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开平碉楼》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了解碉楼的建筑特色,能用几何形体组合的方法描绘碉楼。
2、通过欣赏和探究,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碉楼,感受优秀的地方文化。
3、了解碉楼造型艺术及其历史价值,感知民间建筑艺术,传承地方文化。
教学要点
1、重点:探索、手绘表现碉楼的建筑特色。
2、难点: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利用平行透视的方法表现开平碉楼的立体感、装饰美。
作业要求
1、基本的要求:了解透视规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碉楼的各种造型。
2、较高的要求:利用好透视规律,表现碉楼的立体感和装饰美。
3、个性探究:利用恰当的方式,有创造性地表现碉楼。
教学准备
PPT课件、开平碉楼彩色图片、开平碉楼的旅游明信片(正面空白)、黑色勾线笔或铅笔。
课时建议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
环节
模式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知识性课前研究的汇报、展示
起
承
转
合
引导学生找一找:开平县代表性的碉楼图片和碉楼形成的相关历史资料
根据教师布置的要求搜集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
培养学生的准备意识
2
课堂
导入
诊
断
磨合
40957503295650板书:开平碉楼
任务激发,导入新课:
碉楼是广东江门市开平县的代表景点,今天,老师受开平县旅游局的委托,请同学们帮忙完成这一套“开平碉楼”的明信片中的主体部分。(展示明信片)
26670971550认真听讲,了解学习任务。。
任务激发,导入新课。
3
课
堂
发
展
分
进
和
合
一、初步认识开平碉楼
1、为了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碉楼,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
A、为什么会在开平这个地方出现风格如此特别的建筑物呢?
B、开平碉楼与普通民居相比较,它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会在开平这个地方出现风格如此特别的建筑物呢?
引导、分析开平碉楼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原因:防土匪、防洪、著名侨乡(中西文化结合)
开平碉楼与普通民居相比较,它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开平碉楼的特点——中西结合
观察与分析碉楼的艺术美
图片欣赏开平县有代表性的碉楼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每个碉楼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是有所不同的)去欣赏图片。
中西结合——造型美
引导分析:A、碉楼的造型结构应该分为哪两部分?(楼顶和楼身)
B、每一座碉楼最主要的不同是体现在哪一部分?(是楼身还是楼顶)
总结:碉楼造型美的核心——各有特色的楼顶造型(中国式、古罗马式、中西混合式、美国城堡式),并引导分析各个样式楼顶的几何形体特征。
中西结合——装饰美
引导分析:找一找:碉楼的门窗和装饰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哪些是西方风格的?
拓展延伸:中西合璧建筑装饰在碉楼的广泛运用。
空间立体感
问题激发:如果让你画一座有立体效果的碉楼,你会怎样表现呢?(图片展示平面碉楼到立体碉楼的变化)
引导分析:A、增加一面就能解决空间立体问题了吗?这三个碉楼都增加了一面,你觉得哪个作品最有立体感呢?
B、透视的分类: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C、平行透视的概念、特点
(图例解析,强调平行透视的特点:一个消失点,近大远小、近长远短。)
平行透视在生活场景中的呈现。
E、借助碉楼的立体效果图总结平行透视的要点:一个消失点,近大远小、近长远短。
6794511747540481257762875
带着老师提示的问题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思考、分析老师的问题,认识开平碉楼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原因。
感悟提炼,说说自己对开平碉楼特点的认识。
1270354965
带着问题欣赏开平县有代表性的碉楼作品。
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认识碉楼的结构组成,认识碉楼造型美的重要部分——形态各异的碉楼楼顶,感受它们的几何形体构成。
提高学生阅读思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生对开平碉楼的认识,提高学生热情。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提高学生欣赏分析的有效性,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学生对碉楼造型美的认识。
感受中西文化结合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3、中西结合——装饰美
引导分析:找一找:碉楼的门窗和装饰有哪些是中国风格的,哪些是西方风格的?
拓展延伸:中西合璧建筑装饰在碉楼的广泛运用。
空间立体感
问题激发:如果让你画一座有立体效果的碉楼,你会怎样表现呢?(图片展示平面碉楼到立体碉楼的变化)
引导分析:A、增加一面就能解决空间立体问题了吗?这三个碉楼都增加了一面,你觉得哪个作品最有立体感呢?
B、透视的分类: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C、平行透视的概念、特点
(图例解析,强调平行透视的特点:一个消失点,近大远小、近长远短。)
平行透视在生活场景中的呈现。
E、借助碉楼的立体效果图总结平行透视的要点:一个消失点,近大远小、近长远短。
根据问题和图片展示,分别找出西方风格和中国风格的碉楼装饰。
说说自己对表达立体效果的想法。
认真听讲、参与活动,认识透视的相关知识,学习平行透视在表现立体碉楼作品的运用。
感受中西文化结合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相对简单的平行透视原理,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空间立体的知识。
在实际演练中,加强学生对平行透视的认识。
纵
横
开
阖
5、 范画教学步骤展示(在明信片作画)
A、 横构图作品 B、竖构图作品
6、 艺术实践,体验感受
A、 布置作业要求:a、用黑白画线描的方法表现碉楼,体现装饰美 b、构图饱满、造型准确、体现立体效果。
B、 巡堂辅导学生作品
感受、学习绘画碉楼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绘画能力水平选择相应的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给学生指明作业创作的方向性和方法。
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搭设不同的舞台。
攒
零
整
合
欣赏评价,课后拓展
A、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对学生的作业效果做评价总结。
评价要点:造型美 装饰美 立体感
B、找一找:老广州或者你的老家有哪些特色的建筑呢?(它的名字、造型、相关的历史文化和代表)
分享自己作品的画面内容和创作经验,依据3个评价标准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联系生活,寻找资料。
自主评价使学生加深对开平碉楼的认识。
促进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发现生活美的能力。
4
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想象到什么?我还不明白什么?
学生选一个,说说自己的想法。
分享感受。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在形式上的开展(明信片)还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毕竟这节课的主体内容是比较枯燥的,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式的嫁接很重要。
然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也发现了些许不足。首先,在碉楼的装饰这一模块,由于资料较难寻找,所以,教学的开展也显得轻描淡写;其次,在空间立体感的模块中,范画作品的展示还可以再精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