这样的面我们叫做曲面。(师示范)
(2)
述:现在请小朋友找出一个有曲面的物体,举起来。
(3)述:这些有曲面的物体都能滚吗?他们滚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吗?请你们试一试。(学生进行活动)
6、分清滚的方向。
问:请你来说说你手里的物体和他的物体滚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我的会到处乱滚,他的只能往这里滚。
问:你们的意见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问:那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想想看,再滚一滚,再摸一摸。
生:因为这个物体这里还有两个平面,平面这里是不能滚的。
而那个物体所有的都是曲面。
述:他讲的真好,我们夸奖一下他。
述:(边示范边说)这样的物体他所有的面都是曲面,所以他能朝任何方向滚动。
而这样的物体他只有这里是曲面,上下两个面是平面,所有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
二、从生活中的实物引入,通过分类、归纳等活动抽象出几何形状,了解他们的名称。
(一)分类活动;
述:小朋友们真棒,帮圣诞老爷爷找到了不乖的会滚的物体。圣诞老爷爷来感谢大家了,看看他说了什么。
(多媒体:你们真聪明,谢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再帮我个忙吗?)
多媒体:请把这些物体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强调按不同的的形状)
(学生小组讨论,请最快完成的小组发言,物体如何进行分类;)
[(第一种情况:生正确的分成了四类)
问:你给大家讲讲为什么你们这么分?
生:这些都是球,圆圆的,或者说这些都能朝任何方向滚动,所以分在一起。
这些都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所以分在一起。
这些都是正正方方的,所以分在一起。
这些都是长长的,所以分在一起。
(第二种情况:生分成了三类)
问:你给大家讲讲为什么你们这么分?
生:这些都是球,圆圆的,或者说这些都能朝任何方向滚动,所以分在一起。
这些都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所以分在一起。
这些都不能滚,所以分在一起。
(如果有其他小组分成了四类,可以让他们起来讲一讲。
如果都分成了三类再进行下面的。)
问:我们看看这组里面的物体形状有没有什么不同,(可以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进行引导),这个物体每个面的大小怎么样,另外一个呢?
问: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们分开来放呢,请你们重新分一分。
]
问:都同意这样的分法吗?
生:同意。
述:你们都很棒,这下圣诞老人可以准时把礼物送到每个小朋友那里了。
(二)新授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过渡:我们刚才根据形状对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
1、认识球;
问:你们想先认识哪一组物体的形状?
生:乒乓球;
问: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
生:球
述:球。(拿出模型,贴在黑板上;)
述:球所有的面都是曲面,它能朝任何方向滚动;(板书、跟读)
2、认识圆柱体;
问:刚才还有哪个物体也能滚动啊?
生:薯片盒子。
述:这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拿出模型,贴在黑板上;)
圆柱体有一个面是曲面,另外有两个面是平面,所以他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板书、跟读)
问:你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圆柱体,他上下怎么样?
生:一样粗细。
3、认识正方体;
述:这两组我们都认识了,接着我们来看这组。
问:有人知道她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吗?
生:他们都是正方体。
述:你真聪明,答对了。这样的形状叫“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面。(拿出模型,贴在黑板上;)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两遍(板书)
4、认识长方体;
述:那剩下来的这组物体,他们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是长方体
述:你真棒,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组,这样形状的叫做长方体,他的每个面也都是平面。(拿出模型,贴在黑板上;)板书、跟读)
5、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沈老师,对于正方体和长方体有点份不清楚,你们能想个办法让沈老师分清楚吗?
【正方体的每个面大小相同,长方体的面有大有小;】
(三)练习(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2、把几何图形分类:
述:刚刚我们认识了4位新朋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老师给他们都拍了大照片存在了电脑里,他们想找找和他们形状相同的小伙伴。(多媒体)
3、游戏(摸一摸):
述: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什么,你就从袋子里拿出什么,但是记住了不能用眼睛看哦。(先老师与学生玩2次,再学生之间玩。)
三、把几何模型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一)生活中物体的形状:
述:老师星期天出去玩了,拍了好多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那些物体的形状我们认识吗?
(羽毛球,上下不一样粗细的杯子都可以穿插在里面)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物体的形状。
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相同,而且都是平面,所以不能滚动。
长方体每个面的大小不同,但也都是平面,所以也不能滚动。
球所有的面都是曲面,所以能朝任何方向滚动。
圆柱体有一个面是曲面,另外两个面是平面,所以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
(二)生活中的应用:
述:圣诞老爷爷分的礼物中有很多可乐,不过他们都东倒西歪的,小朋友们来帮圣诞老爷爷想想办法,怎么摆放可乐比较合理。
多媒体:垒的很高的饮料(为什么不能横着垒?因为是曲面)
(三)小结:
述: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物体的形状
()
朝任何方向滚动
()

能滚动
()
朝一个方向滚动
()
圆柱体
不能滚动
()
()
正方体
()
()
长方体
PAGE
6物体的形状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即结合实物对物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
2、通过触摸、滚动等行为能区分平面与曲面。
3、培养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的识别。
教学难点:平面和曲面的区分。
教具准备:课件;四种几何体的立体图形
学具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桌上的积木是我们小朋友经常玩的玩具,老师也喜欢搭积木。其实在这些积木中,还藏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积木边玩游戏边学本领。
1、游戏一:
分一分
要求:(1)在组长的带领下,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这些积木。
(2)说一说,组内说一说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
2、反馈
3、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的特征。
1、游戏二:
看一看,感受物体的特征。
要求:看一看,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长的是什么样?
