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这些你都认识吗?你知道他们都是从哪来的吗?
新课导入
胡瓜——黄瓜
胡豆——蚕豆
胡萝卜
葡萄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01
02
03
1、识记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学习张骞坚强的意志,顽强不放弃的精神。
目标导学一: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阳关
大月氏
西汉
指的是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汉武帝颁布《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有胆有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1、西域概念
阳
关
玉门关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
(2)目的:
(3)路线:
(4)结果:
前138年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一次出使西域
长安(前138年)→龟兹→喀什→大宛→蓝氏城→莎车→于阗→楼兰→陇西→长安(前126年)
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传达了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意愿
时光穿梭
如果你跟随张骞出使西域,在途中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重任?
坚持不懈
坚韧不拔
开拓进取
勇敢
勇于实践
……
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
(2)目的:
(3)结果:
前119年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第二次出使西域
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做一个比较。
背
景
目
的
时
间
结
果
第一次
第二次
汉武帝反击匈奴
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公元前
138年
了解了西域
汉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
联络乌苏夹击匈奴,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公元前
119年
沟通西域
问题思考:张骞通西域有什么意义?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看,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语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今新疆地区从汉代就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习张骞不畏艰难、用于开拓的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要不怕艰险仙,勇于进取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秦朝疆域
西汉疆域
目标导学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分为: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区→④安息(中亚、西亚)→⑤大秦(欧洲)
嘉峪关
敦煌莫高窟
月牙泉
哈哈,你知道这些物品哪些是我从西域驮回来的?哪些是从中原驮过去的吗?
河西走廊
我来当导游:
提示:可介绍背景、路线、沿途风景、意义等
丝绸之路
(汉朝)
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西域)
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胡萝卜
多种乐器、歌舞等
丝绸
石榴
铁骑
葡萄
核桃
苜蓿
良种马
玻璃谷纹璧
葡
萄
胡萝卜
黄
瓜
大
蒜
杂
技
冶
铁
佛
教
丝绸之路
毛织物
丝
绸
凿
井
桥梁
2.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沿海港口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洋)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山东沿岸
黄海
日本
朝鲜
印度半岛
东南沿海港口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沿岸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斯里兰卡
中华文明
西亚文明
印度文明
欧洲文明
公元100年左右的主要文明
中国
经济上:
西方
文化上:
中国
西方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地位: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
陆上丝绸之路地位和作用
瓷器、铁器、茶叶……
凿
井
冶
铁
丝
绸
中国
石榴、宝石、胡椒……
核桃
石榴
葡萄
西方
经济交流、
文化交流。
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地位: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目标导学三:对西域的管理
????????????????????????????????????????????????????????????????????????????????????????????????????????????????????????????????????????????????????????????????????????????????????????????????????????
战国
西
汉
匈
奴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新疆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西汉采取的措施:
班超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归纳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职能、内容。
(1)时间:公元前60年。
(2)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3)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归纳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原因、结果。
(1)时间:东汉明帝时(公元73年)。
(2)原因: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
(3)结果: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未完成使命,有人说张骞白去了。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合作探究
提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过程中被匈奴抓住,扣留达十余年,历尽艰辛到达大月氏之后,大月氏不愿与汉朝联合攻打匈奴,从这方面来看,张骞确实没有完成第一次出使的任务。但是张骞并不是白去的,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也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丝绸之路——新篇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
让千年丝路焕发新的生机;
一带一路成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成为增进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
设置西域都护
班超经营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管理丝绸之路
一条交流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知识梳理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检测目标
A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史意义在于
(
)
A.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
B.密切了汉朝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设置了西域都护
D.控制了西域各族
检测目标
B
3.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
①黄瓜 ②葡萄
③杂技
④小麦
⑤凿井技术
⑥佛教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检测目标
A
4.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
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检测目标
A
5.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
A.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B.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检测目标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