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
1.3.2有理数的减法(1)
复习导入
说一说: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说一说: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是什么?
(1)
a+b=b+a(加法交换律)
(2)(a+b)+c=a+(b+c)(加法结合律)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
例
如,本章引言中,北京某天的气温是-
3
℃?
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
℃)就是3
–(-3).这里遇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
如图,你能看出3℃比-
3
℃高多少摄氏度吗?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
例如,本章引言中,北京某天的气温是-
3
℃?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3
–(-3).这里遇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减号
加号
它的相反数
2、减数
3-(-3)=
3 +(
+
3)
减号变成加号
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相反数;即:a-b=a+(-b).
这里a和b可以
是正,也可以
是负,还可以
为0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
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题讲解
例4
计算:(1)
(-3)-(-5).
(2)0-9.
(3)7.2-(-4.8).
(4)
解:(1)
(-3)-(-5)=
(-3)+5=2;
(2)0-9=0+(-9)=-9;
(3)7.2-(-4.8)=7.2+4.8=12;
(4)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即:a-b=
.
2.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两个数之差的
.
课堂练习
相反数
a+(-b)
绝对值
3.
两个数的差为负数,则这两个数( )
A.
都是负数
B.
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C.
减数大于被减数
D.
减数小于被减数
C
4.
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②正数减负数,差为正数;③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④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⑤两个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⑥互为相反数两数相减得零.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B
5.
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减去点B表示的数的结果是( )
A.-6
B.6
C.2
D.-2
B
6.与(-x)-(-y)相等的式子是( )
A.(-x)-(+y)
B.(+x)+(-y)
C.(-x)+y
D.(+x)-(-y)
C
7.若a为负数,则a减去它的相反数等于( )
A.0
B.2a
C.-2a
D.2a或-2a
B
8.
计算:
(1)
-2-(+18);
(2)2.3-(-3.7);
解:(1)原式=-20.
(2)原式=6.
9.
以地面为标准,A处高6.7m,B处高-4.3m,C处高-14.6m,问:
(1)A处比B处高多少?
(2)B处和C处比较,哪个地方高?高多少?
(3)A处和C处比较,哪个地方低?低多少?
9.
解:(1)6.7-(-4.3)=6.7+4.3=11(m).
(2)因为-4.3>-14.6,所以B处高.(-4.3)-(-14.6)
=-4.3+14.6=10.3(m).
(3)因为6.7>-14.6,所以C处低.
6.7-(-14.6)
=6.7+14.6=21.3(m).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其转化的方法是“两变”:
一是“变”减号为加号;
二是将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1.你知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些?
板书设计
教材P23练习题1—2题.
课后作业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