说一说,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A、长方体的认识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长方体的样子是长长方方的
B、正方体的认识
它是正方体,形状是四四方方的。
C、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
D、圆柱体
它是圆柱体,有2个平平的面,都是圆的,上下一样粗。
E、球
师:
球是圆乎乎的。
师小结:都认识他们了吗?闭着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呢?圆柱体呢?球呢?
2、师:那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正方体,都长成一样的呢?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仔细看认真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魔术
,我们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无论大小怎么改变正方体永远是正正方方的,球永远像一个皮球一样。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的外形,大小都可以变化,但主要特征还是不变的,长方体可以长长方方的,也可以扁扁方方的。圆柱体就像圆圆的柱子,可能粗可能细,可以长长圆圆,也可以扁扁圆圆。
3、游戏三:摸一摸
要求:1、摸一摸,仔细摸一摸各个形状的面,看老师演示。
2、想一想,各种形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二)
滚一滚,体验不同的运动方式
1、游戏四:滚一滚
要求:1、滚一滚,看看谁能滚动,谁不能滚?
2,想一想,为什么有的能滚动,有的不能滚动。
师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它们的面都是平平的。我们可以说他们都能滑动。球和圆柱体都可以滚动,因为它们都有弯曲的面。
2、球和圆柱体滚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呢?请把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放在桌子上滚一滚,你又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球可以朝任何方向滚动,而圆柱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平的面可以滑动,那圆柱体不是也有平平的面吗?(竖着放也可以滑动。)
师小结:原来有平平的面就可以滑动,有曲面可以滚动。
总结:刚才通过分一分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等这4个立体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我们知道他们有的有平平的平面,有的有弯弯的曲面,通过滚一滚游戏,我们知道有平面的可以滑动,有曲面的可以滚动。其中球可以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
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师: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处处可以看见这些好朋友,你也能举例吗?
1、生举例,连一连
2、看谁摸得准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球)
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正方体)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
(圆柱)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长方体)
3、判断题
4、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有两个老爷爷遇到困难了,他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帮忙,瞧!他们在推大石头,石头很大很重,推不动!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吗?(圆柱、球)
对比球和圆柱体哪个更合适。
四、全课总结课题:
物体的形状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
通过行为(触摸、滚动等行为)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能通过滚动等操作区分平面与曲面。
3.
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以及圆、正方形、长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积木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形成表象
分一分(了解物体的形状)
师:乐乐想带我们去图形王国玩一玩,想不想去?大家看,这是贴在王国门口的一张告示:任务1,请大家分小组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桌上各种形状的物体,分一分类。开始行动!
2.
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形状,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动手,交流,初步了解了各种形状的物体特征,现在顺利完成第一项任务,可以正式进入图形王国,继续来研究物体的形状
学生合作,四人一小组,看一看,摸一摸,把他们分分类。
学生上台,交流反馈
与生活中的物体联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从形状来分一分物体,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
二、
探索新知
体验特征
认一认(了解立体图形的名称)
1)
观察形体,从表象揭示抽象
师:刚才我们根据物体摸起来,看起来的特征分了类,刚进王国大门,乐乐难住了,他有些图形不认识,同学们帮他认一认,好不好?
2)
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师:乐乐非常感谢大家,认识了那么多图形的名称,也知道了他们的部分特点。让我们拿上进入游戏乐园,闯一闯关,大家准备好了吗?
快问快答:
师,手拿立体图形展示,提问
B.我说你摸:
师:我说你摸。我来说特征,你从框中摸出立体图形
C.火眼金睛
师:原来,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来找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看来你们掌握得很好了。恭喜大家过关啦!让我们马上进入第三关,火眼金睛。(要求,看一看,他们连得对不对)
D.小小侦探
师:你们真厉害,帮小伙伴们改正了错误,
顺利进入第四关,小小侦探:要求,根据提供的信息,帮乐乐找回遗失的玩具,好不好?
滚一滚(体验不同形体的滚动情况)
1)动手操作,感知滚动情况
师:刚才在欢乐的游戏中,我们对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与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他们的滚动情况。请看任务3:如果把这些物体一起倒在桌子上,会发生什么呢?
视频展示,提出问题
2)联系生活,感知立体图形的应用
师:经过动手操作,我们了解了四种立体图形的滚动情况。乐乐带着我们进入了汽车工厂。瞧,汽车的轮胎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什么图形?
学生观察,反馈认识
观察形体,说出名称
根据信息,摸出形体
学生观察,反馈交流
学生根据特点,摸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学生合作滚动形体,了解滚动情况
学生观察,交流反馈
由实物抽象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摸起来的感觉。
通过引导学生辨认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立体图形的滚动情况。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归纳总结,
联系实际
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里学到了四种立体图形,他们是?大家还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他们。用你们的小眼睛找一找,小手摸一摸,课后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反馈
板书:
物体的形状
名称立体图形摸,看滚动情况能不能方向正方体平
方×长方体平
长×球弯
圆√任何方向圆柱体平

√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