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画册
一、教材分析
从教学领域来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根据低年级的特征融合了设计、应用、探索等领域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设计思想。新课标指出在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这是一节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的课。制作比较简单,把几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对折后,再巧妙地剪为上、下活页,然后在上面进行适当绘画,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房屋、生活用品等,重点是每幅图中合页处要衔接巧妙,绘画完毕,可以随意翻动上页,画面内容将会随翻动的活页而产生有趣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折剪一本神奇小画册。
2.巧妙构思、大胆地添画画册形象。
3.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掌握折、剪、画等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画册内容的发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电教媒体、教学课件、剪刀、彩色笔等
2.学生用具:剪刀、彩色笔等。?
五、教学方法
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设计
“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本课类型的学习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寻求解决的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目的。这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逐步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探究质疑--自学解答--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教师可用两本画册让学生对比欣赏、寻求异同,一本画册为我们常见的形式,另一本画册为教材中所呈现的活动画册;也可直接提供神奇小画册让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步骤图,尝试折剪制作画册,并设计一个台上添画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添画的时候上下错位的难点,同时佐以丰富的视觉刺激,启发他们表现丰富的画面内容。
七、教学过程
课题
神奇的小画册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包括媒体运用)
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
一、欣赏、探究
1.教师展示画册1本
a、让1学生在摄像头下翻阅、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讨论(这与平常的画册有些什么不同?如何制作的呢?),教师讲关键词板书。
b、1学生完整描述小画册制作过程,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和补充。
引导观察与正常画册的差异,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语言描述,思维理性化。
体现探究学习理念 解决教学难点
二、示范
教师在学生描述的过程后示范一张小画册的制作方法
介绍制作方法,学会归纳法学习。
明确绘制方法,体现学科内核。
三、赏析
提供小画册2-3本欣赏 (在画册欣赏完毕后会出现画册的底页,要很好的把握,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怎样画?”从而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巧妙的引入到下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还要进一步引导思考“怎样变得更神奇”,求异思维在此得到很好的培养。一学生上台尝试表现,结合学生的表现可以解决“构图、色彩、线条”等许多会在学生表现过程中的会出现得到各种问题,更好的体现学科内核)。
由欣赏到自主参与思考,继而进入到表现创作,思维开始跳跃上升。解决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画”问题。
丰富视觉素材
这个环节是在教师的教完成后和学生的学开始前的一个重要中间衔接环节,承上启下。
四、创作表现
1.课件提供各种动物等形象,循环播放。同时引导观察身边的图案,都可以参考。
2.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神奇小画册的第一页。
3.根据自己的观察设计剩下的画册内容。
4.教师巡辅、提供指导。
在表现过程中要解决各种不良的美术学习习惯。
这个环节因人而异,是否有用,有待商讨。 体验造型乐趣
五、交流评析
1.展示2-3名学生作业,自评是否奇特,是否精美。
2.带着自己的小画册找朋友一起相互欣赏。
3.布置下节课学习内容,整理课堂,下课。
学会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
六、教学板书
神奇的小画册
画册神奇之处:画册上下会活动
制作步骤:1、纸张对折
2、在首页画上图画
3、选择变化的部位上下剪开
4、折剪处的添画(注意衔接)
八、教学反思:
1.在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环节的教学比较精炼,很快的解决了教学难点,较好的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理念。
2.媒体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习气氛浓,学生注意力很好被吸引过来。
3.板书比较精练、较好的把制作的关键体现出来,在设计作业形式上,釆纳了同伴的意见,提供给学生半成品,既节约了时间,突出了重点,也将制作环节很快的阐述清楚。预计的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的效果没有达到,都只做到了轮廓完成,色彩没有完全涂完。
4.在突出美术学科内核上,虽然在辅导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强调,但在欣赏环节还可以更为巧妙地进行构图和色彩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开始就形成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