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动物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行为
运动的方式
运动的形成(骨、肌肉、关节的协调配合)
对生存的意义
行为分类
探究过程
从行为发生上分
从行为功能上分:社群行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运动方式 适应环境 常见动物 运动的意义
游泳 水中 水母、鱼、虾等 通过运动主动出击获取食物,或逃避敌害,迁移栖息场所;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陆地 蛇、蜗牛、猫、狗、蛙、袋鼠等
飞行、滑翔 空中 鸟类、蝙蝠、会飞昆虫等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运动系统的组成 :
肌肉
起杠杆的作用
起支点的作用
骨骼
骨
关节
运动系统
起动力的作用
关节的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腔
①( )
④ ( )
②( )
③( )
⑤ ( )
关节模式图
3、每天课间做广播操时,我们身体的哪些关节参与了运动?请举例说明
4、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2、脱臼是怎么回事?如何急救?
1、关节的特点?
灵活、牢固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急救—发生脱臼后,不要再活动,
立即请医生将关节复位。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huái)关节等等
肩关节
肌肉:
(1)组成
肌腱
肌腹
(2)特性:
(3)作用:
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主要是骨骼肌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手提重物上楼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2.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
收缩
收缩
舒张
舒张
分析以下几个动作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①两同学扳手
②铅球推出去的过程
③提一桶水
④双手自然下垂
①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②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收缩
③都收缩
④都舒张
★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
★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运动是骨、关节、肌肉的共同作用完成的!
例1: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现象,这说明什么呢?
例2:有些中枢神经受损的病人下肢肌肉和骨骼并未受损伤,但却会出现行走困难的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
动物的运动,一般会考察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完成某一运动时骨骼肌的状态,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识图填空题
考 情 预 测
【典例1】识图作答 请你认真观察骨、关节和骨骼肌关 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是:
【1】 【2】 。
(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他们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关节头、关节窝的表面均包围一层 以及关节腔里有 ,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
(3)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伸肘时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的 来完成的。
肌腹
肌腱
关节软骨
滑液
收缩
舒张
共同
(4)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 。
(5)由图中可知,一块骨骼肌至少应固定在几块骨上
A.一块 B 两块 C 多块 D不能确定
(6)举手、抬腿等随意动作都包括: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③骨骼肌收缩 。这些步骤的顺序是
A ③ ① ② B ② ③ ① C ③ ②① D ① ② ③
(7)当你直臂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而两臂自然下垂时正好相反。
关节
收缩
收缩
考点解读
1.描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并能举例说明
2.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能明确判断出动物是否具有社会行为。
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概念: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母鸡孵卵等等
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山羊走钢丝、小狗算术、猫捉老鼠等等
考情预测
动物的行为,主要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资料分析题
(2013年中考题)下列属于社群(会)行为的是
A、作茧自缚 B、螳螂捕蝉
C、狗急跳墙 D、猴王争霸
(2013年中考题)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鹦鹉学舌”和“孔雀开屏”分别属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回 顾 中 考
(2014年中考题)菜青虫喜食油菜叶,而同一菜田中的菠菜却难觅菜青虫踪迹。可见菜青虫这一行为属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徒行为 D.社群(会)行为
(2014年中考题)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群)行为 B.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繁殖行为
回 顾 中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