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2.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周恩来的感受,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志愿。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从小就树立了这样的读书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促使他立下这样的远大志向呢?如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你们是否又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是什么促使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这样的志向。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肃、赞”,翘舌音“振、斥”和前鼻音“凡”。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胸”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晰、怀”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字谜示例:
月落西山,与凶联欢。身体前面,颈腹之间。(谜底:胸)
形近字歌示例:
晰:下雨淅沥沥,日出才清晰。灭虫有蜥蜴,肤色很白皙。
怀:怀念父母亲,举杯邀月饮。十年还乡梦,愁怀游子身。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肃”的横折的折笔取斜势,中竖要长,左撇稍短。
“晰”的“日”瘦长,“木”撇变为点。
“振”的“辰”下被“厂”包部分笔画紧凑,捺长伸。
“胸”的“月”窄长,“凶”大小适当。
“怀”的左窄右宽,竖为垂露竖,点应有力,保持平衡。
“赞”左上的“先”的末笔变为竖提。
“效”的左右等宽,右边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旁。
“疑”的左窄右宽,左下部收,右下部捺要舒展。
“惑”的上大下小,书写宜紧凑,注意笔画横穿。
“凡”的字形窄长,撇为竖撇,弯钩长,点稍偏上。
“顾”的左边下部分不要写成“巳”,末笔顿点有力。
“训”的“讠”要写得窄些,右部三笔距离相等。
“斥”的第一笔写得稍平一点,竖撇略微向左撇出。
易错提示:
“效”的左右等宽,右边是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旁。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析:晰(清晰)—皙(白皙)—淅(淅淅沥沥)
辰:振(振兴)—震(震撼)—辱(侮辱)
不:怀(胸怀)—杯(杯子)—坏(坏人)
交:效(效果)—郊(郊区)—校(学校)
或:惑(疑惑)—域(地域)
厄:顾(照顾)—危(危险)—扼(扼要)
川:训(训斥)—顺(顺利)—圳(深圳)
斤:斥(斥责)—听(听话)—近(远近)
(4)多音字。
解
模
(5)重点词语释义。
抱负:远大的志向。
胸怀:①指心胸,心怀。②指心里怀着。③指胸部,胸膛。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有疑问,无法解答。
左顾右盼:左看看,又看看。形容顾虑重重,临事犹豫不决。
撑腰: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
训斥:训诫和斥责。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述每部分内容。
明确:一共有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0):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11~14):写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就嘱咐他不要去租界地,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三部分(15~17):写少年周恩来目睹眼前的一切,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宏伟志向。
2.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
明确: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之后,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
3.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我能从中看出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具体地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地去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胸怀和志向。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严肃 清晰 振兴 胸怀 赞叹 效果 疑惑 凡是 照顾 训斥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回顾少年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1~10),回答问题。
(1)面对魏校长的“你们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有哪些?
明确:“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以及少年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当听见魏校长的问题后,少年周恩来的反应是怎样的?
明确: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3)少年周恩来回答这个问题时,语气是怎样的?
明确: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魏校长听见周恩来的回答,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睁大眼睛追问周恩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得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高兴地连声赞叹。
(5)这个发出豪言壮语的男孩后来成为了什么?
明确:周恩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2.阅读第二部分(11~14),回答问题。
(1)周恩来刚到沈阳的时候,伯父跟他说了什么?
明确: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2)少年周恩来听了伯父的话,有什么反应?
明确: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3)面对周恩来的疑问,伯父又是什么反应呢?
明确: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哪”,接着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4)和伯父的对话中,什么让少年周恩来难以忘怀?
明确:“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他难以忘怀。
3.阅读第三部分(15~17),回答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租界繁华热闹?
明确:对租界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与别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反衬出别处的萧条冷清、破败不堪。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富足,中国人却很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2)进去租界后,周恩来目睹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一个中国女人受到洋人的欺侮,在场的人却没人为她伸张正义。
(3)作者围绕受害的妇女,主要描写了哪几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
明确:作者主要描写了三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一是洋人,代表的是帝国主义的嚣张与霸道;二是耀武扬威的巡警,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他们不为中国人主持公道,反而为外国人撑腰;三是围观的人群,他们的表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的状况。
4.结合整篇文章,回答问题。
(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中国人备受欺凌,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因此,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第三件事是在外国租界,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欺凌,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胸怀祖国,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3)如何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崛起”是兴起的意思。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以自身和家族为出发点的。而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他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4)文章有几处地方用到了衬托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一下。
明确:第一处是修身课上,面对“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其他同学以个人和家族为出发点而读书,周恩来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衬托出周恩来的远大志向。第二处是写租界的繁华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了当时中国萧条冷清、破败不堪的景象。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当年周恩来为了中国人不再受压迫、受剥削,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的我们,生活条件优越、学习环境优美,更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立志成材,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爱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