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上2.2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上2.2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11 09:2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可简称沧桑,出自《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原意指海陆变迁,现多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沧海桑田”的典故






海底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什么问题?你认为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地壳变动
海底古河流
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可能什么原因导致海陆变迁?
该海域过去是曾经是陆地
----地壳变动或海平面上升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填海造陆也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一直就有填海造陆的传统,国土的三分之一为填海造陆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对海陆变化的影响?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的活动
海—陆
陆—海
海—陆
陆—海
填海造陆工程—人类活动
现在的海洋和陆地仍在不断变化中!!
幽灵岛
位于南太平洋海域
1875年:高出海面9米;
1890年:高出海面49米;
1898年:沉没水下7米;
1967年:重新冒出海面;
1968年:再次消失;
1979年:再次出现
现在的海洋和陆地仍在不断变化中!!
正在下沉的上海
1921-2000年,上海地区平均沉降了1.89米!
小结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提出问题:
既然海陆格局是会变化的,那么海陆格局是怎么形成的呢?几亿年前的陆地是什么样的呢?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
1、观察世界地图,你发现非洲的东岸和南美洲的西岸有什么奇妙的现象?
2、根据这个现象,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什么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1、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活动:搜寻证据
大陆拼合图
证据1——轮廓的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十分相似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证据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这个事实说明南极洲原来的位置
(是/不是)寒带,它是后来
到现在位置的。
现代科考发现: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漂移
不是
感悟
想一想,从魏格纳及大陆漂移说的故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
1:地球表层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
3: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地
带地壳活跃。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板块运动学说
内容



























张裂
挤压
图中
两对箭头各表示板块间的哪两种运动状态?
使地表隆起抬升
使地表发生断裂
板块张裂
裂谷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板块挤压
板块1
板块2
形成
高原、山脉、岛弧等
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1999年10月7日,厄瓜多尔皮晋查火山发生井喷。
夏威夷火山喷发的熔岩
正在喷发的火山
唐山大地震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受伤人员有83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
拉雅
山脉
板块碰撞挤压和拉伸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印度洋板块


这里犹如一面倒挂的石扇,成千上万的六棱石柱呈辐射状向下撒开,阳光照射在石棱上非常壮观。这正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火山喷发的熔岩在缓慢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冷却凝固,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它是一座著名的火山。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大约60万年前,现在的黄石国家公园所在地的中心发生了巨大的火山爆发。1872年,
美国总统尤利塞斯?S.格兰特宣布黄石公园将永远“为了人们的利益和快乐,成为一座大众公园或者娱乐场所”。黄石国家公园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美丽的宝石
温泉和地热资源
天津贝壳堤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贝壳堤之一(另两处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是几十年来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它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整个保护区由贝壳堤、牡蛎滩和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是古海岸变迁极其珍贵的海洋遗迹。
看家乡
图文:天津港加紧填海造陆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9日电:天津港的陆域面积从建国初的约1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60多平方公里。2002年以前,东疆港区还是一片浅海滩涂,到2010年,东疆港区的陆域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东疆港区填海造陆所用泥方量约为3亿立方米,天津港口陆域总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图为施工人员在东疆港区刚成陆的土地上作业。
看家乡
围海造陆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好处吗?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造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活动而改变,严重损害了其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导致原有生物群落结构的破坏和物种的减少。例如,欧洲北海由于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浅滩消失,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损害生物的生态环境,使海洋渔获量减少,物种也减少很多。最近香港最高法院否决了在湾仔地区围海造陆的工程,理由是这个地区经常有帆船和渡船出没,是香港的自然景观,应该受到保护。
我的收获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主要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地理现象吗?
1、据测量,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还在升高,因为……
2、日本被称为“火山之国,地震之邦”,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日本地震如此频繁的原因是……
3、巴西很少发生地震,因为……
4、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说明了……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说明了……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
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不断增高。
红海
东非大裂谷
非洲大裂谷与红海的形成
红海是
板块

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印度洋
非洲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地中海在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亚欧
非洲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相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亚欧
印度洋
思考:
请你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板块示意图,分析世界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原因?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板块学说的主要观点
也许我们无法阻挡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灾难,但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尽可能降低灾害的程度,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也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发现、探索地理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自然的神奇,感受学习的快乐!
热爱生活从学习地理开始!
感悟
板块学说
内容
地表形态
张裂
碰撞
山脉
裂谷、海洋
大陆漂移说
创立者:
拼合大陆动物相似性
拼合大陆古老地层相似性
大陆轮廓的吻合
魏格纳
海陆变迁
为人类造福
尽量减小灾害
证据
C
1.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
地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极地发现煤田
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海陆变迁的是(

A.填海建机场
B.加速温室气体排放,使两极冰川融化
C.出海捕鱼
D.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
3.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代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


A.全球气候在变化
B.古代海洋面积较小
C.海陆在不断变迁
D.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
C
C
B
A
4.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线吻合和生物分布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质力学
5.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