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上小学数学 6.7 9的乘法口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二上小学数学 6.7 9的乘法口诀-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12 06:5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的乘法口诀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依赖简单的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在设计时注意一下三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通过手势学习口诀,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经历过程,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经历主动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上。
3. 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并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
磁条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数游戏吗?请你们任意写一个两位数,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交换,得到一个新数,再把这两个数相减。只要把被减数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差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们相减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按规则报数,教师报结果。
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其中的奥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关。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个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大家还记得那热闹的场面吗?看,操场上人山人海,气球飘舞,同学们一起数数看,大屏幕上一共有几个气球?
生:9个。
师:今天咱们的学习就从这9个气球入手。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加法推算 初步感知
师:在这些气球上还有一列数,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生:第一个是9,再加一个9,两个9是18,再加一个9,三个9是27。
师:依此类推,4个9相加是多少?5个9呢
师:这些数真有趣,还藏着这么多规律,我们来读一遍,好吗?
师:刚才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发现这些得数都和那个数有关系呀?我们知道9是一个特殊的数,我们在数数的时候(1、2、3……9)再数一个就是10,9或许和10还有关系呢?
2.减法巧算 转换思维
(师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
师:这儿有10个方格,在方格里有一些★,(课件出示)谁能一眼看出有几个★呢?你怎么看得这么快、这么准?
生:因为本来10个方格,现在只剩一个空格了,10-1=9,有9个★。
师:这样我们可以说1个9,比10少1,是9.求1个9是多少可以列成乘法算式
1×9=9.
师:(出示两行五角星)现在你能很快看出五角星有多少吗?你怎么能这么快看出是18个?(2个9,比20少2,是18.)
(出示三行五角星)3个9?可以跟几十比,3个9是多少?
师:从这些五角星的个数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那么4个9是多少?5个9、6个9、9个9分别是多少?你能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吗?请大家自己来研究一下,并将结果填在书上81页的表格里。
生在课本上填写,然后汇报,逐步完成表格。
3.对比优化 编写口诀
师:刚才我们每次加9,用加的方法得到这些得数,现在我们把9跟十比,几个9跟几个十比,用减法也得到了这些得数,可是咱们在算乘法时更多时候是用口诀来算,那么你能根据1个9是9来编出一道乘法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师板书)
师:根据2个9是18能编出那句口诀呢?
生:二九十八。(师板书)
师:“二九十八”中“二九”是什么意思?“十八”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其余的几句,你能根据这张表格来编吗?在动手编之前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编口诀并填在课本第80页。)
4.观察思考 探索规律
师:你编的口诀一共有几句?谁来把自己编的9的乘法口诀读一读?(生读,师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自己编出了这些口诀,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都有什么规律?
生: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
生:每句的第一个数是按1~9的顺序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
生: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
生:积的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小。
三、多层训练 巩固口诀
1.自由读背 在游戏中记忆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在9的乘法口诀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这些规律给我们记忆口诀提供了许多方法,下面老师将黑板上的口诀挡住,你可以看看大屏幕,也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其他地方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如果记住了可以闭上眼睛,如果忘记了也可以悄悄地睁开眼睛看一下。
生自由读背。
师:记得差不多了吗?接下来我们做个“对口诀”游戏,老师出口诀的上半句,同学们对下半句。
师生对口诀。
师:现在反过来,老师说得数,你们说口诀的上半句。
师生对口诀。
同桌间对口诀。
2.感悟探索 用规律去推算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记口诀时,觉得哪一句最容易记?哪一句最难记?
生:六九五十四。
师:老师也觉得六九五十四挺难记,如果老师六九多少记不得了怎们办?
生:想七九六十三减一个九得五十四。
师:如果我七九多少也不记得,怎么办?
生:用五九四十五加上一个九去算。
师:如果我五九多少也不记得了怎么办?也就是我前面也不记得,后面也不记得,又该怎样想到六九是多少?
生:用六个九相加去算。
师:对,这样也能算出来,只不过(很麻烦)。那你能根据我们前面找到的一些规律,换个思路不去加,也能算出六九是多少吗?
生:将六个九跟六十相比用减法去算。
师:以前,如果我们那句口诀突然不记得,可以想它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去算,实在不记得还可以一个一个去加,而9的乘法口诀比较特殊,我们可以把9跟十比,把几个9跟几个十比,用减法直接算出得数。
3.动手动脑 用手指去巧记
师:其实,要记住9的乘法口诀,还有更妙的办法,9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仔细找找看,我们刚才说9比较特殊,跟十有关系,我们有10个灵巧的手指头,可以帮我们记住9的乘法口诀,下面请一个小朋友将它灵巧的双手展示给下面的小朋友和老师看。
师生合作解读手指记口诀的方法。
师:下课之后,把它练熟了,就更快了,放学回家后做给爸爸妈妈看,说不定他们还不知道呢,原来我们身上就有这样记9的乘法口诀的计计算器呢!
4.巧妙口算 在练习中理解
师:同学们口诀都记住了吗?老师这里有一道算式2×9,谁能快速用口诀算出得数,你是用哪一句口诀?看到“二九十八”这句口诀,你还能想到那些算式?
生答,课件依次出示。
师:通常一句口诀能算几道算式?(4句)
生:也有特殊的,“九九八十一”只能算两道。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对口诀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口诀都记住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练练手,进行一轮快速口答。
师选择其中三道指名说计算过程。
1、9×3+9
提问:你怎么算得这么快?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3个9加1个9等于4个9,所以我直接用“四九三十六”这句口诀算出来的。
2、27-3
师:这一题,我来说等于9,(不对不对)是啊,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符号。
3、9+3×9
提问:这一题你又是怎么算的?
生:1个9加3个9等于4个9,我也是直接用“四九三十六”这句口诀算出来的。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老师问:看到“四九三十六”这句口诀,你能马上想到哪些算式呢?
生:4×9=36 9×4=36 36÷9=4 36÷4=9 9×3+9=36 9+3×9=36
生:还有很多。
5.有效整合 在应用中提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你们对9的乘法口诀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了。那么你会用9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今天咱们会场一共有4排同学,每排9位,你知道有多少同学在会场听课吗?
生:4×9=36(个)
师:算得真快!大家的数学思维都很敏捷,可是你们背过古诗吗?见过这样的古诗吗?(课件出示九言诗),谁知道为什么叫九言诗?下面我们一起算算这首《明堂歌》除了作者和诗名的蓝色正文部分有多少个字?
生计算后汇报。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和9的乘法口诀有关的知识,像我们一年级时学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课件出示“九九歌”)
师生共同解决以下题目:
(1)“一九”有多少天?
(2)当“二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
(3)九九加一九是多少天呢?
四、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研究了哪些问题?
师:现在你能知道课前老师猜数游戏里的奥秘了么?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游戏里除了和9的乘法口诀有关,还隐含更多更深层次的规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己认真研究一下,再与同伴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2×9=18 二九十八
3×9=27 三九二十七
4×9=36 四九三十六
5×9=45 五九四十五
6×9=54 六九五十四
7×9=63 七九六十三
8×9=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