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新课导入
阿房宫
“阿房,阿房,亡始皇”,这是当时民间流传的童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又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历史问题的能力。
1、沉重赋税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酷
4、二世更残暴
——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徭役繁重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影响:使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
阿房宫图
骊山陵墓
长
城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赋税沉重
这则材料又反映了当时秦朝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影响: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p48材料研读: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上述材料说明秦代刑法有什么特点?
秦朝刑法严酷
那么这些压迫在秦始皇去世以后有没有得到一些改观呢?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表现:
A.下令将将大量宫女殉葬,并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闷死在墓里;
B.诛杀兄弟姊妹20余人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C.更加残酷地剥削人民,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种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焚书坑儒
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
(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
大泽乡
渔阳
陈
函谷关
×
咸阳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起义过程
意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农民大起义。
在陈建“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政权:
揭竿而起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一想下面两个成语从何而来?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陈胜吴广起义
进军路线
大泽乡起义
结果
失败
占领陈建立政权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根本原因:秦朝暴政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不同意
陈胜、吴广起义
——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
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
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心
结果:陈胜吴广起义失败。
(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2)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意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结果:
击败秦军主力
巨
鹿
之
战
时
间
公元前207年
战争双方
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
结
果
项羽取得胜利
特
点
以少胜多的战役
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项羽
刘邦
楚汉之争
VS
目标导学三:楚汉之争
项羽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公元前209年,他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兵,响应陈胜,后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灭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为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项羽画像
汉高祖,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在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兵响应,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秦朝灭亡后,他与项羽进行了将近4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西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画像
三、楚汉之争
前206—前202年
1、史实概括:
2、时间:
3、结果:
刘邦取得胜利。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巨鹿
破釜沉舟
前207年,
秦朝灭亡
鸿门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彭城
鸿门宴遗址
鸿沟议和
楚河汉界
垓下之战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无颜见江东父老
楚汉之争(前206--前202)
大肆杀掠、火烧秦宫
入咸阳
“约法三章”得民心
设鸿门宴
机智借口上厕所逃走
狂妄自大,妇人之仁
有勇少谋
能屈能伸,善于用人,
善于应变
乌江自杀
建立汉朝
入咸阳
胜
西楚霸王项羽
“楚汉之争”(4年)
“得民心者
得天下”
败
为争夺帝位
汉王刘邦
霸王别姬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
合作探究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想一想: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战争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帝位之争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结果
刘邦、项羽起义
①巨鹿之战
②秦朝灭亡
③楚汉之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起义失败
根本原因
④意义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1.“始皇帝”作为君主的称号,曾寄托着把自己开创的帝业,永远地延续下去的美好愿望。但历史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结果是秦朝短命而亡。秦始皇开创的帝业存在了(
)
A.13
年
B.16
年
C.
20
年
D.24
年
检测目标
B
2.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赋税、徭役繁重
B.刑法苛严
C.争夺皇位
D.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检测目标
C
3.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张楚 B.楚
C.陈 D.吴
检测目标
A
4.“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号召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是(
)
A.赵高
B.陈胜
C.刘邦
D.项羽
检测目标
B
5.秦军主力被消灭的地点是在( )。
A.咸阳 B.陈县
C.荥阳 D.巨鹿
检测目标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